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农村女性精准扶贫研究
2020-02-22尤文梦
尤文梦,尹 雷
(1.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23;2.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276800)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扶贫的研究没有引入性别视角,大多数研究的视角是性别中性的,精准扶贫关注的是穷人和富人或者不同阶层的人的收入与消费问题,是一种对贫困研究的“普遍性”和“宏观性”关注,忽视了在农村场域,女性较之男性更具脆弱性、更易陷入贫困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尝试将这一问题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加以审视,以社会性别视角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已有的科学知识,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社会性别侧重于文化定义,美国人类学家Rubin提出:“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将生物的性差异转化为人类活动产品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安排。”因此,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实践中社会性别问题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女性精准扶贫的政策及措施,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完善。
一、女性精准扶贫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女性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占大多数,实现针对女性的精准扶贫,对于国家、社会、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一)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没有贫困群体的脱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是我国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贫困问题的关键战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自美国社会学家皮尔斯1978年因研究美国贫困问题而提出“贫困女性化”的命题以来,女性贫困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家总体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从事非农业劳动,然而贫困地区女性脱贫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会转型中,女性与男性能否拥有平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直接关系到贫困人口中近半数的女性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福利多少。只有积极回应妇女诉求,求真务实,才能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保障农村社会精准扶贫性别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邓小平“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障扶贫性别平等有利于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智慧、力量统一到扶贫攻坚事业上来,在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中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然而女性对社会生活的低度参与和对社会发展成果的低份额共享,使两性发展呈现不平等状态。女性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比男性占有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支配权,却承受着更重的劳动负担,也同样担负着家务劳动、孝敬老人、养育子女的责任,然而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种状态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出现“马太效应”,进一步生成和强化这种不平等。女性扶贫实现,将有利于推进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均衡发展和贫困地区女性群众脱贫致富,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开创女性减贫合作新境界,从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三)提高贫困地区女性生活水平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想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贫困地区必须优先考虑,要求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工作。由于历史原因,贫困地区女性的健康状况和总体生活水平改善情况还不容乐观,女性的生活水平改善道路还任重道远。一方面,贫困地区女性的生活水平较低,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我国女性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性,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女性中的患病人口也随年龄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女性贫困对生育的数量和质量、后代的教育质量和健康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女性的贫困最终会传递给下一代,致使子女在很大程度上也陷入贫困境地。另外,由于生活范围狭小,贫困地区还存在较为普遍的通婚现象,这给女性自身和下一代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女性生活水平的高低对她们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女性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贫困地区女性的精准扶贫刻不容缓。
女性脱贫不仅对全面小康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贫困地区女性生活生平的必由之路。只有积极改善贫困地区女性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女性扮演好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多重角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鉴于此,必须让贫困地区农村女性获得资源、土地、技术和培训的机会,以此提高贫困地区女性的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从而提高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女性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困境
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性别平等问题更加复杂化,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成果显著,但新形势下仍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
(一)女性的就业矛盾与就业机会的丧失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在改善人们贫困现状的同时,对于提高女性的福利水平、保障性别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女性的就业方式和保障机制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女性承受了经济结构调整中成本缩减部分的损失,难以从改善的经济成就中获益。短期经济措施会影响到女性对于公共服务的利用,从而增加她们在家务和照料活动中的负担,影响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机会。”[4]现代社会的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皮尔斯‘贫困女性化’基本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中女性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二是在所有贫困家庭中,以女性作为户主的家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5]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口流动性不断提高,但是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场域流动的过程中,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妇女多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劳动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是财产分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决定着不同劳动主体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虽然国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女性与男性获得的就业机会明显不同。女性活动更多集中在家务活、传统生计活动等较低层面。已婚农村女性的活动范围则更多定位在户籍地,留守妇女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她们想脱贫的愿望强烈,但大多数女性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就业创业能力较弱,脱贫难度较更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受到家庭结构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无法与男性一样平等地抓住就业机会,致使性别壁垒进一步加强。
(二)农村女性社会活动决定权的缺失
性别意识的非主流化,就是忽视两性的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不同点,把传统的两性观念和男女不平等看作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性别歧视直接导致了农村女性社会活动权的缺失。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男性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整个社会都是由男性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顺从成为女性社会生活结构的一项基本元素。“根据社会性别理论,在社会性别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女性歧视以及对女性的伤害也在同时进行。造成男女不平等和女性歧视的原因变了,不再是女性天生比男性弱(身体的强弱),而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建构为相互区别、等级鲜明的两方”。[6]农村女性在参与基层民主决策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村庄治理组织体系和基层民主管理中,明显表现出了女性的“缺场”和“失语”。农村女性的组织参与只是在形式上参与其中,没有能够在组织运作过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农村女性即使在基层民主制度运作中不“缺场”,也存在“失语”现象。女性在决策层面的缺席,导致农村女性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从而导致女性群体的合法利益被忽略。农村贫困女性处于低度组织和低度参与状态,甚至不参与社会活动的决策。决策人把传统两性观念带入决策中,更加强化了两性差别,进一步制订出强化社会性别差异的政策,男性被予以光宗耀祖的期望,女性则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由此根深蒂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角色冲突更为激烈。以事业为重的女性,往往要偏离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去满足社会角色。对家庭角色的忽略,使得女性面对事业时颇感顾虑、踌躇,甚至刻意回避社会参与,最终丧失了社会活动决定权。
(三)农村女性主观因素的束缚
农村女性主观因素的束缚是社会转型中的女性精准扶贫遇到的严重阻力之一。当今社会已经尽可能给女性和男性提供同等的权利与自由,然而女性受到主观因素的束缚,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思想把“三从四德”思想灌输给女性,进而维持这种男尊女卑的秩序。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把男性作为社会强势的代表,同时习惯于把女性置于从属的地位。由此观之,农村贫困地区女性习惯于用一种带有偏见的社会观念和淡漠悲观的态度,塑造自卑自弱的社会形象,长此以往来迎合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较低要求及社会偏见对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义。在封建社会礼教的宣传及其执行中,夫权理论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女性自身的思想行为中,以至于贫困地区女性看不到自身应有的地位和价值,而将禁锢她们的礼教当作自我要求来奉行。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众对女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女性对自身价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觉醒。然而,由于贫困地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女性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里禁锢。社会需要女性解放,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多重角色,注定了女性摆脱主观因素束缚的艰巨性。“农村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陈旧的妇女,仍然坚守‘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思想,安于现状,不善于学习,对政策的知晓程度低,主动参与政府、妇女组织及社会扶贫项目的积极性不高。”[7]在现代社会中,农村贫困地区的女性习惯安于现状,面对种种困难时,常常表现出怯弱无助、彷徨犹豫,能够知难而进、执着追求、勇于奉献的农村女性还相对较少。这些负面情绪不仅是导致女性贫困的原因,也是阻碍女性脱贫的绊脚石。农村女性往往没有自我脱贫意识,自觉地放弃竞争,放弃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迈不出脱贫的第一步,继续沦陷在贫困的怪圈当中。
三、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女性精准扶贫的可行性策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经济发展不能忽视女性的发展问题,精准扶贫必然不能忽视女性的扶贫问题。要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女性精准扶贫工作,促使扶贫开发工作落在实处。
(一)通过技术培训实现女性平等就业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劳动中性别分工的不平等,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被剥夺或者被削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扶贫开发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教育、引导和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女性素质,把留守妇女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优势,是加快贫困地区女性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对此,政府需要保障贫困地区女性平等接受教育培训,国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基本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工作时间等方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女性适度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女性扶贫开发,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工资市场,完善机制,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实施精准化培训,提升女性发展技能,为贫困地区女性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贫困地区女性在就业择业方面要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富裕。国家要宣传女性在辛勤劳动、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方面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鼓动贫困地区女性寻求自我发展。此外,政府应在道德和法律的允许内,促使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化,推进贫困地区的女性居家创业就业。女性自身也要摒弃传统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争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和发展权。
(二)扶贫政策制定要重视并保障农村女性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女性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保障农村女性权利的政策,尤其是1992 年通过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方面意义重大。“可以预见,缩小收入差距和消除贫困仍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针对现时特有的贫困现状选择合适的扶贫政策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8]当前必须在就业创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向贫困地区女性倾斜的政策导向力度,建立社会性别基础上的女性劳动保护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完善农村女性脱贫的监督管理评估机制,这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精准扶贫的制度部署能否贯彻落实到第一线,关系到农村女性能否真正享受到精准扶贫的“红利”。
首先,扩大国家财政资源的投入。政府必须提前统筹做好财政预算,保证充足的财政资源供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其次,建立并完善公共政策社会性别评估体系,积极推动妇联的组织变革。妇联组织拥有丰富的政策资源和物质支持,应积极筹划其组织变革,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开创妇联工作新局面。最后,积极贯彻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落实《选举法》,规定女性代表在代表名额中的最低比重,以实现农村女性选举权的平等,切实保障我国农村女性的政治权利。
(三)通过宣传提高贫困地区女性的自主脱贫意识
脱贫意识不是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和实质问题。农村女性精准扶贫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的主要受众,女性是一个在物质、精神方面有着多方面精神需求的群体,不仅需要当下的心理满足,还需要有对人生、社会的终极关怀。就当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精准扶贫来说,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改造农村女性的主观世界,普遍提升她们的自主脱贫意识。
首先,采取政策拉动。优化农村女性精准扶贫的工作环境,积极宣传性别平等,推动社会性别意识进入决策层面,建立健全针对女性的精准扶贫政策并落实到位,为贫困地区女性脱贫提供首要支持。其次,采取社会联动。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凝聚精准扶贫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训练,由国家选派专家对农村女性进行定向培训。再次,创新宣传方式。把精准扶贫思想寄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上,各地区、各部门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女性提高自主脱贫意识,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女性自尊自信自强。最后,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女性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受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覆盖率,将精准扶贫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贯穿于课堂之中,动员女性克服传统旧思想,积极学习当代新思想与新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定期选择有文化基础的干部对贫困女性进行思想教育,激发精准扶贫内生动力,用贫困地区女性自己的力量促进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难点在精准,成败亦在精准,关键在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社会性别平等的根源性问题还未圆满解决。因此,只有针对贫困地区女性这一特定群体实行精准扶贫,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贫困地区女性脱贫致富工作更加精准、更加科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