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进《三字经》 打造“善”班级

2016-11-14李少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三字经班级同学

李少赛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21-02

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只有几十名成员的微型社会。2011年,我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作为起始阶段的班主任,我希望培育出有“感恩之心,善道之行”的学生,因此我决定借助《三字经》来辅助班级管理,打造一个有“善道”之心的班级。

一、创设“性相近,习相远”的环境,启迪学生向善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营养源”,以国学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1.布置“三字经”文化墙,打造一个“善道”的班集体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接受能力和感受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在班级环境布置时我选择了请《三字经》进班级,在教室后面的正中间位置是“三字经文化墙”,在“三字经文化墙”这个板块的左边是“三字经课堂”,其中摘录了《三字经》的内容;右边是“每周之星”,用来评选每个星期的“三字经达人”。在教室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四块融合学生日常行规的版块:有好学尊师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尊长礼让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感恩孝道的“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等等。然后配上插图,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善”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环境中受到熏陶。久熏幽兰人自香。良好的环境,浓浓的氛围,孩子们身处其中,自然是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诵读《三字经》,营造浓浓的向善氛围

《三字经》不仅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要内化为心中的理念,这样才能不知不觉地落实到行动。如学生学习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明白了“读书要有好的环境,而好的环境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道理。自从诵读了《三字经》,现在负责擦黑板的同学每天早上都会准备好粉笔、黑板擦,开好电脑等待老师来上课;迟到现象少了,以前经常迟到的学生也渐渐不迟到了,究其原因,孩子们都觉得“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里的每一句话都转化成了他们进步的动力。

二、落实“玉不琢,不成器”的行为,练就学生好习惯

孩子对于是非道德的辨别能力非常之弱,他们对日常的行为常规正处于一个建立正确认识的阶段。为此,我从“吃饭”“走路”“上课”等教起,培养每个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1.明理三字经,落实“知”到“行”

每位学生有带有拼音标注的《三字经》,每周准备一部分经典的词句抄写在黑板一侧,课前三分钟,全班齐读。对于读得通顺、流利的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同时在红花榜上加分并赠送小小奖励品。以此激起孩子学习《三字经》的热情,不知不觉中养成诵读经典的好习惯。每周五利用活动课播放《三字经》经典小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和迁移到日常应用,并展开积极讨论。比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小故事的讲述符合了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需求,同时增加了孩子理解文字的内涵。听了《三字经》的故事以后,孩子们把一些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2.践行三字经,促使“行”到“理”

通过行动,才能促进明理,更能落实到行动,这是一个落实行为、促进明理的过程。

(1)依托《三字经》,开展活动。如“光盘”行动,要求孩子们不挑食,不浪费。在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知道了粮食的珍贵性,从这以后,孩子们不仅自己做到了,还将“光盘”行动延伸到了家庭,影响了父母。

(2)对照《三字经》,养成习惯。人人都会“走路”,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呢?为此我在每学期开学时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安全知识防范手册》,诵读“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让孩子们不仅自己会正确“走路”,还用他们的“小手”来牵着家长的“大手”走路,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3)学习《三字经》,树立榜样。插班生傅XX上课好动,书写潦草,课间午间玩得很疯狂,脸上、身上经常会有“伤痕”。刚开学几个星期,不是把别人弄哭,就是让自己“挂彩”。一次大扫除活动,刚学习过“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身体并不强壮的他居然帮起了比他更弱小的同学提水,这引来了很多同学的掌声。从那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就会出现。

三、领悟“首孝悌,次见闻”的精髓,让学生在感悟中明理

古语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三字经》进班级后,我还结合了各种活动让孩子们领悟其中的精髓。

如“母亲节”“父亲节”——结合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来开展活动,教孩子学会泡“爱心茶”,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教师节” ——结合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来开展活动,让孩子给以前的老师写一封信,让曾经的老师知道你还记得他。

四、打造“人之初,性本善”的班级,让爱永驻学生心间

近千年来,“人性本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践行《三字经》的日子里,我们班的孩子变了,我们的班集体也变了。

1.《三字经》改变了孩子

我班有40个孩子,其中有23个属于外来务工子女,安排位置的时候,一个本地小男孩嫌弃外地学生,不愿意在他的周围有外地学生坐。当时,我就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弟于长,宜先知。”“长幼序,友与朋。”,然后找这个小男孩谈话,让他明白同学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他告诉我自己不喜欢的是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的同学。后来我给他安排了懂事、文明有礼的外地学生做同桌,他欣然接受了。之后我又给全班学生上心理辅导课,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爱护,因为我们人人都是“人之初,性本善。”。

2.《三字经》提升了班级

过去的几个学期里都会有孩子要转学,在孩子离开的前一天,我会让孩子依依惜别,给一个拥抱,送一件学习用品,说一句悄悄话……就这样,在经典诵读中,我们班的班级凝聚力提升了,孩子们成了好同学、好朋友,就连有些外地的家长都和本地的家长成了好朋友。

学生是可以教好的,优秀是可以教出来的。《三字经》让孩子们学会了谦恭,感恩,文明礼仪,并力争在生活中养成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字经》让孩子们传承了传统文化,给班级管理带来转机。《三字经》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善”的种子,将来我们将收到“善”的果实。

猜你喜欢

三字经班级同学
班级“四小怪”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朗朗韵味话经典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