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改进策略分析
2020-02-23王泽
王 泽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03)
一、乡村文化建设内涵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建设良好的乡村文化,增强农民的精气神,推动社会风尚良性运转,提升农民集聚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下述几点。
其一,乡村文化建设要最大化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农民服务。农民群众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乡村文化的主角必须是农民,要激励农民的创新精神,引导农民发挥自我创作力量,共同建设乡村文明,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
其二,乡村文化建设要对传统文化资源高度重视并予以保护和运用。乡村文化资源包含有自然环境、风俗、建筑、生活状态、社会组织、生产形式等很多。传统文化资源是乡村所特有的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资源。乡村文化建设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要加强保护和运用,和现实的乡村发展、振兴战略相融合,最大化施展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继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第三,推动新乡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表明,农耕文明需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以推动乡村文化的繁盛。乡村振兴战略态势下,乡村文化建设需加大力度、加快脚步,不断进行创新,借助于全新的乡村文化的建设,让广大农民的诉求得以实现,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奠定根本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解析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乡村居民的素养也偏高,文化活动多样化发展,文化发展制度完善。而在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则建设面貌全然不同,主要问题和困境有下述几点:
(一)基础文化设施匮乏,文化资源严重不足
基础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传播践行的关键性媒介,比如图书阅览室、电影院、文化广场、广播站等。乡村基础文化设施是村民接收文化讯息、文化培养的一大关键场所。但很多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文化建设只是走过程的形式化,很多文化设施都是闲置中,未发挥真正的功用,甚至于被荒废弃用,自然村民的文化受益也是谈不上。最近几年,我国对乡村建设发展格外关注,所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一定改进,不过设施落后、单一等弊端仍未获得深入处理。特别是对乡村青少年群体而言,没有文化设施建设的意义性发挥和浸润,使其养成诸多不良文化习惯。此外,文化资源的匮乏也是很严重的一项问题。如今乡村文化活动越发稀少,即使有其文化内容也和实际的乡村生活相距较远,没办法引发大众共鸣,得不到村民的喜爱,也因此渐渐被摒弃。
(二)管理不善,文化建设体制不够规范
乡村文化建设既包含文化公共设施建设,也包含文化活动、人才等建设。很多地区虽然投入成本进行文化设施建设,但建设完成之后疏于防范、管理、维护。而且各行政主体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普遍存在活动同质性高、分类笼统不清晰、敷衍性重等问题,有组织无纪律、有专人无责任心等状况频发,整体上规划不到位,令诸多资源被闲置、浪费。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艰巨的任务,要想确保其后续的可持续化健康化,必然缺少不了评测机制。但纵观现状,评测机制极不健全,监控、反馈、激励等功能缺失,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性。
(三)有关工作者素养不高,认知不明
不少村民因为自身素质的束缚,对于文化建设、发展的好处无法理解,所以一味的予以反抗和排斥。与此同时,乡村中有许多不良的风气和主义,比如享乐主义、小农主义、个人主义、迷信主义等令村民们的立场摇摆不定,思想上不够坚定。另外不少基层的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养也有待提升,有的地区工作人员是非专业人员,所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精准性、专业性极度有失,没办法与党、人民事业发展路线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出现建设工作滞后、效率不高、目标不明等问题,阻碍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步伐。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改进举措
(一)建立强化乡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新导向
乡村文化建设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来影响和整肃农村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汇聚农民的价值认知,进而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首先,把社会主义理念推广至农村区域。对广大村民展开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爱国、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力度。联系农民思想理念,进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可形式主义走过场,必须要在口号激励的基础上付诸于行动,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激励农民发挥自主积极性,调动起农民的热情。
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农村文化当中。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推广和宣传其实也就是政治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我国乡土社会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力量是各类组织、群体,比如基层政府、村委会、农村学校、农村传媒等。政府、党把握住总体方向,确立好宣传高度,村委会、基层党委则抓紧落实,联系当地乡村特性组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乡村学校则对乡村学生乃至乡村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乡村的各类传媒的任务是联系乡村具体实况、村民的特征,展开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推广。各大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把握好上行下效、情感力量的发挥,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为乡村民众的思维、理念、规范。
最后,把农民的公共意识培育纳入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村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力量,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这种主体的定位和身份为村民带来一种公共性的责任,所以要加强培育村民的公共意识。创新农村干部考核机制,令农民成为对农村干部加以考核的一大主体,令农村的主体地位、监管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制度要进行不断创新,完善农民的主体、公共意识,提倡村民自主参与到乡村文化政策的订立、践行中,在实践当中培育公共意识。
(二)创建多元参与的文化建设主体格局
文化形式应是以人为主体而创造产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元素是人,内核元素是文化,乡村文化繁荣先要处理人这一元素,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引导农民工返乡,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防止出现建设主体的缺失和不足。农民工返乡对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助力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要打造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有利环境,尊重农民工自我想法,号召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建立和弘扬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或代表人物,增强对村民的技能培训,加强和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自我素养和能力,加强返乡农民工对于现代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大力开发农村文化产业,联系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深挖和培育返乡农民工作为产业经纪人,以此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充分施展乡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效用性,使其充当领头雁的角色。这里的乡贤指的是品德、才学均备受村民敬重信赖的人。乡村文化繁荣需要凝聚一批这样的人才精英,使其作为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头人物,带动全体村民的文化建设意识提升。一方面可以唤醒广大村民,建立和打造浓郁的乡贤文化环境,增加农民对于乡村的认可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回乡参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创新,乡村问题解决、乡贤回归是相辅相成的,既要借助于情感作用令大量人才回流,又要搭建良好的条件保障,为其回流创造机遇。这则需政府、社会共同努力,给予乡贤应有的地位,确立其义务,使其骄傲自豪地扎根在乡村,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让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乡村组织可以在照顾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科技下乡、农村妇女关怀等多方面助力,且可通过进行公益活动来传播正能量价值观,如团结、互助、奉献、友爱等,总而言之是为农村服务,为农民谋取福祉,促进农村地区物质、精神文明双发展。
(三)打造乡村文化和工农旅游业等多产业结合发展的全新体系
首先,依靠田园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文化繁荣的组成内容,旅游活动中,游客也是在感受当地文化特色,接受当地文化浸润。我国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等种类繁多,这为乡村休闲旅游建立了扎实的基础。可以围绕着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情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在农事体验、果园劳动、农家饭菜品尝中满足城市人的与自然接触返璞归真的诉求,也在旅游中感受到乡村优秀文化,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品牌的建立。
其次,依靠于乡村地域文化发展特色品牌。现代化乡村文化建设要走品牌化道路,这是发展的趋势,也是避免雷同现象的途径。可以联系民族特色、民俗、风光等独特资源,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文艺、创意产业等。策划地域性文化节庆活动,联合周边村域打造品牌化发展之路,加强宣传,有助于未来的经贸合作、招商引资等。
最后,凭借全域旅游开发新的文化业态。全域旅游的目标是令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小旅游向各类资源全域性配置的大旅游转变,所以文化建设要和旅游、工农业相互交融,摒弃景点体验方式,对旅游资源展开集约式开发,如以乡村为场地、田园为基地、庭院为渠道、文化为内核、农村生活方式为体验,实现农产品加工、种植服务、餐饮住宿、商贸交通等的结合,令单一化农村经济变得多元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