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历史文化渊源
2020-02-22杨俊英
杨俊英
从本质上讲,沂蒙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群体意识,而一种社会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该地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沂蒙精神之所以诞生在沂蒙地区,与沂蒙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笔者认为, 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影响沂蒙地区的优秀主流文化主要有四种,即东夷文化、儒家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优秀历史文化铸就了这方水土的人文精神,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一、古老的东夷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赋予了文明的底色
沂蒙地区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东夷文化的发展序列清晰。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从旧石器时代的“沂源猿人”,经沂沭河细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时代,从北辛文化到龙山文化,一脉相承,序列分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目前,在该区域内先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除了骑子鞍山遗址外,还有沂水南洼洞等处。此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亦分别在郯城马陵山中段和沂水湖埠西等处发现。在上述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其文化传承序列十分清晰,没有其他亚文化区内的缺环现象。细石器文化遗址在沂蒙地区发现了近百处。在距今7000 至4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遗址近千处,遍布各个县市。在这些遗址中发掘了一批国宝级珍贵文物。在陵阳河遗址中发现了刻有图饰文字的陶尊,共有20 个复字和10个单字,属汉字的雏形。这一发现说明,沂蒙人是最早创造和使用文字的古老民族之一,我国文字发展史提前了2000年左右。在该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灰色陶质滤酒器、高柄杯、觯形酒壶等,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沂蒙地区的酿酒技术就已相当发达。在陵阳河遗址中出土的10 枚石质和玉质的针砭尖头器,说明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沂蒙人就已发明了针灸疗法。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个笛柄杯,能吹奏出4 个不同的乐音,且清脆悦耳,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也是唯一的陶制横吹管乐器。[1]另外,在临沂大范庄和湖西崖等地出土了40多个“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陶高柄杯,轮制精密,造型优美,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以上区域性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沂蒙地区为轴心,遍及山东半岛并幅射太平洋沿岸广大地区的东夷文化。
沂蒙是东夷的核心区域,东夷文化是沂蒙文化的源头。东夷民风仁厚、淳朴,《说文解字注》曰:“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夷俗仁”即东夷风俗仁厚、淳朴。“在东夷人那里,当流行一种仁德之风。”[2]“东夷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后,仁风仁俗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重德行。”[3]夏朝建立前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长期碰撞交流,在思想道德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礼记·表记》载,子曰:“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里的“忠”是诚挚无私之意,与“仁”很贴近。从夏代开始,东夷文化步入中华主流文化的正途。“夷俗仁”是东夷人风俗的真实反映,东夷的仁风仁俗也是孔子“仁学”的思想来源之一。
以沂蒙地区为腹地的东夷文化和中原文化各成体系,相映生辉,最终在秦统一中国后,汇成以“龙”(中原文化)、“凤”(东夷文化)为图腾崇拜徽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龙凤呈祥”既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融合的历史趋势,又显示着东夷文化在构筑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东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地区作为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由于所处的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始终传承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变革图强的精神,沂蒙先民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修政治军,发展经济,好仁尚礼,民风淳朴。这些东夷文化的基因,最早赋予了沂蒙人民勇敢和智慧的文明底色,是沂蒙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文化基因。
二、儒家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品质基础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沂蒙地区文化繁荣,齐文化、鲁文化、楚文化竞相争辉,儒家思想、兵家思想兼容发展,尤其是儒家文化对沂蒙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沂蒙地区北部属于强大的齐国,其文化对沂蒙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齐文化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文化兼容并蓄,以务实求功为用,形成思想开放、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文化品格。这种藐视困难、奋斗不止、变革图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沂蒙人。沂蒙地区西靠古鲁国,在春秋时期,这里有些地方就隶属于鲁国。鲁国是儒学发祥地,曾子、子路、颜渊等沂蒙人从小就跟随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孔子的72 贤徒,有13 人在沂蒙地区。特别是东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对沂蒙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儒家主流思想构成了沂蒙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沂蒙人独具特色的文化性格。
(一)儒家仁爱孝道思想铸就了沂蒙精神“听党话、跟党走”的文化底蕴
仁爱孝道思想在沂蒙地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远在周朝时期,就把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把孝道思想作为仁的核心。孟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孔子的儒家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正是受这种深厚的孝道文化的滋养,沂蒙的孝文化流传千古,根深叶茂,我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沂蒙地区就有七孝。这些故事流传千载,这一地区至今民风淳朴。从某种意义上说,孝道的核心就是孝和感恩,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感恩是孝的外在体现,是人的品行。孝与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文化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展示文明的素养。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这个道理在沂蒙地区妇幼皆知,也是每个人做人的基础与根本。孝是人性的根本,是至德。《孝经》以孝为中心,推而广之,将孝与忠联系起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一言以蔽之,地处儒家文化核心圈的沂蒙地区,深受“移孝于忠”“移孝作忠”等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赋予了沂蒙人忠孝、忠义、忠勇、忠信、忠诚的朴素情感和仁、义、礼、智、信的元本基因,凝聚了崇尚道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沂蒙精神正是在仁爱孝道思想广泛滋润的土地上产生、发展的,自然而然汲取了仁爱孝道思想的精华,“听党话、跟党走”无怨无悔,识大体、顾大局、顺大势,懂得感恩,无私奉献。
(二)忠、义、信、勇的儒家伦理铸就了沂蒙精神忠诚于党、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特质
抗日战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曲阜归鲁中区、鲁南区管辖,是沂蒙地区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临沂市境距曲阜市最近处仅几十公里,可以说沂蒙地区处在儒家文化的核心圈,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秦汉以来,儒家思想始终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孝道思想、廉政思想、人生哲理、家风家教,孟子的浩然正气、仁政民本思想,曾子的修身齐家思想、孝道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等,深深地影响着这方水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风范似一面高扬的旗帜,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秦朝大将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在蒙冤被害之前慷慨陈词:“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其“忠君”之至深,令人怆然流涕。颜真卿、左宝贵等沂蒙儿女也都为“忠”而战、为国家正义而死。正是这种忠、义、信、勇的儒家文化传承,使得沂蒙人对朋友忠诚,特别讲信用、讲大义、不自私,勇于舍生取义。正是这种历史文化品格,使得沂蒙人民对党特别忠诚,对国家无限热爱,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义无反顾,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利益,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崇文尚武、教育开化为沂蒙精神的兼容并蓄、开放进取奠定了人文基础
沂蒙文化底蕴深厚,文人众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教育家曾子就在这里授徒。著名思想家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在此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位于今临沂市兰陵县)。古代这里的教育比较发达,不但造就了“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经学家匡衡等历史文化名人,而且孕育出西汉的于定国、三国的诸葛亮、晋代的王导和王祥等优秀文臣、宰相。沂蒙地区又是兵学圣地。孙武、孙膑、鬼谷子、蒙恬、诸葛亮等古代军事家,都曾在这里活动和生活过。1972年,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兵书,轰动世界,名扬天下,被誉为20世纪世界五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个发现解决了孙子与孙膑是不是同一人、《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不是同一部兵书的历史疑案。自古以来,沂蒙人民崇尚教育、重视文化,注重兵学研究,治国理政、教化人才的思想在士大夫身上一代代传承,形成了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海纳百川的人文品格,这种视野开阔、开放进取的元素已成为推动沂蒙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基因,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奠定了人文基础。
三、沂蒙革命文化直接催生了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形成和发展传承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意识。
马克思主义开启了近代以来沂蒙人民的思想启蒙,为革命文化的产生和沂蒙精神的萌芽奠定了思想基础。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境地,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动”。旧社会的沂蒙地区尤其灾难深重,自然灾害频发,匪患严重,大部分沂蒙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从文化思想来看,沂蒙人民对旧的政治力量彻底失望,儒家的传统文化伦理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一下子跌落在地,而现代的政治伦理、新的意识形态却还没有树立起来。[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也为在黑暗中苦苦寻觅的沂蒙人民带来了希望。沂蒙地区的一批仁人志士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早期,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共产党早期活动家、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家乡沂蒙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党成立后,在他的革命实践影响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沂蒙地区开展党建活动,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1927年4月中共沂水支部委员会成立,是沂蒙地区最早的党组织。早在建党之初,沂蒙地区各县的党组织就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和《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在一些知识青年心中,透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真理,在沂蒙人民心中撒下了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光。正是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沂蒙人民的朴素情感不断升华,革命意识不断觉醒,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沂蒙地区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暴动和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如日照暴动、苍山暴动、费县起义、沂水起义、龙须崮暴动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政府所在地和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被誉为华东的“小延安”。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有大量的革命遗迹。在沂蒙大地上涌现出的如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英雄个体和群体人物的故事代代流传。
总的来看,山东根据地之所以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对沂蒙人民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并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党心换民心,沂蒙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相信党、拥护党,“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党政军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光辉篇章,筑起了人民战争的不倒长城,催生了可歌可泣的沂蒙精神。
沂蒙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享誉中外。沂蒙人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忠于祖国、忠于党的情怀,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气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构成了沂蒙红色文化最本质的要素,党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坚定跟党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成为沂蒙精神最突出的特质。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沂蒙精神传承发展
实践在进行,理论在更新,精神在发展。沂蒙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推动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一步发展,在改革开放时期成熟完善,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发扬战争年代的拼搏精神,建设家园。他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整山治水,先后涌现出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批先进典型村,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扬。这时期沂蒙人民的奋斗事迹还有1949年到1953年的导沭整沂工程等农田水利基本工程的修建。在最苦难的1959年到1961年,沂蒙人民勒紧腰带、吃糠咽菜,向国家交公粮12.3677 亿斤粮食,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凯歌,为沂蒙精神注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沂蒙精神进一步成熟发展。[5]
改革开放以后,沂蒙人民继续传承和发扬沂蒙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等、不靠、不要,解放思想、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临沂地委行署和临沂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需求,支持肯定了临沂西郊进行小商品交易的群众做法,走出了一条放开搞活的路子,为今天临沂商城崛起为全国著名的商品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临沂农村也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带领全村九名党员和群众,靠着不怕吃苦、吃亏、吃气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架电、修路、引水、植树,带领群众脱贫,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这时期沂蒙地区还有捐献瓷厂、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王廷江等先进典型。1995年,沂蒙老区在全国18 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这为沂蒙精神注入了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发展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临沂、美临沂、新临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城乡建设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临沂,荣获中国书法名城、市场名城、温泉之城、物流之都等称号的临沂,被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像一座江南美丽的大城市”的临沂,正在书写新时期的沂蒙传奇。在这一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大美新”临沂建设日新月异,精准脱贫稳扎稳打,沂蒙党政干部和沂蒙人民用“团结进取,敢于担当”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最本质的特征。
伟大的精神来自伟大的实践,实践在持续,精神也被不断发扬和传承。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沂蒙精神是富有生命内核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这是一个与时俱进、永不停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