APP下载

幼儿园特色“图话”课程构建探索

2020-02-23徐玲玲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画幼儿园

徐玲玲

幼儿园特色“图话”课程构建探索

徐玲玲

(延吉市向阳幼儿园,吉林 延吉 133000)

“图话”课程是以图说话,将绘画、记事、表达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方式,帮助幼儿在画中想、想中说的过程中慢慢建构属于他们独有的语言支架与结构,从而提升幼儿对自我及社会的广泛认知,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图话”课程;语言发展

所谓“图话”课程,即以图说话,将绘画、记事、表达融为一体的课程。“图话课程”的中心指向的是幼儿,由幼儿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已经发生的事情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能够用语言进行清楚地描述。而看似简单的绘画,却蕴藏了幼儿本身极其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就是在这样的想象、创造中,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

一、重方法,强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特殊性,任何领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多领域的整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丰富幼儿,“图话”课程正是在这样一个多领域整合理念下产生的。

1.整合美术教育,提高语言表达连贯性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了他的诗,他的画,他的对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着眼于情,关乎于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促进儿童身心和谐的发展。那么,任何的语言想象和表达也都会在这样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里被无限地激发和滋养,反之,任何的语言如果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美的碰撞,都会失去它原有的光泽而变得暗淡无光了。

众所周知,三岁的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深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是语言发展的飞跃期,能以他们特有的沟通方式与成人交往,并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样,这一阶段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已由涂鸦期进入象征期,产生了强烈的美术表现愿望,他们会把线条、图形加以简单的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正是结合以上条件,可以将美术中的绘画和语言中的表达进行巧妙地融合,让幼儿在边想边画、边做边想、边想边说的过程中,以图画的形式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画画讲讲中提高语言的运用。如活动《种子的旅行》中,第一个环节,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种子都去了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教师引导幼儿“种子在旅行的途中还会遇到谁?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儿通过绘画画下来,在边讲边画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活动《老鼠飞上天》中,可以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老鼠没有翅膀如何飞上天?最后进行“故事小达人”的评选,肯定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愿说、想说、会说的愿望,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2.整合音乐教育,促进语言表达丰富性

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在乐曲中创编故事。首先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欣赏乐曲与生活经验结合创编故事情节。如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在幼儿已经了解和掌握歌词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把歌曲改编成关于“动物运动会”的故事内容。幼儿的想像是无限的,在音乐的启发下语言的发展自然得以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所理解的乐曲内容与乐曲融合,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将语言渗透其中,用形象生动的动作来表现故事中各种丰富的词汇并加以描述。同样是以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为例,幼儿在表现乌龟时,在动作的带动下自然而然表达出“慢吞吞”这一词汇,而表现小猫里,也会将“静悄悄”一词流露出来。

二、重计划,强落实

在实施小班“图话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即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特点,抓住一日活动的教育契机,通过计划、绘画、讲述三步走,提升幼儿思维能力、绘画技能和促进语言发展。此阶段,要强调幼儿“做计划”的主动性,帮助幼儿通过一步步地梳理过程,将有趣的事情、有意义的情节记录到绘画当中,从而促进其更加顺利地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变。如在幼儿园开展的晨间活动中,可让幼儿针对在园的半日活动进行详细的“图话”计划,重点可以聚集在区域计划当中,先进行进区功略,让幼儿明确今天准备进哪个区?玩些什么?怎么玩?想和谁一起玩?等等,实施后将自己的成品或过程中的故事画在计划本中,并根据上述问题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在自我对话的基础上,再进行班级同伴的分享,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此时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计划”进行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在表达方面更加自信、完整、清晰。

通过自己做计划,使幼儿做事情更具有针对性,而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更具有目的性,无论是具象思维、抽象思维,或是二者之间的转变,都能在这样一个针对性、目的性强的事件中,让幼儿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极大程度帮助幼儿构建了对社会的认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重实践,强讲述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丰富,较中小班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绘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教师应为幼儿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引发幼儿触景绘画、触景说话,因此,丰富幼儿的实践活动便是一个最好的途径。实践活动前,引导幼儿根据实际制定详细的计划;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详细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实践活动后,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进行绘画性的记录,最后进行讲述分享。如果说前面的计划和后面的绘画是导索线,那么最后的讲述则关键在于幼儿全方位的表现与表达。

如秋高气爽之际,幼儿园可以以“小昆虫,大世界”为题,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前,教师为每个幼儿下发调查表,让幼儿将问题画下来,并带着问题进入实践当中。活动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昆虫,一个个问题便悄然得到了解决。活动结束后,及时要求幼儿把当天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图画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幼儿角度的绘画不像成人,很多时候具有抽象性和独特性,每个孩子的绘画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想从中得以完整的解读,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做到,因此,教师应赋予幼儿充分表达和讲述的机会,满足每位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四、重分享,强提升

幼儿期的语言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外界刺激,有来自幼儿园,有来自家长,有来自社会等方面的。幼儿分享的基础是讲述,讲述的前面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足够的自信,这就需要平时的锻炼。除亲子阅读、读书分享外,应提供更加广泛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面前进行“图话”的分享,以此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越来越清晰,讲述越来越生动。

如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班级,聆听孩子们的心声,走进孩子,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当然也可以在活动中邀请幼儿园领导一起参加,为树立幼儿的自信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班级内部的“图话”分享结束后,及时组织家长论坛,汲取更多好的建议。还可以举办由班级幼儿家长和同年龄段小伙伴共同参加的“图话”分享会,通过舞台的扩大,每一个幼儿自信地讲述自己的小故事,不仅让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表达起来更加“自我”,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幼儿的语言表达、人格建立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也就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健全。

综上所述,“图话”课程是提高幼儿阶段语言发展的最佳途径,它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画中想、想中说的过程中慢慢建构了属于他们独有的语言支架与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幼儿对自我及社会的广泛认知,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05—21

G612

A

1673-4564(2020)05-0251-03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画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爱“上”幼儿园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