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联合电针疗法干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2020-02-23陈偶英

关键词:压豆恶心耳穴

刘 卓,陈偶英

(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2.湖南省脑科医院,长沙 410007)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18 年)显示,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研究表明[2-3],CINV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甚至因剧烈呕吐对化疗产生恐惧感而中断或拒绝治疗。近年来,国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非药物疗法对于缓解CINV 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4-6],如针灸、艾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情志疗法等均被认为是缓解化疗所致胃肠道副反应症状的优势疗法。但大多数研究是使用单一疗法,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针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恶性肿瘤患者迟发性呕吐的临床应用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⑴年龄18~70 周岁;⑵确诊为恶性肿瘤;⑶应用含顺铂类化疗方案,且有恶心呕吐等症状;⑷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妊娠、哺乳期妇女;⑵存在神志、认知等精神状态障碍者;⑶并发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⑷不能耐受电针刺激和耳穴压豆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3 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并接受铂类化疗药物的128 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 例。观察组男31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57.43±12.73)岁;体质量(63.18±7.39)kg;KPS评分(89.80±7.73)分。对照组男性34 例,女性32 例;平均年龄(64.71±14.16)岁;体质量(59.53±10.79)kg;KPS 评分(88.34±9.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化疗前KPS 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吐治疗:在化疗前半小时常规使用保护胃膜药物、地塞米松及托烷司琼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 日开始进行穴位电针和耳穴压豆疗法,持续治疗3 天。⑴耳穴压豆操作方法:术者将王不留行籽耳贴埋于患者的胃、神门、交感、皮质下等耳穴,并使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双耳耳贴,按压的力量以患者感到疼痛但能耐受为准,每个穴位持续按压3min,每日3 次。⑵针操作方法:取足三里(双)、内关(双)、中脘、丰隆(双)等穴位,术者常规消毒所选穴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速直刺,破皮至针身长20~30mm 处,行提插捻转补法,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度;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使用疏密波,调整电流强度至肌肉有规律收缩、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30min,每日1 次。

1.4 观察指标

1.4.1 恶心呕吐干呕量表(R-INVR)评分 参照美国Rhodes 教授修订的恶心呕吐干呕量表(R-INVR)[7],在化疗结束次日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以评估肿瘤化疗患者在过去12 小时内恶心、呕吐和干呕等症状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时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包含“恶心、呕吐与干呕”等3 个维度,共8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将每个条目从0~4 分分别定义为:“完全没有”、“为有一些”、“中等程度”、“十分明显”、“难以忍受”。分值越高,意为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越明显[13]。

1.4.2 恶心呕吐症状改善程度 依据WHO 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8],将恶心、呕吐症状分为0~Ⅳ度。0 度:无恶心、呕吐,计0 分;Ⅰ度:恶心,计3 分;Ⅱ度:暂时性呕吐,计4 分;Ⅲ度:呕吐、需治疗,计5 分;Ⅳ度:难控制的呕吐,计6 分。疗效判定:积分下降=[(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积分下降≥70%;有效:积分下降≥30%且<70%;无效:积分下降不足30%。

1.4.3 疗效认可的满意度 在治疗结束后,调查观察组患者对电针与耳穴压豆等特色诊疗方法的疗效认可满意度。从“0 分~4 分”分别表示:“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1.5 统计分析方法 由双人录入所得临床数据,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分析,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R-INVR 量表评分比较 在化疗结束次日,观察组患者的恶心次数、持续时间及呕吐程度具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化疗结束次日R-INVR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的症状疗效比较 化疗结束的第3 天,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化疗结束的第3日两组患者的症状疗效比较

2.3 疗效认可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疗效认可满意度情况显示,90%以上患者对电针疗法耳穴压豆治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表示认可,结果见表3。

表3 观察组患者疗效认可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归属于“呕吐”、“反胃”等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胃,因化疗药物峻烈伤及脾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发恶心、呕吐;脾失健运,湿浊内蕴等,导致正益虚、邪更盛[5,9]。因此,中医药治疗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采用健脾、和胃、化饮、祛湿及补益脾肾等法,旨在调节机体脏腑气血,减少化疗所致的胃肠毒性反应,同时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针灸疗法历史悠久,主要通过刺激穴位、经络传导从而发挥治疗效应;电针疗法则是在针灸的基础上辅以电流,选择适当的针刺时机并通过调节电刺激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予以持续穴位刺激并发挥神经调节作用[10],操作简便、有效且副作用小。笔者所选足三里(双)、内关(双)、中脘、丰隆(双)等处方穴是目前文献报道在治疗化疗后胃肠功能障碍中首选的刺激腧穴,刺激以上穴位能起到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酶活性、增进食欲的作用[11]。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并加之揉、按、捏、压等手法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传统中医学认为,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即“耳为宗脉经络之所聚”,机体各部位皆可在耳朵部位找到相对应的穴位,通过对耳朵部位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缓解相应部位疾病的功效[11-12]。本研究选取胃、神门、交感、皮质下等耳穴埋以王不留行籽,并给予压力和按摩,达到刺激耳部诸穴的效果。耳穴中的胃耳穴是止吐要穴,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神门为主治神志病应用最多的腧穴,具有益气、安神、止吐等功用;交感耳穴具有清热养心,行气降逆之功效;皮质下穴耳可升清利窍,益心安神[13]。因此,通过上述诸穴不仅能起到补中益气、调和脏腑、止呕降逆等功效,还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本研究中对恶性肿瘤患者施以电针疗法与耳穴压豆疗法患者进行止呕预防,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结束次日,其观察组在恶心次数、持续时间及呕吐程度方面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化疗结束的第3 天,观察组症状疗效的总有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本研究显示90%以上患者对电针疗法耳穴压豆治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表示认可,详见表3。说明电针疗法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进而有利于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摄取,改善机体状态,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电针疗法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具有缓解其恶心、呕吐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荐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此外,因受患者的住院时常与样本量的限制,本研究的干预周期较短,未能验证耳穴压豆联合电针疗法干预CINV 的远期临床效果,后续应继续增加样本量、延长干预周期,以探索耳穴压豆联合电针疗法更多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压豆恶心耳穴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