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有效策略

2020-02-2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陈梅英

亚太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工业革命探究性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 陈梅英

目前看来,课堂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缺失严重,师生对其基本内涵的认知相对模糊。同时,课上,以“灌输式”教法为主,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知识讲授上,忽视了审辩式思维的训练。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一直局限于教材,且以结论展示为主,令学生审辩思维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面向学生审辩思维习惯实现创新课堂教学。

一、利用好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基础,能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历史问题。基础性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怀疑、客观、辩证的学习态度,并要求他们展开相对积极的思考,于审辩思维中发现问题。课上,在帮助学生理解宏观历史概念时,要利用好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平行概念等不同历史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时空联系。在各方知识联系过程中,学生的审辩思维潜能将得到充分激发。另外,在基础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概念本身内涵、概念外延不同角度分析其属性。期间,学生将围绕某一概念展开整体分析,保持严谨、客观的态度理解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辩思维将有明显提高。

例如,在“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课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借助网络平台搜集相关学习资料。课上,请学生以时空联系法论证“爱琴文明”概念,辩证地看待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审辩思维,总结出其本质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而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代表。其中,克里特文明是公元前2000 年—公元前1700 年间早期爱琴文明,其全盛时期是在公元前1700—公元前1400 年间,象形文字、犁耕等是文明的象征。迈锡尼文明是公元前16 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后期爱琴文明,其全盛时期是在公元前1400 年前后,太林斯、派罗斯等是文明的象征。在“爱琴文明”这个概念认识过程中,学生将建立审辩性的时空联系,从中养成良好的审辩思维。

二、丰富教材史料

课上,改变以往以结论为主的内容呈现方式,采取史料教学法,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会学生甄别史料,进而提高他们的审辩思维能力。基于史料教学法,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自行搜集史料,再对史料进行甄别。同时,在对史料素材进行筛选时,要充分考虑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另外,在史料选取时,要保证其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方便学生结合史料展开分析、推论思维活动。

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有一个客观认识,避免他们出现盲从情况,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史料,甄别史料,论证自己的客观认识。课上,鼓励他们相互分享自己搜集的史料。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甄别“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 年中,每年从3 万箱增至6、7 万箱……”史料中白银外流、洋货涌入等,客观阐述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遭到了外国主义侵略。”有的学生通过甄别史料“1846 年—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分析出自然灾害严重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有的学生通过甄别史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极力搜刮……”分析出阶级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这里,通过搜集史料、甄别史料以及论证自己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的理解,学生的审辩思维自然而然能得到较好的锻炼。

三、多角度评价人物

站在客观角度,对历史人物展开客观评价,有助于学生审辩思维的发展,使他们不再出现认知偏差。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要紧密联系课本内容,选取一些典型人物,请学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从多个视角来评判,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形成全面认识。多角度分析,是审辩思维的根本要求。

例如,在“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教学时,教师可精心组织一次历史人物评价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期间,学生能改变以往的固有思维,从多个视角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审辩思维客观评价:“秦始皇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是,他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压制了人民的思想。”有的学生这样评价:“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衡量和文字,开创了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保持了社会稳定,但也因施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耗费民力等过失,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在审辩秦始皇历史功过、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将有明显提升,改变以往从单一视角评判问题的习惯,学会全面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展开相对科学的审辩活动。

四、组织合作学习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将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展开激烈的论述,形成思维上的碰撞。同时,学生将更善于通过审辩式思维证明自己的观点,赢得他人认可,且逐渐学会包容异见、自我反思。在小组合作教法下,为取得较好的审辩思维培育效果,要科学分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一组,使他们于取长补短的学习环境下真正实现思维发展。同时,要科学编制奖励机制,用奖励机制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认真辨析他人观点,进而养成良好的审辩思维。另外,要鼓励学生多互动、多交流,多表达各自观点,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训练空间。

例如,在“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课教学时,可先用音乐《青花瓷》引入新知,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了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在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以后,结合手工业发展特点,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材就介绍了冶金业、纺织业、陶瓷业三个部门?是不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就只有这几个呢?”基于问题导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在组内各抒己见,积极表达各自的观点。小组讨论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向他们明确这三个部门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得到提示以后,有的学生将在小组讨论中这样阐述:“冶金业、纺织业、陶瓷业分别能为农业和农民提供生产工具、衣物和储存器物,能更好地服务于农耕经济。”听了这名学生的观点以后,其他小组成员将对这个观点正确性进行审辩,并主动反思自己观点的错误之处。整个合作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将得到较好的审辩思维熏陶。

五、设计探究性任务

在对学生审辩思维进行培养时,要用心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探究性学习期间,可组织学生以比较法对某一历史问题共性、个性或者事物间异同展开综合分析。对比分析中,学生的思维将变得更为活跃,更善于进行审辩思维。同时,在对探究性学习任务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其问题具有一定探究性、冲突性,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不对他们进行太多干涉,以确保他们真正学会审辩思维,能用审辩思维处理问题。

例如,在“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学习工业革命概念,为他们耐心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概况和影响。接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这样一个探究任务: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异同点?鼓励学生展开审辩思维,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共性和个性。任务驱动下,学生将通过对比分析法自主探究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改变了世界格局。但是,其代表人物、发源地、突破口、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从影响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蒸汽时代”“纺织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钢铁时代”“电气时代”的到来。对比分析期间,学生自然能学会审辩式思维。

综上所述,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日常教学中,为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利用好基础性知识对学生审辩思维进行培养。同时,用丰富的史料熏陶学生,并组织他们从多个角度评价人物,精心为他们安排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辩思维意识,提高审辩思维能力,用良好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工业革命探究性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神剧——太平天国运动
工业革命
历史课堂教学视角的选择与实践——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工业革命的扩展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