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及其创新路径

2020-02-22苑秀丽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孙 帆,苑秀丽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高校作为开展和推进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端口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不断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正基于此,各高校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的系列重要论述,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和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课程思政”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涉及基本内涵、价值意蕴、特定的视域背景、引导策略等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刘鹤、石瑛、金祥雷等在相关研究成果中着重研究了“课程思政”的理性内涵;张铨洲、第天骄等在相关研究成果中着重研究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陈卓国从新媒体的视角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振雷在相关研究成果中重点阐释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不同进路。本文立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具体实际,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以背景——概念——优势——问题——路径为逻辑主线,对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其创新路径进行重点研究和阐释,既从理论发展的角度丰富和拓展了“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也从实践的角度满足了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现实需要。

一、立题之源:“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是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潜能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是立校、兴校的根本前提,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是立校、兴校的首要要求。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国高校已经初步构建、形成了面向专、本、硕、博等不同学生群体,以“四门主干课+形势政策课+公共选修课”为基本内容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然而,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一系列具体实践的深入推进,思政课程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所肩负的时代任务正在不断加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如何通过不断优化和改革思政工作来解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孤岛化”困境,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既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理论课,又要不断推动其他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进而推动实现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协同共进、同向同行,不断开创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既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发出的动员令。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课程思政”应运而生。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教育主体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教育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视野出发,通过运用间接、隐性的方式方法将思政课的育人理念、科学原则、基本要求、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挖掘和释放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潜能,进而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融合发展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具体而言,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解读。从内涵本质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不是课程的增设,而是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思政课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授课载体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专业课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内涵,不断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推进,使高校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整体性、全方位的实践活动;“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机械性地穿插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而是立足于不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和社会实际,在科学、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实现“‘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2]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与道德、伦理的结合,而是对“专业课中责任意识的深化”,[3]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就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一个要求各门课程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从目标指向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强调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具体实际,通过科学设计和系统规划,既注重价值传播中知识的掌握,又强调知识传授中价值的引领,目标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设计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进而实现在“大思政”教学体系的视域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目标。从价值意蕴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既不是对传统“思政课程”的文字性转化,也不是对传统思政课的简单替代,而是立足于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推行的一种尝试性、开拓性创新,课程思政既能够促进青年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又能够推动青年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既创新了相关的理论内涵,又提升了相关的实践方法。

二、时代之需:“课程思政”蕴含丰富的实践价值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育人理念、育人方式、育人内容、育人原则等方面对我国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作为顺应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和全新模式,蕴含了丰富的实践价值。

第一,课程思政开创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既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要义,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推进实施,需要着眼于高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建设,使各门课程“都具备德育的价值诉求”。[4]作为顺应这一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和全新模式,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路径、视域的创新和拓展。一方面,与传统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课程思政在内容层面具有渗透性,在方法层面体现间接性,在过程层面彰显协同性,在成效层面蕴含综合性,旨在通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以及不同课程的不同环节、不同方面之中,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立体化的思政大格局,进而不断扭转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化”困境;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聚焦高校育人价值本源,在实践上科学把握和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学科建设与学生发展、专业研究与教书育人的内在逻辑,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不同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传道、授业、解惑与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进而不断推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转型升级。

第二,课程思政是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必然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必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我国高校肩负着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倾向,重才智轻德行、重教学轻育人、重专业轻整体日益成为一些高校所面临的困境,进而使一些大学生日益缺失了对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的坚守。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中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强化,不断推动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转型。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的目标使命来看,还是从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来看,课程思政这一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模式既顺应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也符合了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第三,课程思政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一般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为了实现一系列相关目标,基于基本一致的教育信念和价值观,在充分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协调互动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念摆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单向度、片面化的思维模式,主张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协同利用,努力构建思政教育的合力机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倡导加强和改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但在具体实践和成效层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一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合作理念缺乏充分、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和形成。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是对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指向“一种全局性的育人观、整体性的课程观、协同性的教学观”,[5]对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领导、管理、评价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课程思政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全局,主张将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理念和育人功能有机地融入到不同的课程设计之中,进而使思政课程与不同专业课程形成融合式的育人共同体。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既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走出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必然。

三、现实之困:“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已经逐步突显,在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实效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具体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理念和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从教育理念的层面来看,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能科学把握和协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关系的现象,一些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样就会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外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行为的侵扰时,容易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些教育主体不能将“课程思政”当作是对思政课程的一种全方位转换,而是错误地将“课程思政”看做是对思政课程的简单“位置置换”,这样就会容易导致“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大打折扣。二是从“大思政”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课程设置、运行机制等各要素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自为战的不足,各要素协同运作、共同发力的“大思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三是从学校层面来看,一部分学校在落实和推进“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宣传、轻落实的现象,对具体如何推进“课程思政”缺乏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四是从各类课程的衔接层面来看,各门课程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能有效衔接、“各自为政”“两张皮”“孤岛化”等现象,难以融会贯通,一些思政课程在时代内涵及实际成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专业课程向度单一,在挖掘和利用思政资源方面存在欠缺。

第二,教育主体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在“铁路巡警,各管一段”等错误思想观念的误导下,缺乏科学对话、互相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形成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和育人效果。例如,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他们往往局限于履行思政课教学的职责,而忽视了不同教育对象的生涯规划、心理特点和专业特点与背景;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他们往往局限于履行教授专业课程的职责,而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思想动态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对于辅导员而言,他们往往局限于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指导,而忽视了与相关任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引领。另一方面,在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教师、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方面水平不一、高低不齐,难以适应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快速转变;二是一部分教师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所授课程的德育内涵、功能、资源等方面存在能力上的欠缺,导致不能及时解答教育对象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惑;三是在科学处理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价值观引领三者关系上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价值观引领在“课程思政”中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实现均衡发展、协调推进,才能保障“课程思政”取得积极成效。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育主体在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科学地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在德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却相对乏力,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与现实脱节、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这必然会从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是否完善健全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当前,“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完善空间。例如,党委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有效领导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思政”的顶层保障制度设计、预警机制、配套保障制度机制、评价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衔接;第二课堂长效机制仍需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四、实践之方:创新发展“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

“课程思政”是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现实需要而被提出来的。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教育模式,“课程思政”要不断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就必须以科学的路径作支撑。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和顶层设计,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过程中不断坚定“课程思政”的发展走向。高校既是培育栋梁的熔炉,也是传播理论的阵地。从一定程度上讲,高校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走向既能体现其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也能影响其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6]这既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课程思政”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在关系新时代中国高校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必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方向和育人导向,积极构建和打造新时代高校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提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新方法、新路径,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推动实施“课程思政”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和指导地位。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主体。广大高校教师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者,是决定课程思政能否顺利推进和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必须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先,要推动高校教师不断树立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师培训体制机制,不断强化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和价值导向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通畅多维的沟通交流机制,使每一位高校教师充分了解不同课程之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价值和意义,进而增强其推动“课程思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推动高校教师不断强化和提升立德树人修为和育人能力。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构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中,要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积极贯彻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通过自我道德升华和提升,以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不断调动和提高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推动高校教师不断强化和提升协同配合能力。不同教师之间能否实现协同配合,是决定高校“课程思政”能否成功推进和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障碍和隔阂,增强广大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不断推动实现不同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的交流合作平台,科学整合不同专业和职能的教师队伍,组建多学科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团队,促进不同专业和职能的教师在推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中实现同向同行。

第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课程思政”的创新和发展,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方向作引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支撑,更需要有科学完备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在“课程思政”中的长效作用,确保“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有效领导机制,高校党委作为责任主体,要善于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向,各部门作为实践主体,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以确保“课程思政”有序推进,进而形成由党委牵头、各部门相互协作构成的“课程思政”管理运行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保障机制,在“课程思政”实施之前,要做好顶层保障制度设计,通过构建和完善预警机制以避免在具体实践中出现重大失误,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之中,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保障制度机制以确保“课程思政”顺利实施,在“课程思政”的每一个环节推进之后,要通过构建和实施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确保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落到实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长效机制,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开通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开设网络课程等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实现立体化延伸和全方位拓展。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