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我国典籍英译的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研究
——以《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对比为例
2020-02-23付瑛群
宋 燕 付瑛群
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继承发展与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自身的演变发展体现着文化的进步。可以说,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中西方语言差异实质上是由文化差异决定的。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语意内容及表达方式都会涉及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翻译也是一种文化的转换和交际行为(辛红娟 2012)。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从我国“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情势需求出发,以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为目的,提出我国典籍英译的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翻译思路,在对《三字经》文本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翟理斯和赵彦春的两个英译本,从而阐释该翻译策略的优势。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可视为对不同文化背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活动,受社会、政治、历史、地理、心理、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交际沟通的关键性障碍,使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不可译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由于文化的不断传播交流及人类共通的感知力,又使其具有可理解性(金惠康 2003)。因此,应适度运用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及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意义日益凸显,一方面,可汲取异域文化,反观自身不足;另一方面,可让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张凤娟 2002)。
二、我国典籍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一)我国典籍英译策略的选择
我国典籍英译中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争论已久。简言之,归化主张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形式、思维习惯及文化传统,为译文读者扫清理解障碍;相反,异化主张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展现原文的异域性,吸引译文读者接受其语言文化差异(许建平、张荣曦 2002)。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民族文化的守护者。经文化沉积而成的我国典籍不仅属于经典文献史料,还是文学艺术著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总体上讲,若注重典籍的历史文献色彩,常倾向于选择异化翻译策略以保留其历史文化价值;若为突显其文学艺术色彩,多考虑译文读者的理解接受程度,多倾向于选择归化翻译策略(杨成虎 2012)。
为传播中华文化,很多译者主张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导,语言上追求符合译文读者的理解和习惯,因而英译时出现了借鉴西方诗句的表达方式、忽略诗词形式差异、省略词牌曲牌名翻译、淡化古诗格律等现状。同时,追求文化层面的“对等”,为提升译文接受度,甚至以“外国文化”翻译“中华文化”。例如,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或“上苍”译为god(上帝),将我国的“清明节”译为西方的 All Soul’s festive day(万圣节),将传统文化中象征爱情的“桃花”译为西方文化中代表爱情的rose(玫瑰)等(顾正阳 2013)。
(二)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翻译策略
当今世界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为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我国“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越来越需要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因此,“文化异化”翻译策略正处于上升势头,甚至成为主流趋势之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异化或绝对异化。为提高译文读者的兴趣,吸引其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需要配合运用“语言归化”翻译策略。
语言与文化彼此对立统一,由此产生的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策略也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是指两者分属不同层面,语言层面转换需避免“中式英语”,文化层面转换应适时填补英译文化“空白”。统一则具体包括:我国典籍中存在的多种语言形式及特点本身就是文化特色的体现,如古诗词讲求的格律、押韵、节奏等,“语言归化”中体现着“文化异化”;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需以符合目的语读者习惯的归化语言进行传达,如常用的词性转换法、加注法等,“文化异化”中也体现着“语言归化”。总之,两者相互联系、交融,统一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之中。
三、《三字经》英译本分析
(一)原文本特点
《三字经》语言精练简洁,内容生动丰富,具有知识性、启发性和劝诫性,以儒家思想为本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人生哲理。全文形式统一,结构整齐,为“三字偶韵体”,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具有孩童启蒙读物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璀璨的文化和艺术瑰宝。
(二)英译本对比分析
在《三字经》的众多英译本中,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本(1900年版)与我国赵彦春教授的《英韵三字经》分别为不同时代的经典之作,都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对中华文化传播发展有重大意义。翟理斯译本(简称“翟译本”)借鉴前人经验,集各家之长,增加了汉字构成和字句含义的解析,补充了大量文化内涵的讲解,对汉字教学影响深远。赵彦春译本(简称“赵译本”)的最大特点是保留了原文的句式结构和韵律节奏,极尽贴合原文,展现了中华文学特色和文化风采。下面将从结构形式、语意内容、修辞方式、寓意内涵四个方面选取典型例句进行对比,具体分析两个英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展现我国典籍英译中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翻译思路的优势。
1.结构形式
我国典籍大多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形式要求,如绝句、律诗、词牌等,虽然各以其语言特点呈现,但本质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英译时,若忽略原文语言的结构形式特点,则难以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色。
原文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翟译本:If the child does not learn,this is not as it should be.
If he does not learn while young,what will he be when old?
赵译本:An unschooled child,
Will grow wild.
A young loafer,
An old loser!
经对比,翟译本基本为字字对译,语言表达较为刻板,并未呈现原文讲求音韵格律的古典文学艺术特色,体现了语言异化、文化归化的翻译策略。赵译本采用名词性结构,以英语静态词组传递汉语动态含义,符合英语表达特点,三词一句、音韵和谐,保持了原文的艺术形式,还原其劝诫和引导作用,以简单词汇loafer(虚度光阴者、游手好闲的人)和loser(失败者、无所成就的人)传达出原文蕴含的儒家传统价值观,体现了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2.语意内容
《三字经》涵盖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地理、历史、自然、政治、道德、礼乐、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它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英译时,若不能准确理解原文,则会直接影响语言转换质量和文化传播效果。
原文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翟译本:Units and tens,then tens and hundreds,hundreds and thousands,thousands and tens of thousands.
赵译本:One to ten,
A hundred then.
One thousand more,
Ten thousand afore.
从文化层面分析,十进制计数法起源于中国,有十、百、千、万等专用数位名称,由一到十,再到一百、一千、一万……此数制可无穷计算下去,因而在语言层面,“而”表示“由……到……”的发展延续过程。显然,翟译本选用的and一词虽有“而”的含义,但仅表达字面意思,而赵译本则以简洁的词汇to,then,more,afore流畅传达出原文的真正语意,符合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原文3: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素。
翟译本:We speak of charity of justice and of duty towards one’s neighbor,of propriety,of wisdom,and of truth.These five virtues admit of no compromise.
赵译本:Grace,justice,courtesy,
Wisdom,and fidelity.
Good order derive,
From Constants Five.
“五常”属于儒家思想的纲常礼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翟译本将“五常”译为five virtues(五种美德),以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体现了文化归化翻译策略,并运用语言异化策略将“不容素”直译为admit of no compromise。而赵译本将“五常”译为Constants Five,吸引译文读者探求其中真意,补充英译“空白”,体现了文化异化翻译策略,并用语言归化策略将“不容素”译为good order derive来表达原文语意内容,即若为人处事都严格遵循仁、义、礼、智、信五种法则,社会就能稳定和谐。
原文4: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翟 译 本 :From son and grandson,on to great grandson and great great grandson.
These are the nine agnates,constituting the kinships of man.
赵译本:Now great-grand,and
His son,great-great-grand.
There’re generations nine,
A genealogical line.
原文中的“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赵译本的generations(代、辈)较agnates(父系亲属)更能体现原文所传达的“代”的含义。“伦”在我国古文中有“辈”的意思,翟译本的the kinships(亲属关系)无法体现此内涵;而赵译本以名词化结构a genealogical line表达出原文语意中一代代的血缘承续关系,符合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3.修辞方式
修辞作为语言形式特点,可展现我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特色。同时,原文特点的展现离不开修辞手段的运用。
原文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翟译本: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赵译本:What’s a father?
A good teacher.
What’s a teacher?
A strict preacher.
原文为典型的对偶修辞格,结构对仗工整,语言简洁凝练。两个英译本都注意到此修辞特点,但翟译本仅在整体上保持上下句的语意对仗,并将原文“惰”直译为laziness,并未表达出“没有尽到职责”的真正内涵。赵译本的修辞结构符合原文表现形式,句句押尾韵,采用语言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原文陈述句转译为疑问句,并通过疑问句的回答建立起句间的层层递进关系,引发译文读者思考其中深意,从而获得启示,浅显的语言中融合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语言层面的归化与文化层面的异化的翻译策略。
原文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翟译本:If jade is not polished,it cannot become a thing of use.
If a man does not learn,he cannot know his duty towards his neighbor.
赵译本:No jade crude,
Shows craft good.
Unless you learn,
Brute you’ll turn.
原句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就像玉石不经打磨无法成为艺术品一样,人不学习也不能成为有用之才。翟译本运用if句式,仅展现了字面意思;而赵译本选择正反转换译法,用unless一词将句间的句意关系、修辞方式及逻辑层次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以语言层次的归化传递出文化层次的异化。
翟译本:Men bequeath to their children coffers of good;I teach you child,only this one book.
赵译本:For children hold,
Silver and good?
My only bequest:
Learn your best.
4.寓意内涵
原文本以孩童为目标读者,大量引用历史典故,蕴含丰富文化因素,运用简洁语言传递深刻寓意,在孩子们内心埋下榜样的种子,影响其成长之路。
原文8: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翟译本:Jung,at four years of age,could yield the (bigger)pears.To behave as a younger brother towards elders,i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o know.
赵译本:Aged four years,
Rong proffered pears.
Bear in mind,
Fraternally be kind.孔融让梨的故事自古以来广为传诵,揭示了谦让友爱、尊敬兄长的中华传统美德。翟译本将“融”译为Jung,模仿北京方言的汉语发音以贴合原文语言,便于译文读者发音和理解,体现了语言异化、文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赵译本沿用汉语“融”的拼音写法,本身就是彰显中华文化特色的体现,并采用意译法调整译序,以bear in mind(牢记、谨记)突出强调其蕴含的深刻寓意,体现了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原文9: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翟译本:One tied his head to the beam above him;another pricked his thigh with an awl.They were not taught,but toiled hard of their own accord.
赵译本:Head strung high!
Needled his thigh!
Not pushed,
They kept working away.
孙敬为避免读书犯困把绳子系在房梁上,拉着头,战国苏秦读书疲倦时,就用锥子刺痛大腿,寓意要自觉勤奋地读书,努力获取知识。翟译本直译字面意思,以one...another...的表述弱化其中的中华历史文化背景以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但很难使其理解此典故的寓意内涵,体现了语言异化、文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赵译本将这两个故事以动作描述的形式译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头悬梁”“锥刺股”有异曲同工之妙,并连用两个感叹号吸引读者的注意,情感表达极为强烈,传达出刻苦读书的坚定决心,且末句以kept working away点明寓意,符合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原文10: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翟译本:Then we have one who put fireflies in a bag,and again another who used the white glare from snow.Although their families were poor,these men studied unceasingly.
赵译本:With fire worms bright!
With snow white!
Poor,having none,
They pressed on.
原文通过车胤将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利用积雪反光读书的历史典故,引导读者要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翟译本虽以人为主体,与原文表述一致,但并没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符合语言异化、文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赵译本未受制于原文的字面含义,表述中突出发生的事情及条件的艰辛,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囊萤映雪”的典故特色,并以pressed on传达其蕴含的寓意,易于被译文读者理解,体现了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结束语
翟理斯作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者,翻译中侧重于汉语教学研究及译文读者对字句含义的理解,译文符合语言层面异化、文化层面归化的策略;赵彦春作为有深厚的中西语言文化知识的中国译者,翻译中侧重于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语言形式贴合原文特点,文化内涵展现中国特色,译文符合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的策略。对比两者可明显体现出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具有合理性、创新性及普适性。同时,语言归化与文化异化对立统一,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翻译实践中不断研究进步、突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