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思维导图,高效积累文化名人素材

2020-02-23朱新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苏东坡名人苏轼

朱新梅

对于名人诗词、散文、传记等作品的阅读,如若只是浮光掠影的看,浅层次挖掘,在脑海中留存的记忆是零散而琐碎的,没有形成阅读体系,不能构建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更不能精彩地运用。以大家熟悉的苏东坡为例,即使我们学习了他的很多优秀的诗歌,但脑海中的形象依然不是那样的深刻,或许更多的只是一些人物简介式的介绍。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名人素材进行专题化积累,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并且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在阅读的时候应当注意阅读的广度,书籍的阅读、网络资源的利用、实际的考察接触。比如了解苏东坡,我们可以阅读苏东坡不同时期的两千余首诗词作品,了解他从性情深处倾泻出的真情感。可以阅读人物传记及评论,比如: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方方《喜欢苏东坡》,了解东坡历经坎坷的一生,达则金马玉堂为帝王师,穷则食芋饮水为南荒逐客;了解其人、其性格: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也可以了解到当时别人对苏东坡的评价: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苏东坡》全篇共分为:《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等六集。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了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再现了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经过这样广泛的名人专题素材阅读之后,我们在进行积累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在平时素材积累中的几个误区:①大杂烩式的,没有内在联系的素材是混乱的摘录。②人物简介式的素材,没有典型而精准的细节,人物是空洞的。③没有精神内核的素材是肤浅的,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我们所积累的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梳理,可以让我们从最初的感性体悟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让我们素材运用的效能有很大的提升。那么在名人素材导图的绘制中我们应该掌握哪一些重要的信息呢?下面这些思考的角度都可以成为积累名人素材导图的分支:①波澜跌宕的人生曲线图:家庭生活、求学生涯、政治生涯、创作生涯。②对历史背景的认识:时代背景、家庭背景、自然环境。③人生成就含创作作品,如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散文作品。可以了解作品中精彩语段、风格及地位、思想内涵。④了解人物形象:个性性格特征、生活理念、优秀的精神品质、人格及精神魅力、心态的力量,进而试着深挖其性格或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影响。⑤了解与他关联的人或事物:与同时代的人交往情况;与同僚故人进行对比;了解别人评价中反对及质疑的声音,肯定喝彩的论断等等,这些角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思维导图在制作的时候应当体现其中心主题的聚焦性,各层级的条理性,关键词准确而精彩,同时注意思维的发散性。还是以我们熟悉的苏轼素材为例,我们可以选择苏轼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提取这个事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过往人生的超越。核心关键词我们可以拟定为苏东坡的精神突围,这个关键词不是宽泛的,而是有明确的思想指向的。接着我们要做的是围绕我们提取的核心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发散思维,让这些角度形成对自己的核心关键词的支撑。比如:①提取关注体现人物思想情感的事件细节关键词:如被贬黄州,开荒东坡,途中遇雨,吟啸徐行,两次夜游赤壁等。②能够体现苏轼此时心里的作品含诗句名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等。③关注苏轼的复杂情感变化:不得志的孤独与抑郁,抛却浮名的自省,超越现实的淡然与旷达等。④注意人物命运及作品风格转折的关键性因素,官场的诬陷、同僚的排斥、自身人格的刚正不阿,豁达洒脱等。多角度深入思考,由表层的了解延伸到感性的体悟,理性的思考。

运用导图对名人素材进行系统地梳理,编排。需要围绕提取的名人素材核心关键词,不断追问素材本身各层级各角度的关系如其人、其时代、其经历情感、其著作之间的关联。当然我们也应当思考这个名人素材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思维导图是一种有助于梳理素材工具,在绘制时候应当注意:①要有体现精神内核核心关键词,对整幅图起到统摄作用。②围绕中心选材,各角度清晰,使素材的整理,更有条理。③各分支关键词信息重点突出,有典型而精准的细节。苏轼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段,说“安”中是这样运用苏轼素材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围绕苏轼内心的安然,运用了诗词《卜算子》词作,并还原了苏轼被贬时候的心理变化,痛苦、自省、反思、超越、安然。

在运用思维导图对名人素材进行了充分的积累,掌握了典型事例,捕捉关键性细节之后,应当学会剖析事件的逻辑性,融入自己的思考与体悟,思考素材对象在重大转折点上具有特定状态的原因,纵观、横比、深究,深入挖掘。注重理性思维,逻辑论证:进行深度的挖掘,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结果推究内因、外因;推究其结果形成的偶然及必然的联系;学会辩证分析,能够看到看似矛盾的对象背后的统一性;能够勾连现实,注重与社会时事的联系,让自己的素材更有广度和深度及现实针对性。比如在积累漫画家丰子恺这个名人素材的时候,我提取的关键词是“世事无常,内心淡然”。支撑的典型事件其一选取了他在抗战时期写作《艺术的逃难》的经历,经历家仇国难、生灵涂炭,丰子恺用温暖的笔触画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抗战画。其二选择了在文革时期,他因自己创作的漫画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牛棚,受尽折磨,但他每日利用凌晨偷偷作画,完成《缘缘堂续笔》等。典型作品上选择了他的漫画《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息》及最后一部文革中偷偷完成的护生画集。典型名人名言选择了他的如“我十年流浪,一片冰心,仍是个艺术和宗教的忠实信徒”,“不乱于心, 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等。深入挖掘,追本溯源探寻这种思想缘起,有出生地诗情画意江南水乡的润泽;有温柔敦厚的老师弘一法师的教导等。在勾连现实的角度,联系了现代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物欲名利的诱惑需要化解自身的戾气,保持生命的本色,以睿智的心洞悉世界,保持恬淡的心灵,悦纳自身。当运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积累的名人素材进行梳理之后,会深刻地体会到思维导图的精彩之处,比如此处不仅有典型环境文革和战争年代的关键词勾勒,还深入思考了这种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启发。思维导图各层次清晰,关键词简洁典型,联想丰富,能体现较高的提炼深化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体会到思维导图不是简单的资料搜集,而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人素材的特殊性表现在这些名人都是鲜活可感的,精彩的生命、灵魂。我们的资料收集可以注重理性的逻辑思考,也可以进行融合“形、事、情、理”的写作,这样会更能在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①烘托法;在关键点上渲染、烘托。将人物放于特定的自然情境中,通过典型细节或者与其它地方景致的对比展现景的风格、特色,写出这个地方独特的韵致。可以在特定事件的关键处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描写对象的外貌、神态表情、心理反映人物的个性思想,让他用自己的呐喊表达出喜怒哀乐,要有情感交流。②对比法可以通过认识的对比写出一种认知变化,最初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放于时空中了解历史、过去,现在、未来。最肤浅的认识与最深刻的了解,也可借助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了解。比如根据上面绘制的丰子恺“世事无常,内心淡然”的导图绘制,我们的同学写作的片段:淡然的面对生活中所有的艰辛,在喧嚣与繁杂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是一种心灵的修行。文革非理性的狂躁的年代,丰子恺被加以莫须有的罪行,他所热爱的画册变成了攻击他的利剑,他受尽痛苦的折磨,身体上的,精神上的,这个七十几岁的老人被游街示众批斗,当时很多的文艺大师不堪其辱选择了死亡,或许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下,生意味着比死更大的勇气。丰子恺热爱着生活,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生画集以及夏目漱石的翻译中去,“无法迁出的世界必须得有更好的超脱”,他在给子女的信中写到“地当床,天当被,还有一河浜的洗脸水,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的温和、敦厚此时让他散发出万道光芒,融化了弥漫在周围的阴霾,凝结在周围的冰凌,爱的力量让他温柔敦厚,超然淡然。

导图绘制的最终目的是为写作服务,深刻有力的论点,用丰富深广的素材进行支撑,注重素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能够鲜明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单个素材可精研深思,写出情感温度和思想厚度;纵横勾连可拓展延伸,展现视野广度和思维深度。积累名人素材,不只是考试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当我们被崇高伟大的人物与事件所感动,我们的人生可以得到健全与丰富。

猜你喜欢

苏东坡名人苏轼
从善如流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舔名人
苏轼“吞并六菜”
名人摔跤后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与佛印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