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理论逻辑

2020-02-23周琳娜杨雪莹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

周琳娜 杨雪莹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理论逻辑

周琳娜杨雪莹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渊源,梳理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轨迹,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理论逻辑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阐释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本中,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理论逻辑。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

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劳动价值论成为资产阶级,特别是产业资本家阶级发展社会生产力,反对封建贵族阶级的重要武器。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1.威廉·配弟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的来源归于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量决定的,衡量价值的基础是劳动时间,即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另外,威廉·配第又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即产品的价值都是通过土地和劳动来创造。

2.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亚当·斯密延续并发展了威廉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第一,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交换价值的大小与使用价值不相干;第二,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指出自然价格是与工资、利润、地租相匹配的价格,市场价值是指市场上实际出售的价格;第三,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正确尺度。

3.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在资产阶级领域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其一,科学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李嘉图批判了亚当·斯密提出的交换价值的大小与使用价值无关的错误观点,指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其二,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李嘉图发展并完善了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指出,生产商品时投入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三,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量包括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并对此进行了区分。他认为,直接劳动指工人的活劳动,间接劳动指投在劳动对象上的劳动。两者的作用不同,直接劳动创造的是商品的价值,间接劳动只是生产资料价值向产品中的转移。

二、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异议阶段:《巴黎笔记》

马克思在步入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时,对劳动价值理论持怀疑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劳动价值理论。其代表作为1843年写的《巴黎笔记》。

第一,马克思认为,在存在竞争的私有制条件下,价值与消耗掉的劳动量构成的生产费用相符合是偶然的。现实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没有其内在价值。他认为,现实的价值是由竞争和供求关系来决定,否定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来源。因此,马克思在这一时期,还不能真正揭示出价值的本质。

第二,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不包含利润和地租,利润和地租是私有者通过提高出售价格来获得高于生产费用的收入报酬。马克思把利润和地租归结于流通流域,否定了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观点。

三、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由异议向拥护的过渡阶段:《神圣家族》

随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对待劳动价值理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神圣家族》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由异议者向拥护者进行转换。

第一,马克思不完全认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与资本主义实践之间的矛盾。“开始,价值是由物品的生产费用和物品的社会效用来确定的。后来发现,价值是偶然的,和生产费用和社会效用都没有关系”。

第二,在看待价值问题方面,马克思认为,不考虑竞争的因素,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生产费用作为劳动的组成部分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之一。这一观点,相比较《巴黎笔记》所提出的价值是由竞争和供求关系决定的观点,是马克思向劳动价值论迈进了一步。

第三,在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方面,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会随着交换转移到买者手中,而价值不会。可见,马克思已经改变了在《巴黎笔记》中所指出的商品没有其内在价值的观点。

四、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拥护阶段:《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苦》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改变了以前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态度,成为了拥护者。马克思认可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也就是承认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在竞争与价值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可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开始转变为劳动价值理论的拥护者。

2.《哲学的贫困》中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第一次公开表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立场,实现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蒲鲁东认为,交换价值起源于分工与交换,由于人们需要很多产品,但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无法生产那么多产品。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只能建议别人拿生产的产品与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因此,在蒲鲁东看来,交换是建议的结果。对此,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不懂得分工与交换的历史性,交换价值的产生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客观事实,绝不取决于主观意愿。

另一方面,按照蒲鲁东的观点,一切商品都是按照它所包含的劳动量进行交换,只有这样商品的价值才能达到“构成状态”。在马克思看来,蒲鲁东错误地认为产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同劳动价值是相等的,混淆了商品价值与劳动的价值,并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根源。为剩余价值的发现开辟了道路。

五、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形成阶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异议阶段、由异议向拥护阶段、再到拥护阶段这一漫长的理论发展,直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完成,马克思才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关于商品二重性的阐述。在马克思看来,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的存在使一切商品能够按照价值量的比例互进行交换。使用价值的存在,能够使商品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使交换变成可能。

第二,关于劳动二重性的阐述。马克思指出:“商品不是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一般劳动时间的物化,而是一定的、自然规定的、在质上和其他劳动不同的劳动的一定结果。”在这里,马克思从质和量上分析区别了劳动的两种属性,一种是质上相同而量上不同的劳动,另一种是自然的而质上不同的劳动。

第三,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理论。“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做物的自然属性,这是唯物主义也是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

2.《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建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明确将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不同作用,即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形成的。

第二,论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本质区别:交换价值不过是价值的现象形式,而价值则是人类劳动当作商品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

第三,论述了价值形式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即从物物交换的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即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六、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二因素理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因素,两者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一,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但不包含价值,说明物品不包含人的劳动,物品也就无法成为商品,产品成为商品,就必须通过劳动,使产品具有价值,并且通过交换,将产品的使用价值过渡到购买者手里。其二,使用价值和价值又存在矛盾,其矛盾存在于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由于商品存在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才产生了商品的交换。也正是通过交换,解决了商品内在的二因素之间的矛盾。

2.劳动二重性理论

马克思在阐述出商品二因素的基础上,又分析出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生产者在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能独自存在,两者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其次,二者是有差别的。具体劳动实现了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价值的转移,是从劳动所具有的特定有用性和具体形式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式,从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来考察。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归根结底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自由地生产和支配商品。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表现为私人劳动。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同生产者之间需要互相交换生产的产品。从而,在生产的产品的相互交换中,每个生产者都成为了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劳动也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私人劳动必须是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有用劳动;第二,私人劳动必须经过市场与其他私有劳动进行等量劳动交换,私有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

4.价值规律理论

马克思将价值规律看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即调节商品生产,又调节商品交换。在商品经济中,价价值规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即激励创新、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对此,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的生产者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淘汰;另一方面,价值规律的宏观作用,即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价值规律在市场中,能够使市场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按照比例分配,以达到调节社会资源的目的。

[1]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2.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020—03—12

周琳娜(1980—),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杨雪莹(1993— ),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A811

A

1673-4564(2020)05-0004-04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价值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