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应追求以“量”见“质”
——中学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模式的应用

2020-02-23余莉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群文乡愁语文课堂

余莉莉

中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优质的课堂环境,高质量教学模式,对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是一次全面优化。显然,“读”作为主要能力之一,关乎于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提高,但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中“读”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特征鲜明,阅读内容宽泛、繁杂,很难有效管理,造成阅读有效性受到影响。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环境,即群文阅读。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价值及应用原则

1.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重点在“群”字上。群文阅读的核心就是将多篇逻辑相关联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通过阅读的形式加深学生的感知,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阅读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宽度,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群文阅读强调以“量”见“质”,单篇阅读强调“精读”,两者的本质相同,都是以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为根本。群文阅读目前已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1]。

2.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中学语文课堂之上,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中,阅读空间多集中在课本之上,以课文内容为阅读素材,用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本身就是精选素材,但枯燥、单一的阅读内容很难使得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无法满足这一群体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为此,群文阅读方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环境,将多篇阅读素材进行有效整合,保持阅读效率攀升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接触到更多新的阅读内容。

其二,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而言,只有对阅读课堂充满兴趣,才会主动地融入其中[2]。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大多数的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学科较为简单,从而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程度不高。特别是在课本内容的阅读,大多数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能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在阅读教学时积极性较差。群文阅读模式的应用则不同,相比于课文单一的内容,选择了更多以课文内容为核心的衍生内容,使得教学效果得以全面强化,在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中,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枯燥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提升阅读课堂教学实效。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构成部分,传统的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升,在阅读课堂之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将群文阅读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实现了对于阅读内容的有效延伸。丰富的阅读内容,使得阅读教学更全面、更具体,提升了阅读课堂实效[3]。

3.群文阅读的应用原则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该方法的运用是以“群”为核心,目的是在资源的整合实践中,剖析群文阅读的应用价值。其一,科学性原则。该原则下指的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要始终以学生的理解为前提条件,在资源整合中得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要素,以教材为根本,根据教材当中的文本内容与核心思想,确定“群文”内容的选择,并反复验证群文所诠释的情感和价值表现,并最终运用到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确保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得以展现;其二,相关性原则。群文阅读虽然形式上是以群文为主,但核心要密切关注选择文本之间的相关性、逻辑性。群文阅读的应用,相关性是群文阅读开展的基础,选择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紧密关联,使得群文阅读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避免了出现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脱节,影响群文阅读效果的情况;其三,系统性原则。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形成系统框架,不单单是要突出“量变”,更要追求“质变”,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系统框架,坚持如上原则,为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推广与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二、中学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模式的应用策略

中学语文课堂之上,阅读教学不可或缺。其不单单关系到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更能通过阅读来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达成读写结合的目标。初中统编版教材当中涉及到多元类型的优质课文,如《乡愁》《最后一课》《伤仲永》等,这些内容都可作为群文阅读的基础素材,并围绕优质课文拓展群文阅读的应用空间。

1.精选群文阅读文本

群文阅读的开展,核心素材的选择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如何做到素材的有效整合,关系到群文阅读的开展效果。为此,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是要完成对群文阅读文本的精选。教师根据教材当中的阅读主题内容,结合网络资料和资料库资料,获得与之相关的精选文本。如以歌颂母爱的单元为例,则可以选择与母爱为核心的相关精选文本,与课本上的文章组成群文。当然,关联点的选择不仅仅是主题,还可以是语言风格、文体类型等等[4]。以《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在经过基于阅读文本本身的深度挖掘与拔高之后,选择了恰当时机融入余光中先生的其它几篇文本,有《乡愁四韵》《风铃》等,这些阅读文本的补充,均符合《乡愁》中各个基础小节的内容和情思,让学生对《乡愁》的理解更全面,水到渠成[5]。

2.语文课堂中群文阅读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整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是关键所在。焦点在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培养的是学生通过阅读提炼自己的语言积累、信息整合与规律提炼能力,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语文教材中很多经典的阅读文本故事情节“波澜跌宕”,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辅以更多经典篇目用以强化,如选择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莫泊桑《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王昌龄《闺怨》、李商隐《贾生》等等,同类阅读文本“波澜”横生,如散落的珍珠,以群文阅读完成串联,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拓展思维的培养。如以“人生遗憾”为话题,通过群文阅读方法,则可以将诸多中华文化中的诸多典型再现。如项羽的遗憾“虞兮虞兮奈若何”,贺知章的遗憾“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依托群文阅读实现多元发散,散点聚焦,使得课堂内容更丰富、更立体;审美鉴赏与创造上,强调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借用网络上的流行语,如“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风行八万里/ 不问归期”,为彰显这种短诗的魅力,将北岛《生活》、顾城《一代人》《小巷》《远和近》、林薇因《雨后天》、三毛《远方》等等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并形成以“短诗的魅力”为命题,让学生主动鉴赏不同阅读素材当中的美,结合情境实现读写结合;文化传承与理解上,要从源头活水解读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如学习《伤仲永》,不妨把《孙权劝学》、《观书有感》、《诲学说》等归类为“为学的态度和方法”一个主要议题,完成阅读与感知。聚焦核心素养下的群文阅读的开展,展现出了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独有魅力与价值,验证了群文阅读的有效性[6]。从群文阅读的具体实践来看,根据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的内容,去发散思维,形成“群文阅读”的应用框架,带来良好的应用效果,打破传统阅读固定模式的制约。

3.应用效果

群文阅读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且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对于阅读素材的积累和整理过程更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课堂之上的表现,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群文阅读带来了更多元的阅读素材,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思维想象空间被拓展。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形式,在新时期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所展现出的效果显著。但也同样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相比,教师显然更愿意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带入到阅读课堂之上。本次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群文阅读应用框架,旨在为中学生的阅读储备和全面健康成长服务。

猜你喜欢

群文乡愁语文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九月的乡愁
群文活动
回头一望是乡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