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策研究
2020-02-22郝国祥
郝国祥
(中共宁津县委党校,山东 宁津253400)
一、引言
自2020 年1 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通过主持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到一线调研指导等方式,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关于疫情防控的措施、风险、影响、困境等议题,已经大量见诸媒体及学术刊物,但此类议题研究多聚焦于全国、地区的地域防控以及专业化领域,多注重理论研究;而对于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农村地区来说,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和更多的困难及问题。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认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防疫力量不足、防控手段也相对少;加之一些人传统观念强、防控意识较弱、少数村民对疫情严重程度重视不够等,给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1]河北日报评论员认为“大喇叭”是农村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是农村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通过“大喇叭”,可以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可以督促群众提高防控意识,可以帮助群众学习卫生知识,可以有效组织群众积极配合外来人员排查、疫情上报、重点返乡人群的检测和追踪工作,构建起农村疫情防控的“大网络”。[2]贵州省委党校王芳认为,“广大基层党组织是疫情防控战中的‘战斗堡垒’,而广大党员则是疫情防控战中的‘先头部队’,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农村、社区党员干部要落实好联系群众制度,带头开展联系户精准摸排、配合医务人员上门随访、落实重点人员监测检查等,提高党群联防联控工作凝聚力。”[3]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胡振通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是此次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切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对于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能够有效阻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扩散。”[4]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无论从医院数量、医生数量,还是从卫生环境、百姓卫生意识来看,广大农村地区的卫生和医疗建设都较为薄弱。现在大城市医院众多、救治条件较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有很多困难,可想而知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困难更大,一旦农村地区也爆发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在一些农村,也不乏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这也可能成为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导火索。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4]近期专家学者谈到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涉及农村医疗条件、公共卫生环境、人居环境、防控宣传、党员干部作用等层面,但对农村疫情防控进行系统阐述研究得少,研究成果多以报纸形式为主,篇幅短小呈碎片化,内容难成体系。因此,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现实基础,运用中西方科学理论进行有效分析,以期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乃至更长远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形成部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笔者来自农村基层,参与了宁津县村镇疫情防控工作,对目前农村疫情防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产生的危害有着第一手的资料和体验。在实践基础上,借鉴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共管理的本质、职能、组织架构、方式方法等的基本理论体系,[5]并吸收运用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有关效率与公平、政策制定、政府作用、公共治理等有益内容,[5]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法,分析当前农村疫情防控中的短板和不足、漏洞和弱项,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全国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现状
(一)全国疫情防控现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得到了充分展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大部分省市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出现了扭转的势头,全国多个省市地方政府从一级响应状态转入二级响应状态,但我们对全国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防范依旧不能懈怠。这次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一些问题和短板,倒逼上下深刻反思。痛定思痛,亡羊补牢,认识到这些问题和短板,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是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就宁津县村镇来看,村民虽然通过新闻了解了一些情况,然而不少人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大年初一,村两委通过循环播放广播、编印宣传资料、印发倡议书和公开信等形式,向村民宣传防护知识,各种宣传方式轮番上阵,虽有效果,但还是有人不戴口罩,甚至聚会聊天、聚众打牌。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村两委不仅安排专人在村里巡逻值守,劝阻村民聚会聊天和聚众打牌,还挨家挨户入门宣传、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村民才开始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纷纷加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不光要经济振兴,更要精神振兴,确保农村“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提升,倡导乡亲们养成文明新风,在平日里就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公共健康意识。唯有如此,才能筑牢广大农村地区的疫情防线。
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工作涉及面广、量大,而且人员少、专业技术相对缺乏、素质差。做好这些工作不仅仅取决于村级部门的努力,还需要社会的支持、人民的理解和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农村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从当前全国农村防疫情况看,非常不乐观,有些地方基本上与无疫年份的春节一样,群众与基层政府依然没有任何防疫宣传与防护准备。尽管山东省农村地区已经行动起来,实施“硬核防控”,但部分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防控疫情的形势依旧严峻,在面临危机时的受关注程度严重不足,令人担忧。
当然,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人口流动速度较慢,流动频率较低,流动空间较小,这是农村在防控类似疫情时的相对优势。但是,农村防疫的劣势更为明显,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农村的扩散与爆发造成严重威胁。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农村防疫工作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有序、科学周密的举措,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
三、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面临的潜在危机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加强疾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作为落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并且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成效显著;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仍然面临许多潜在危机,其中健康危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
由于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上疫情危害尚未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疫情威胁不到他们的安全,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对疫情防控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存在着漠视或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对疑似病例隐瞒不报,纵容包庇,使疫情防控工作极难开展,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知识素养的缺乏也使众多农民群众对本次肺炎疫情危害的认识不足,防护意识比较差。尽管智能手机在年轻人中基本普及,有利于病毒危害的防范与防控知识在农村传播,但民众大都认为,病毒远在湖北,在城市,距离危险还很遥远。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村民,对病毒危害与防控了解更少,而这个年龄段的人正是易感染、难治疗、易致死的人群。农村民众平时极少有佩戴口罩防霾、防病毒的习惯,虽然媒体在大量普及有关防护知识,但许多村民还是难以建立这样的防护意识。
(二)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大
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农村人口流动已经大大加速,频率提高,流动空间交叠面更多更大。特别是疫情正值春节期间,农村有聚会、聚餐、走亲访友的风俗,加上春节过后的进城务工潮,使节日期间和节后人口流动处于高峰期,一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有可能形成区域性暴发,甚至形成新一波由农村向城市的反向病毒传播,令目前严峻的城市疫情防控工作雪上加霜。
(三)农村防疫条件较差
就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医治传染病专业人员而言,农村与大中城市的差距更大。尤其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目前农村的医疗防疫条件,处理少数患者已经是极限,一旦治疗中医护人员感染减员,短时又难以及时补充,就根本无法应对较大面积的病毒传播带来的危机。
(四)农村管理主体薄弱
作为最基层防疫体制管理主体的农村干部,大部分危机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工作不主动,在没有上级统一部署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动员辖区村民展开疫情防护工作。很多时候,农村干部尚且处于观望等待状态,怎么要求村民自发组织预防疫情能力的提升呢?这样,潜在的疫情防控动员者和被动员者都处于一种无为状态。
四、对农村地区防控疫情的意见建议
尽管全国疫情爆发传播案例在农村发生较少,但现阶段农村地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考虑到武汉等地预防反应不及时的惨重教训,极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当下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筹部署,防患于未然。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战役”已进入了关键节点,在特效药和疫苗没研制出来之前,在战略上可将之形容为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我们既要有快战快捷、决战决胜的斗志和信心,同时也要有打“长期战”的准备。对于镇村一级如何持久、深入、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最终打赢阻击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强化政治意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从政治高度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农村治理能力的考验。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6]农村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部署上来;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求早、做细、务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自觉地站在全局的高度,用“一盘棋”的思维和视野来开展工作,确保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落到实处,凝聚形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二)统筹制定战略方案,建立管理监督机制
中央制定农村地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略方案,再由省级统筹,结合各地区的一般特点,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方案,形成卫生和疾控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联防联控预警、应急、监测和防控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各省并没有根据城市与农村地区二者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措施。由于疫情变化迅速,除了对各级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进行及时互联、互通、协调外,还要授予地市与县级政府临时处置应对之权,如封锁辖区感染区、强制隔离疑似感染者等的权力。
本次防疫工作是一场全社会的动员与危机应对工作,涉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干部队伍,在对这些干部进行防疫应急管理基本培训的同时,还要明确各部门和负责人的职权责任,将本次防疫工作成绩纳入本年度农村干部考核,防疫工作如有失职,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更要关爱农村一线抗疫人员,始终确保监督力度和温度,使这个群体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在这段特殊时期,出现履职不力,工作纰漏,该问责要问责,但监督并不是高高在上,不断“挑刺”,更不是上纲上线、颐指气使,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尊重事实,精准问责,与农村一线防疫人员一起战斗、共同进步。
(三)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的财政投入
充分利用人员流动的已有大数据,主动寻找自重点疫区返回农村的人员。流入人员相对较多的,可以考虑以村和社区为单位,进行单元式隔离,为期两周,要注意做好隔离期间生活用品的保障储备工作,尽量降低隔离所带来的社会公共资源占用,如食物配送等成本;若流入人员相对较少,对流入人员可以实施全天候隔离观察两周,这样可以把寻找流入人员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把防控关口提前,使有限的社会管理与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加强对重点疫区和非重点疫区返程外来人员的分类监测,坚持外堵内控不动摇,既要稳住对新外来人员的身体监测和管控,堵住携带或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人员进入农村,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和救治,坚决遏制增量,又要扎实做好城乡疫情排查工作,多方面控制病毒感染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发布防控知识、预防方法和防控要求,继续对社区、企业等进行监控管理,发动群众,互相监督。要控制和减少“发文防疫、填表防疫”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领导干部要多深入现场和一线,把握好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关键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要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的财政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大力提高并持续保障公共卫生职业相关人群的待遇和地位,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储备建设,将应急管理相关培训纳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日常工作,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发生时做好监测报告、社区防控、缓解医疗防疫压力、防控宣教等第一防线工作。针对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资源缺乏、技术低下、专业能力不强的现实短板,立即加强并长期保持对辖区内包括农村医生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流行传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与操作的培训。在农村地区疫情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之前,各级政府应不惜一切力量,动员各种社会专业力量,加大相关必需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四)积极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实现防疫宣传舆论全覆盖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知识宣传和传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公众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相关教育课程,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编写传染病防控手册,指导公众做好应急防御工作。通过舆论引导等多种形式提升公民道德意识、自律意识、法治意识和理性意识。进一步倡导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敬畏自然,远离野生动物,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侵害,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对捕捉、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保持人类与野生动物、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利用无线和有限电视网络、社交媒体以及车载喇叭、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动员基层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医生广泛宣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与防控的基本知识,提高民众特别是中老年民众的知晓率和自我防控意识。在农村商场、超市等公共场合强制实行不佩戴口罩禁止进入等规定。
疫情当下,谣言满天飞,基因武器、抽烟杀毒、爆竹杀毒、洋葱杀毒等谣言四起,还有人传播“猫狗会感染病毒”“红十字会收取捐赠服务费”等言论,误导了公众判断,影响社会稳定。事实真相是谣言的“粉碎机”,广大农村干部应做澄清谣传谬误的先锋战士。首先,要增强敏感性。此次疫情是在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发生的,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谨慎对待网上各类碎片化的信息。其次,要增强时效性。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权威信息,充分发挥权威媒体作用,第一时间用真相击破各种谣言。第三,要增强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多角度报道事实真相,以确凿的事实、数据回击谣言,解疑释惑,坚决遏制杂音噪音的传播,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安定人心。
此外,要及时树立优秀典型。疫情发生后,农村广大党员和群众舍小家为大家,把打赢疫情防控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涌现了一批可敬可爱的人和可歌可泣的事,充满着正能量。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应用真人真事唱响团结的主旋律,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巨大困难、巨大挑战、巨大风险面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万人万双手,推着泰山走”的磅礴力量;唱响奋斗的主旋律,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意志,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与病毒魔鬼作斗争;唱响科学的主旋律,引导社会群众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做到不盲从、不焦虑、不恐慌,依靠科学遏制疫情,依靠科学消灭疫情,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
(五)继续加强防疫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后的卫生防疫
目前正值疫情放缓的节点,可能在农村地区出现“插空”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群体活动,极易造成病毒扩散,对此,地方政府和农村社区组织应立即规劝相关人士和机构取消所有大型活动、酒宴,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此外,加速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严格执法,加强管理,除特许清单和事由外,原则上禁止食用和利用所有的野生动物。进一步严格执法流程,大幅提升违法成本,从根本上斩断野生动物违法交易的利益链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违法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和在资质审批等方面建立专项监管机制或行动计划,设置专项奖金鼓励举报行为,查实一项严惩一项。健全监督体制、机制,激励公众参与和监督。加强对流浪动物的管理和病毒监测,预防潜在的动物携带和跨物种传播,加强农村地区活禽养殖企业、交易市场的管理,对有疫情的活禽要进行扑杀,并立即暂停活禽交易。
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下大力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搞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6]要全面加强农村卫生防疫治理。认真落实好村庄保洁制度,确保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排。对于农村主干道、小广场这些公共区域的卫生做到不漏扫、不断档。指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堆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按“每日消杀不得少于三次,重点区域应达到六次”标准,每日对农村生活垃圾房、废弃口罩专用收集点、生活垃圾清运车、农村生活垃圾压缩站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做好废弃口罩的分类投放,严防废弃回流。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重点场所的防疫管理,在做好日常防控措施、防止群体性聚集的基础上,引导管理者和经营业主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室内外经营摊点卫生清扫和消毒灭菌工作,防止蚊虫孳生,预防疾病传播。密切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防疫培训,全力保障一线人员的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和消毒设备的充足。
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农村群众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接受和适应新事物慢等特点,长期隔离居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此,应当引导广大农村群众理性分析自己的心理压力,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外界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如果群众出现心理应激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一定要及时协助他们向专业机构求助,目前,全国各地心理学会等专业协会和机构都开通了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广大农村群众可以积极求助。
目前是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的高峰期,这对疫情防治提出了严峻挑战。借鉴相关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抓住三点:一是抓源头,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做好务工人员摸排、对接和组织工作。确定务工人员要去的城市和企业,同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和以往无外出证明,出发前开展体温检测,发放防护口罩,引导他们做好防护措施。二是管中间,交通运输部门要主动作为,特事特办,组织专机、专列、专车运送务工人员,确保务工人员沿途安全,不能半途而废。三是保末梢,用工企业要做好接机接车服务,不能在“最后一公里”出问题。[7]农村要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克服放松懈怠思想,坚定不移地把疫情防控继续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从严从实落实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农时不等人,农业生产关系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在村两委的统一安排下,扎实有序开展。首先,提倡零散劳动,避免传统的集体劳动方式。对于个体家庭经营户,在劳动过程中也要强调分散隔离,提倡勤洗手,讲究卫生。其次,对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企业,在开工前要确保隔离和消毒等各项措施充分到位。第三,基层政府要统筹整合各项资源,加强对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等采购工作的调配,积极利用本地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力量,帮助筹建网络销售平台,多渠道开辟跨区域运输途径,帮助农业生产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