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能力
2021-01-27谷莉春
谷莉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下,阅读课在现今倍受初中一线英语教师的重视。纵观近几年的初中英语课例,教师的阅读教学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读前活动(利用图片或问题导入话题)—略读找大意—寻读找细节—读后活动(往往是讨论)。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对文章的表层意思进行讲解和梳理,忽略了对阅读文本内涵的挖掘,致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无法把握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因此,文本解读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文本解读与思维导图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要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解读文本也非常关键。text一词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意思是“文本”,解析为Text is any written material,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Sentence)、一个段落(Paragraph)或者一个篇章(Discourse)。“解读”即阅读、分析和理解。综上,可以将文本解读理解为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正确、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充分挖掘文本材料的涵义和价值,它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一堂好的英语阅读课离不开教师对文本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教师只有在深入解读文本后,通过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整理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才能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本解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关键,但如果只是局限于用文字表述文本内容,势必冗长而繁琐,达不到直观明了的效果,且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阅读兴趣。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博赞 2000)。思维导图的色彩、图画、线条及关键词既能给学生以动感、美感,又能使其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从而获得可视化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因此,思维导图是解读文本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二、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比如可以解读文本的结构、内容、语言,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等。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设计适宜的思维导图来呈现文本。在近几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对于教材的解读是实践研究的重点。下面,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分析。
(一)助力文本结构的解读,发展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结构是否清晰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清文本思路和作者写作意图,准确整理文本信息,增强文本信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去掉繁杂的信息,抓住文本的脉络,对文本进行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归纳整理,将零散、无序的文本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理清文本的脉络,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巧,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6 Section B 2b Reading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为例,阅读文本按照时间顺序由三个自然段构成,介绍了篮球的历史、篮球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篮球的流行性。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多,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看到篇幅长的文章就会产生恐惧甚至厌烦心理。但通过借助以下思维导图(见图1—图4)解读文本的篇章结构后,学生就会对篮球有非常直观的了解,文章思路也十分清晰。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图1:解读文本结构的思维导图
图2:解读篮球历史的思维导图
图3:解读篮球发展史的思维导图
图4:解读篮球流行性的思维导图
文本结构是文本的“骨架”,教师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分析文本结构,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并对篮球的信息一目了然,培养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二)助力文本内容的解读,培养文化品格
文本内容解读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形”,即文本表层讲了什么,如写作背景等;二是“神”,即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文化内涵和意义。通常,如果教师只局限于解读文本的表层意思,而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在涵义的话,学生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表层,无法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无法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能量。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领悟文本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良好的文化品格。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9 Section B 2b Reading Sad but beautiful为例,该文本围绕单元话题“音乐”重点介绍了我国经典民族音乐《二泉映月》及其创作人阿炳的传奇故事。文章语言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是一篇从一位外国人的视角介绍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生平及其作品的音乐评论类文章。文章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描述了作者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时的情景,第二段讲述了阿炳的苦难人生,第三段介绍了阿炳辉煌的音乐成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伟大,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其感知阿炳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由于阅读文本篇幅比较长,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就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且无法系统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见图5)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整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了解阿炳的背景及他的困苦生活,深入理解困苦背景后所隐藏的热爱艺术、传播文化的真正内涵。这样的学习过程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分析理解、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和积极评价等思维能力。
图5:解读《二泉映月》及阿炳的故事
(三)助力文本语言的解读,提升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裁、题材和对象选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以表达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效果。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把文本中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能够直观而丰富地感受语言风格,从而提高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Section B 2b Reading The Spirit of Christmas为例,在分析A Christmas Carol中的故事主人翁斯克鲁奇(Scrooge)的特征时,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在教师设置的思维导图(见图6—图7)帮助下,将斯克鲁奇的性格特征和变化,以及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都进行了解读,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做一个给人爱和快乐的善良之人。通过设计思维导图,聚焦文本中重要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甄别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图6:解读Scrooge的人物特征
图7:解读Scrooge的前后变化
又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3 Section B 2b Reading Could you please...?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阅读文本有四个自然段,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边学边讲解,学生很难领会语言的真正含义及用法,但是如果借助思维导图(见图8),学生对语言的用法一清二楚,突出文本的重点词句和主要句型,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图8:解读不同情境下不同对象的语言特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阅读教学是当今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而教师的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多视角解读教材文本,引导学生清晰、系统、深入地把握课文,感知和领悟文本的深层含义,挖掘和利用文本的内涵,最大限度地体现文本的价值,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不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设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