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后练笔,实现读写融合
2020-02-23孙长妹
孙长妹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引入了很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在读写教学方面仍未完全摆脱“模板式”教学方法。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整理写作模板,并往模板里套内容,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极大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许多小学生都对作文不感兴趣,也不擅长,这严重影响了其语文考试的总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总结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写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课后练笔策略;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后练笔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策略。本文据此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小学生读写学习的不足
(一)阅读量少导致阅读能力不强
学生的阅读量是导致其语文阅读能力不足的关键因素。受传统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让学生专注于教材内容学习和不断的做题,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作文能力,但是效果却远不如课外拓展阅读。加之有些地区的小学师资力量不强,无法为学生构建具有规模的图书馆,身边的阅读材料也鲜有适合小学生的,这也是造成小学生阅读量少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写作技巧导致写作能力不强
写作技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作文质量。一篇好的文章,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思想表述都要做到高质量。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往往只注重遣词造句,即只要我把字词和句子写对就行,没有过多关注谋篇布局和思想表述这两个方面。
(三)缺乏自我认知导致学习问题频发
有些学生在作文方面严重缺乏自我认知,错误地认为自己在读写方面的能力非常强,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缺乏自我认知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会刻意忽略自己在语文读写方面的“小错误”,殊不知这些小错误积少成多,最终会影响其读写质量[1]。
二、课后练笔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很多的教育思想,如: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教育充满趣味化,情感化。生活即教育,倡导学生应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而教学做合一就是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师形成了强大的指导效应。聚焦课后练笔,就是教师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写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读写联系,实现读写融合。
其实,真正的课后练笔并不只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写一篇文章就完事了。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是包含多个学习环节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阅读,学生只有在阅读之后才能整理出好词好句,才能形成完整的写作思路,随着学生的阅读量的不断提升,其课后练笔质量也将不断提升。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写作,通过实际写作,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读写之间相互协作,推动学生进行理解思考,最终提升其作文质量。第三个环节就是学生互评互改环节,这个环节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找到自己的写作优势和不足,又会通过读写融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三、语文课后练笔的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小学语文中的课后练笔策略必须按照先阅读、再写作、后评价的方式进行课后练笔,才能在实现读写融合的基础上掌握语文读写的硬知识,从而提升语文读写能力,这是课后练笔策略的核心思路。
(一)让学生先多阅读语文读写相关的刊物及网络资料
阅读刊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读懂简单的字词和句子不是问题,所以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阅读刊物,并通过它们获取更多知识,从而开阔眼界[2]。鉴于小学阅读条件有限,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搜罗适合他们的阅读刊物。
同时,网络已广泛进入学校,教师可从网络入手找一些经典的故事书,或是根据教材里的选读课文例如《黄果树听瀑》拓展阅读素材,比如教材里的《七月的天山》《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迷人的张家界》等等,将这些文章打印装订成册,形成完整的阅读物。
(二)加强学生作文技巧的培养及修改策略
为更加具体深入的进行分析,此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课文为例进行分析。
1.作文技巧的作用
作文技巧实际上就是进行作文的方法。虽然现在的作文十分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的表达,但作文技巧依然还是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主要工具,亦是阅卷老师评测其作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加强作文技巧的培养,实则是让学生在基于真情实感的写作基础上尽量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适当修正和修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流畅、到位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能让阅卷老师看到自己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如此,作文水平自然提升[3]。
2.引导策略
正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只有多读多练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以课文为写作主题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路。
首先,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慈母情深》。总结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应该用哪些字词和句子,了解这些之后,学生自然就有了基本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其次,教师为学生设置开放性的写作题目《母亲的_____》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进行课后练笔,而在学生练笔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读过的阅读刊物入手寻找好词好句,并根据作文题目组织写作语言。例如以“母亲的爱”为题目:开头的句子要有龙头之美,既要开门见山,也要引人入胜。例如“唐代诗人孟郊有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作为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只有妈妈可以承载。”衔接句子要承上启下,自然过渡;例如“母爱既是冬日里的一把火,把我们的身体烤暖,也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结尾句子要有豹尾之力,发人深省;例如“爱是相互的,妈妈用她深切的爱保护着我们,我们是否也需要以自己小小的身躯帮助妈妈分担生活的重任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的好妈妈!”
(三)运用好学生互评互改
因为是课后练笔,所以教师的教学干预能力很小,必须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评测能更好的实现教学评价的目的。而且,学生互评互改的过程也是学生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过程,是另一种的“课后练笔”。
1.学生互评互改的作用
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自然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继而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互评互改是一个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互评,即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质量,包括字词、语句的应用是否恰当,谋篇布局是否合理等等;第二是互改,即学生交换文稿以互相修改,这个过程小学生就能发现对方文章中的优缺点,积累经验。
2.如何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
首先,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改一定是要有策略的,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法配合学生的互评互改工作。分层的目的在于实现“强弱结合”,即按作文水平的高低划分层次,分组的目的在于实现不同层级间的“良性合作”,既可以实现“以强带弱”,提升学困生的作文能力,又能实现“思想交流”,继续拓展学优生的写作方式和思路。同时,教师在“以强带弱”的过程应做好指导工作,对于学优生应进一步丰富其作文技巧,包括对高分句子、谋篇布局的进一步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应进一步夯实其基础写作知识,包括对字词语用、句子结构分析等。
其次,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改应是一种完全自主的自发行为,教师不能干涉,这样反而会影响小组内部评改活动的正常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作为小组的“顾问”,注重汇总和分析所有学生的评改情况,并就其中一些经典的评改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和讲解,从而提升全班学生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多阅读语文刊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指导学生互评互改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后练笔质量,对实现读写融合,提升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基于本文的论证分析继续探究其它的语文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课后练笔策略,实现学生的读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