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策略
——以温州为例

2020-02-23

生产力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升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向高质量化、内涵式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期,社会对高水平的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和技术输送的主要供给方,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发展,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才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的发展目标。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几次经济浪潮,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巩固提升温州在浙江省的“铁三角”地位提供强大产业支撑。面对温州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从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培养质量等多个方面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温州高校应及时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使培养的人才更加利于推进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一、温州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2019 年温州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供求结构持续优化,据2019 年温州市统计年鉴数据:温州市生产总值6 0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1.8 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 379.5 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 484.9 亿元,增长8.2%。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6∶58.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4 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按照温州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5 万元,增长7.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 920 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2%。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温州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和泵阀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7.7%。工业生产增速逐步趋稳,但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仅处于浙江省中游偏下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7%、48.7%和18.6%,比上一年分别提高9.3、3.3 和5.9 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内居第3 位、第3 位和第8 位。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仍然偏小。

温州市的高等教育也在稳中提升,从近四年《温州统计年鉴》(2016—2019 年)中数据发现:温州高等学校的数量从8 所增至11 所,招生数从25 027人增至30 381 人,在校生数从83 790 人增至93 636人,增长11.75%;在温州的高校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合计5 个,硕士点49 个;研究生从3 913 人增至4 826 人,本科生从46 630 人增至48 968,专科生从33 141 人增至39 842 人,研究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5.15%。从高校教师数量来看,专职教师从5 209 人增至5 719 人,增长9.79%。其中,正高级职称从758 人增至819 人,副高级职称从1 567 人增至1 758 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增长10.84%。高等教育规模在毕业生数、招生数与在校生数等方面都呈持续增长状态,但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在培养数量上明显不足,这一类高层次人才是重要的研究型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温州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温州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二、一、三”格局到“二、三、一”格局再到如今的“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结果是企业通过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技术替代劳动、人力资本替代物质资本,从而引导劳动力转移、再配置。产业结构发展从劳动力密集型逐步转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高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通过享用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进而优先快速得到高科技项目,享受高技术水平服务。根据2018 年温州市人社局公报,温州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60 942 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55 534 人,引进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数48 人,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 人,新增高端人才79 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 家,新引进博士592 人、硕士2 446 人,均比上年增长60%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2.1 万人,在温州就业大学生新增3.8 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综合评价跃居浙江省第二。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科研成果是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高校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根据2018 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的高新区3 个、特色产业基地12 个、众创空间68 个,国家、省、市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4 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院等共有1 318 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 个,创建了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 家、培育2 家。全年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 千家,累计6 千余家。2018 年温州市的专利申请量为53 394 项、授权量为38 18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 415 件,增长23.8%,评出温州市技术发明奖8 项、科技进步奖79 项。

三、温州高校人才培养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质量结构未能适时响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

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资源,这成为地方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但是随着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高校在学科结构、层次结构、质量结构都未快速作出响应,呈现出一定的滞后,在为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储备上并不充足。温州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高等教育规模来看,近几年来,温州市高校数从8所增至11 所,招生数、在校生数、专职教师数都呈持续增长状态,但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师资结构来看,温州高校仍有不足,高层次教育水平的院校过少,温州只有一所高校有博士点,且都是温州医科大学的医学类专业,两所高校有硕士点,研究生人数仅占在校生数的5%。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分布在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大学等本科院校,尽管近几年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在增长,但在温州传统产业领域拥有较大创新改革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者新产业领域的学科领军人物仍然相对短缺,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工科博士、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人物等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更显不足。这成为地方高校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瓶颈之一。

(二)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和类型结构未能适时匹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广度

温州高等教育结构完善,具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四个层次,涵盖哲、经、法、教、理、工、农、医等11 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齐全,但是特色专业、与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并不突出,在2018 年温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来三年着重以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对比温州市高校专业结构与这些新兴重点产业可以发现,高校目前设置的专业结构与正在优化升级中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有效统一,缺乏前瞻性,滞后于产业发展进程,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从近三年招生比例来看,温州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人数基本呈现增长趋势。研究生从4 157 人增至4 826 人,本科生从47 054 人增至48 968 人,专科生从34 947 人增至39 842 人,增长率分别为16.09%、4.07%、14.01%。其中,研究生层次招生比例最小,但增长幅度最大,本科层次招生比例最大且相对稳定,专科层次招生比例仅低于本科,但增长幅度相较本科来说很大。总体而言,温州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数量规模均为扩大趋势,但区别在于增长幅度不同。高等教育中本科层次,仍处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研究生层次尤其博士生层次的招生数量仍显不足。温州人才培养层次呈现的“纺锤型”结构,仍然无法满足温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根据2019 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温州市就业人口达575.81 万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为62.35 万人、275.26 万人、238.2 万人,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为10.8∶47.8∶41.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跟其所处的主导产业地位不相匹配。因此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规模和学科结构与产业布局有着很高的关联度,这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未能适时满足区域产业快速升级的深度

企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合作对象,温州的企业以生产型的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正面临着从传统生产型制造向科技创新型制造转型升级,企业自身所具有技术力量还很薄弱,缺乏新技术转化的能力,这就需要借助高校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优势,将高校“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有效对接。从《温州统计年鉴》(2019 年)中的数据看出:温州财政科技拨款182 536 万元,占财政支出2.1%,科技合作R&D 经费支出1 389 345 万元,居浙江省第5,政府对科技活动投入力度不够,对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较小;科技合同1 979 项,技术成交额1 621 998 万元,市级及以上新产品1 32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 086 项,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7 项,专利授权量38 181 项,居浙江省第3。温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快速升级的需求,高校、企业、政府、中介等要素内部及之间尚未形成产学研创协同合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温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大部分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之时并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点,研究的科技成果偏学术性或过于前沿,大部分需要二次开发才能投入生产,而企业因风险考虑,对科技成果不敢贸然投资转化,后续对成果的深度开发和产品的产业化缺乏远期规划和后续动力。

四、产教融合视阈下温州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优化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开启多元制教育模式,推动教育链与区域产业链联动发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鼓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由一元主体结构向多元主体结构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构建产学研创用合作长效机制,为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搭建有力平台,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链上各关键主体的全面合作,推动多元主体利益链的形成,从而强化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高校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及时获得政府、行业协会等管理部门的指导,可以加深与地方骨干型、主导型企业产教融合,把握产业发展动态,找准专业对接产业链方向,根据产业链技术升级的需求进行专业链建设,及时应对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最终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校企双方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协同育人、精准培养。将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中,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师资共享、共同制定“1+X”认证标准以及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平台等合作方式,促进产教紧密融合。

(二)创新教育组织形态,提升培养质量结构,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高校产教融合成果的依赖度和需求度越来越具体化和多样化,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中校企协同育人的类型之一,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中越来越呈现出不可替代性。产业学院一方面将企业的产业资源、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实习岗位、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等要素注入高校,并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以及社会资源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学院中高校负有专业人才培养、专项科研等职责,借助企业注入的产业行业资源和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双主体办学,以专业或者产业为载体,一来高校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依托企业资源,及时获取区域产业信息,从而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动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围绕行业企业的产业需求建设课程,既增强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又可以提高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了解区域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组建师生科研团队,联合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创无缝对接,既可以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成产业竞争优势,又可以通过为企业解决真实技术难题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产业学院通过在办学过程中发挥高校自身优势,立足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统筹布局,错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链接。

(三)设置具有动态性和精准度的专业结构体系,有效应对产业迅速升级

高等教育能否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主要来自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关联度与紧密度。温州近年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门类不断增多。2018年,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提出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形成新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面对温州产业的迅速升级,而高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常常不能有效应对,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专业调整滞后于产业发展,专业门类的增速远远赶不上产业迭代的速度。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群的建设,充分考虑地方产业优势和特色,在温州当下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将科类结构、专业门类与产业结构、产业方向有效对接和整合,按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时调整,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使其主动适应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动态变化,从专业结构到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适时动态调整,设计一个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功能最大化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强化专业定位,设置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专业集群,构建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专业结构体系。除此之外,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相关的人才作支撑,根据2019 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温州市人口数量排名浙江省第一,而温州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却居杭州、宁波、绍兴之后,温州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还有待提升的空间和潜力,尤其对于能够推动温州新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新型人才更是高校重点培养的稀缺人才。

(四)调控形成“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比例,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优质人才资源

随着温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对知识和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技术和资本逐渐替代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因此,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劳动力需求愈加紧迫,这也使得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也愈加明显,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创新性的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温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持续所需的人力资源保证,而温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主阵地,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温州高校层次结构呈“纺锤型”,研究生层次占比较小,本科层次占比较大,处于主体地位,专科层次比例又与本科层次非常接近,没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结构。因此,要有效调整温州高校的层次结构,首先要明确各层次结构所设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生层次作为最高层次结构,主要培养高端的学术型人才,为科技的创新、产业的变革提供高级的理论和技术人才;本科层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根基,主要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中坚力量;专科层次主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一线人才。因此,依据各层次结构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温州高校应该合理地扩大研究生层次规模,高端的研究型创新人才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更符合经济战略性转移的需要,只有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力培养,才能为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链提供高素质人才。合理的对本科层次进行控制,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其为温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中坚力量,使本科层次科类结构与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相对接,加快温州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适当的扩大专科层次规模,重视专科层次的科类结构设置,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功能,将温州的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优质人力资源,为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带动温州的经济发展。最终,使温州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金字塔”结构,有效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升级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难忘九二温州行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