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隐喻与翻译中的喻体转换

2020-02-23薛向颖

英语教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喻体隐喻汉语

薛向颖

一、隐喻的跨文化共性与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隐喻就开始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在过去,人们把隐喻主要看作一种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然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且与人类思维、认知密切相关,应该被纳入语言学研究的领域。隐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定的事物和思想形成一定的概念范畴,而一定的概念范畴是由一定的语言符号体现的。

人类用来记录主、客观世界的语言系统具有很大的、相对的稳定性,用具有稳定性质的语言系统表达发展迅速、变化无穷的世界,由此产生了隐喻概念。比如,“高”本来表达空间概念,但当人们把这一空间概念隐喻范畴化到速度领域时,便有了“高速度”的概念;当人们把它隐喻范畴化到科技领域时,便有了“高科技”的概念。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已经知道的概念及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胡壮麟 1997)

综上所述,隐喻及隐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并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对同一隐喻概念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各国、各民族人们的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外貌等不同,这些生理因素、地理因素甚至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的不同。例如,我国具有尊老爱幼、谦逊的民族性格和特点,因为人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奉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而英美国家更注重个体,人们具有强烈的征服欲,奉行“人定胜天”的宇宙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导致不同民族之间存在隐喻概念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变成了隐喻语言的差异。例如,英语 Sweet is good,Sour is bad(Lakoff&Johnson 1980)对应的日语是Amai(sweet)is bad。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他们的语言受其影响深远。例如,The dispute about inher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关于遗产的争执是他们分歧的源头),其中an apple of discord源于希腊神话,几个女神为了争夺金苹果引发了特洛伊战争。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为核心,神话中有如来、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神灵,他们反映出的是民族的包容性、和谐性、含蓄内敛等特征。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隐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但两种文化中也存在着人类的共性。西方文化中表示“死亡”的词汇有:see his Creature,go west;我国文化表示“死亡”的有“见阎王”“归西”等。我国文化是借佛教“西天极乐世界”的意思,是祝福亡者的说法。古时佛教发源地天竺在我国以西,所以叫西天,人死后可以前往佛祖所在地。而西方文化中go west也表示死亡,原因为日出是在东方,是早晨时刻,象征着生命的起源,而日落总是在西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黄昏时刻象征着生命的结束。

二、跨文化隐喻与翻译中的喻体转换

(一)喻体相同

翻译是代表着相同指称和概念的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以表达同样的意思。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符号、语音和语法系统。但语言隐喻的认知基础是人们熟悉的、有形而具体的东西,如人类器官,之后当人类的认知进入更高阶段时,就可以认知这些已经熟悉的东西,体验及描述无形的、抽象的事物。由于不同文化隐喻认知的相似性,在翻译时就会遇到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情况。如eye of the needle(针眼),eyes and ears(耳目),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lead sb.by the nose(牵着某人的鼻子走),whole-hearted(全心全意),skin and bones(皮包骨),face-to-face(面对面),old hand/new hand(新手/老手),不仅喻体相同,喻义也不变,即隐喻的原域和目标域完全吻合,翻译时就不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当然,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两种语言的翻译也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直至达到统一的情况。例如,be 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命运相同;风雨同舟),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用“船”的形象诠释处境相同的人们共渡难关的坚强意志。西方《圣经》中有eye for eye,ear for ear,同样的隐喻形象也体现在中文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又如,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而中国的“丢脸”(lose face,paper tiger)等翻译也被西方人广泛接受和认同。

(二)喻体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隐喻概念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中都能完全一致地对等意象。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有时源语言的原域与目的语的目的域之间对等映射的条件达不到,译者就需要采取以下翻译策略。

1.原域中具体形象的转换

在翻译中,在两种语言中无法找到对等的隐喻形象的情况非常常见,这与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各民族会对同一概念范畴产生不同的联想,即目标域一致,原域大相径庭。以动物为例,龙在汉语中是“真命天子,九五至尊”之意,我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龙的图案只能皇帝一人用,但在英语中dragon象征着“邪恶,身躯庞大,口中吐火,羽翼庞大”,所以对于英语中的dragon lady必须通过喻体转换为汉语的“母老虎”,从而表达其强悍、凶暴的悍妇形象。在说英语的国家,“狗”是人类的好朋友(the best friend of human),如“Love me,love my dog.”被翻译成汉语是“爱屋及乌”。“Youarealuckydog.”不能直接翻译成“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因为在汉语的隐喻概念中,“狗”具有地位低人一等的贬义喻义,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由于现代生活、学习节奏加快,人们还引申出“单身狗”“高三狗”“加班狗”等新生词汇,但也具有表示生存状态比较悲惨的喻义,所以要把它翻译成“你是幸运儿”。

a willing horse可翻译成“老黄牛”;“拦路虎”中的“虎”在英语中对等地要把喻体转换为“狮子”,译为a lion in the way,同样地,“虎虎生威”译为as majestic as a lion,“虎头蛇尾”译为 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因为我国古代没有狮子,所以我国习惯把老虎当成“百兽之王”,而西方古代没有老虎,只有狮子,所以他们把狮子看作“兽中之王”。英语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在汉语中找不到一致的喻体,可以从中找到表达相似的原域概念,这样原域中的具体形象可以转换为目的语中的隐喻概念。比如:apple ofone’s eye(掌上明珠),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talk horse(吹牛),night owl(夜猫子),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dirt(不是),He drinks like a fish.(牛饮),等等。

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城堡—楼阁);to sit on thorns如坐针毡(荆棘—针毡);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马—羊);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烟—浪,火—风);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蛋(鹅—鸡)。在以上例子中,当源语言中喻体形象与目的语的喻体形象不一致时,能够在同一目标域概念范畴下寻找到一个读者可以理解、接受的原域形象。

2.原域范畴的转换

隐喻认知机制的运作过程指人类在认知新事物时,自觉借助已知事物,在对比新、旧事物相似性基础上赋予新事物概念意义的过程。词汇的意义是语言使用者赋予的,因此,一个词的新词义项的生成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体验,是人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隐喻性思维的结果。以powerful的一词多义现象为例:

因为英语Foreseeable future events are up,所以英语中有 what’s up,there I something up,come up in the world,而汉语中通常会把表示空间的“前”“后”引申到时间上,所以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

因为英语Anger is an opponent in a struggle,所以英语中有 He is struggling with anger,He fought back her anger,He was seized by anger。

因为英语Angry behaviour is animal behavior,所以英语中有bite your head off,而汉语中更常见的是“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愤怒是气。(Anger is gas.)”。

翻译以上句子需要注意两个概念域的转换,He is struggling with anger.不能翻译成“他在与愤怒作斗争”。He fought back her anger.不能翻译成“他在反击愤怒”。He was seized by anger.不能翻译成“他被愤怒抓住了”。

Idea is object;

The idea hit/stroke me.

在汉语中,人们认为idea is light,所以可以把“思想”从object领域转换到light领域,翻译成“灵光乍现”。

如果源语言的原域映射与目的语中的原域映射不存在相同条件,翻译时就会让读者觉得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从同一个目标概念范畴下找原域的隐喻概念。

3.屈从原域,舍弃喻体

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本民族独一无二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其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所表达的含义,常常表现出无法找到替代喻体。比如,对于富含汉语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包子、馒头、粽子、油条、阴阳、气功、八卦等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对等的目标域喻体,此时形成“零对应”或“对应空缺”。又如,对于“乌纱帽”,只屈从原域,舍弃喻体,翻译成an official post。再如,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 中的诗句:“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控制,全年气候温和湿润。而在我国,西风会让人联想到寒冷、凄凉的感觉,如“喝西北风”表示生活贫困窘迫,因家里没有东西吃只能挨饿。所以必须屈从原域,舍弃喻体,直接翻译成:“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三、跨文化隐喻在翻译中的启示

隐喻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原域的概念被映射到目标域中,这样使目标语的读者能更加有效、贴切地理解目的语原作。正因为人类认知隐喻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中西方文化的某些隐喻概念能够对等,那么翻译时就可以采取喻体不变、语义不变的翻译策略,其难度较小,因为原域与目标域可以直接互相映射,读者相对更容易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概念、思维方式无法对等,那么翻译起来就会有难度,可以将原域的形象投射在目标域,再从目的语中寻找目标域的新的喻体形象,以达到语义表达的准确传递。这就需要译者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储备和经验作出选择。如果原域在目的语中不仅找不到对等的隐喻概念,还有可能会误导读者,使读者会错译者的意图,这时就只能采取舍弃原域隐喻喻体的翻译策略。

从隐喻的认知语言学范畴出发,翻译本身也是从译者的浅层或初步的认知层面过渡到深层次抽象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深入理解隐喻思维在喻体转换中的作用,才能确保目标域语义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准确表达,并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与接受。

中西方文化环境差异较大,如果在翻译过程中生搬硬套目的语的隐喻,是不可能正确传递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的。因此,只有译者从跨文化隐喻概念出发,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既表情达意,又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才能使译文流畅,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猜你喜欢

喻体隐喻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