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①

2020-02-23张鑫鑫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史党史马克思主义

吕 健 张鑫鑫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①

吕健张鑫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善于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大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其中数次以研究学习我国历史为主题,并多次号召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学习研究党史、国史,使我们明确了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习近平;党史国史;重要论述;价值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欲学其史,必究其道。欲强其国,必重其史。习近平将历史比作最好的教科书、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坚持全面科学地学习党史及国史,有利于坚持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及执政能力,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

一、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1.学习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吸取前车之鉴

在学习党史、国史时,应着重研究党史及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这些重要转折点有助于整体系统地展开历史学习。重大事件之所以“重大”,在于他们都是发生在历史重大转折上,他们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决定了历史走向。中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发展到今天,正是经历了许多个重大事件,重大转折点的成果。在重大事件上,我们党的准确判断,重要决策都是今天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珍贵的前车之鉴。其中,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高度重视这两次会议,把遵义会议称作“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并号召重视遵义会议历史经验,传承与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充分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促进全面脱贫,不断增强我国军事实力。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历史上一项伟大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经验,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2.学习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不知来,视诸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在历史成功的案例中寻求当今问题的答案,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分析前人的错误,以保证今天不会重蹈覆辙。习近平指出我们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应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1]历史中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我们解决今天问题最大的帮助。2020年将是被铭记在我国历史上的一年,这一年的全民抗疫中,17年前的防疫历史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不仅是宝贵的经验,也使我们有了面对这种特殊情况的勇气与力量。从“小汤山”到“火神山”,我们吸取2003年控制疫情的成功经验与方法,避免当年处理疫情时的不足,面对困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用智慧与汗水与疫情斗争。

3.学习党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回顾我们党成立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是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史,更是一部自强不息的拼搏史。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了解这一代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受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所感动鼓舞,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习近平在多次在讲话中号召不忘历史,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肩负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的完成正需要南昌首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这样的伟大精神来支撑。习近平曾用四个“能否”作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客观标准,其中“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正是对当代共产党员伟大精神的唤醒与号召。这种伟大精神需要我们从历史中学习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个人实践,获得精神鼓舞,培养自身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

二、学习党史、国史的科学方法

1.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的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习近平大力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推进党史、国史整体性研究,才能全面准确地理清我国党史国史发展的逻辑,把握历史主流与本质,从而以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教训辅助当今我国的创新与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历史规律,才能找准每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前进的主要方向。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与所处时代,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之能够更贴合我国实际。坚持学习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助于理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与方向,有助于我们结合历史发展规律更精确地开展各项工作。

2.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习近平多次强调应遵循“全面、历史、辩证”的基本原则。通过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确立三个“不能”:不能离开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忽视历史顺境与历史逆境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成就或错误的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对待事物应具有全面性,注重对立统一。同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指出,人类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所以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全面地结合其所处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以历史的眼光和角度评价在历史人物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辩证地评价其是非功过。任何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评价。习近平也“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过如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及陈云等人物,其在关于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一点上,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坚持到革命圣地实地学习考察

我国五大革命圣地包括江西省的井冈山、江西省南部的瑞金、贵州省的遵义、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西柏坡。革命圣地是我们党历史事件的标志与象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实地考察革命圣地能够了解真实的革命故事,丰富自身的党史知识,提升自身的党性。习近平多次前往这些革命圣地,在西柏坡考察时,他曾对当地干部群众表达:“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2]革命圣地实地考察学习重温历史,无疑是最直接最深刻的一种学习方式,实地考察后更能将心中所受到的鼓舞化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实践到革命圣地考察学习,身临其境体会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史,知史惜今,知史奋进,更能自觉肩负革命党人留给我们这一辈的任务与使命。

三、学习党史、国史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史鉴今

习近平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国家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历史和现实从来不是孤立的两个部分,而是彼此相互连通发展的,现实是历史的结果,现实也是未来的原因,历史对现实有极大的指导借鉴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应多补充自己的历史知识,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习近平多次提到“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历史思维能力”列为领导干部需要提高的六种思维能力之一。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能够将所学的过往历史经验案例加以思考加工,使其转化为能够适应当今形式、对症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党史国史,以历史的观点视野去解决当今的中国问题,是广大领导干部增强执政本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学习党史国史,以中国经验助力中国进步,以中国智慧指导中国发展,以中国精神鼓舞中国振兴。

2.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

学习党史国史能帮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不忘党的光荣传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了解建党建国的艰辛,方知身兼伟大复兴使命;多回望过往的经历,才能看清前方脚下的路。当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任何时候都应该谨慎与清醒,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因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我们党通过长期艰辛探索出来的,也是真正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经过实践证明的道路。所以,我们也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应牢记历史任务,肩负历史责任,不负前人期望,以信心、决心、恒心去完成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3.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证据。正确的历史观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心聚散、国家兴亡甚至是民族盛衰,我们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不允许任何民族来篡改和侵犯,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历史,不尊重自己的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存在一些歪曲历史或断章取义地恶意评价我国历史人物的言论,这种对历史不客观地描述,随意地践踏与消费,无不是背叛自己国家历史的表现。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学习党史国史,了解真实的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提升自身的历史虚无主义自觉抵御性。坚决以身作则抵制篡改和污蔑我国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行为,清醒面对不和谐言论的出现,自发自觉树立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对于调动历史学习热情,推广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及坚定党史国史的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深入贯彻落实。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赵传金.“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N].解放军报,2016-06-10(5).

[3]习近平.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7).

[4]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2).

[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6(10).

2020—05—21

①本文系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研究》(2019GXDJ-ZD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吕健(1968—),女,辽宁大连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张鑫鑫(199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G641

A

1673-4564(2020)05-0001-03

猜你喜欢

国史党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国史新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蔡国史地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