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23侯赓
侯 赓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英语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英语的教学已经逐渐由基础内容延伸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存在本质的区别,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从中小学阶段重视词汇和语法讲解逐渐过渡为重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在接受教育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反思性教学是在对反思的不断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理论。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改革高校英语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探索、研究和实践形成的符合具体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的科学方法(吉梅玉 2012)。反思性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培养高水平和综合性人才。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第一位真正论述教育与反思关系的学者,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一定的行为活动探究自身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问题的活动。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立昌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考查自我教学活动和教学进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过程。通俗来讲,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结合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不断优化教学体系的过程。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模式,既能够促进教师不断优化英语教学体系,又能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不断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特征
结合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目的性。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相关教学研究显示,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教学反思,并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关教育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目的性特征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明显的表现。
其次,系统性。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有机统一。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反思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教学体系,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反思性教学既能够帮助教师结合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过程,结合相关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又能够形成体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创新性。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表现。反思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活动,既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缺乏互动的缺陷,又能从不同程度优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引导教师主动思考问题,优化教学方法等。
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反思性教学实践方向研究
(一)以课堂内容为基础,强化教学体系反思
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体系的完善作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方向,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发挥教师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英语课程更多关注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反思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实践表现,分析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并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逐渐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可以利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展开,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分析相关问题;也可以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口语表达和语法表现分析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二)以教学形式为路径,强化学习实践反思
在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形式作为基础路径强化学生的实践效果。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不同的教学形式能够从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将对教学形式的反思作为基础的实践方向,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形式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进行针对性分析。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强调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形式的反思中,教师可以结合以往的教学形式从基础交流和互动中分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并逐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实践发现,很多高校学生对课堂互动与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较为积极。在多元化教学形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引导,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三)以课堂主体为对象,强化教学应用反思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课堂主体——学生,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反思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反思他们在口语表达及听力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过分要求学生,又不能无限制地降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应结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引导和反思,从而不断强化知识应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反思: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优化调整
对高校英语教师来讲,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反映在课堂教学中,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展开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知识综合优化调整,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例如,在课前准备工作中,以往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经过相关教学反思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预习,还可以结合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相关预习,提高预习效率。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优化调整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前构建知识框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大致了解教学内容,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课中反思:教学行为和教学形式的创新调整
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反思工作主要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展开。有效的调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效率。在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相关引导,还可以将一些网络热词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形式反思方面,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网络技术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创新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影片或视频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以师生互动和情境模拟的形式鼓励他们敢于用英语表达。这样,能够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反思:教学应用和教学评价的反馈调整
课后反思工作主要是结合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及课程教学阶段的一系列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有效的课后反思,教师能够进一步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应用和教学评价的有效反馈和及时调整。课后反思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展开,从而有助于教师及时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