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2020-02-22丛珊珊

世纪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

丛珊珊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新媒体是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完全不同的新的传播方式,是以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终端为基本传播载体形成的新的传播形式,在当代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高效便捷的显著优势。在新时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党组织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新媒体视角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视角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首先,新媒体为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创造了先决条件。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与信息的同步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使发布信息的方式更为多元化,传播信息的手段也更为便利,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丰富与学习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资源。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可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学习掌握党的最新政策方针,并可以通过远程实现讨论与互动,形成联动学习进步的良好局面。二是新媒体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包罗万象,可实现流媒体的复制、存储,达到线性与非线性传播有机结合的效果,解决了以往党员干部学习资料缺乏,学习渠道单一的局面,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媒体的运用革新了党员干部教育的方式,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使党员干部的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三是新媒体因其多样化的特性衍生了多种工具载体,为党员的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宣传成果创设了一个便捷的平台,拓展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思路,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其次,新媒体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是新媒体拓宽了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党组织与群众之间易于沟通、方便快捷表达自身诉求,形成意见反馈,加强信息交流的渠道,有利于及时消除误解,更好化解矛盾,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及时有效地为群众做事,为百姓谋利。二是新媒体是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信息化办公的必要保障。运用大数据手段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通过录入数据统计信息,直接可以通过新媒体达到信息互通的目的,大大提高基层党建的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提升工作水平,更能让群众满意放心。三是新媒体有利于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保障了党员干部的知情权,使党建工作更加公开化与透明化,凸显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加强群众理监督,能更为严格地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为发展党内民主与党外监督提供了新的载体,创新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新媒体为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新媒体在技术优势与多种功能层面对基层党建活动的方式方法都给予了丰富和创新,有利于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多样化、创新化,更好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活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氛围,打造联动互通的信息共享环境,从而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新媒体因为自身受时间限制和空间约束小的特性,决定了它为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以及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提供新的方式方法,能够为外地党员以及本地的流动党员更为便捷地找到“归宿”,能更好增强基层党员对党组织信任感与依赖感。

(二)新媒体视角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视角下基层党建传统工作方式面临着挑战。一是党报党刊或相应文件等纸质媒体的信息承载量有限,传播速度相比较慢于新媒体,从而导致党建信息传播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手段以当面教育培训为主,而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线上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流行形式,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形式,补充并完善了党建工作的多种手段。三是人们的受众心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适应受众心理的变化,考虑到基层群众的习惯与喜好,倒逼党建工作必须不断调整主导态势,最大限度上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需要。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多元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新媒体由于信息传播的成本低,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信息多样化,导致传播的信息准确度与可靠性难以得到全方位的保证,因此有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容易乘虚而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容易对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难度增强。

最后,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验增多。在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方式逐步消解的背景下,新媒体的传播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并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杜绝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和对主流舆论的干扰阻碍。因此,这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媒介素养、引导舆论能力、熟练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快速提高新媒体的使用能力,更好地使用微博、微信等APP软件提高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高效引导网络舆论加强与基层群众沟通,顺利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向前发展,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利用新媒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以新媒体为牵引,融合传统媒体优势,建立互融互补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首先,传统媒体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新时代下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受众群体等方面受到制约。新媒体的及时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弥补传统媒介在宣传上的短板。为此,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建立互融互补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有效建立共通共联共建机制。在基层进行党建的过程中,传统媒介更具有宣传内容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容易保存等特性,因此,新媒体时代要继续发挥纸质媒体优势,通过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建立合作共联的工作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媒介方式融合。如,在运用电视开展党建宣传中,可开辟以电视节目为专栏的主题党建活动,从设置基层人物专访、拍摄制作学习和宣传典型事例的宣传片、开设专门的党建视频节目等方面开展电视党建活动,定期播放,并组织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新媒体可与电视栏目建立互通互联渠道,定时、定期推送电视党建宣传的内容。基层广大党员可利用下载学习和在线沟通交流等形式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可把微信、微博等平台上的视频内容在电视上播放,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山区建立互通互建以实现党建目的。

(二)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发展

首先,要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领导,提高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让新媒体成为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一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二是要加强党员干部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技术能力和网络信息辅助决策能力。三是要积极提高新媒体时代与民众沟通技能,了解和引导广大网民的民意和诉求,便于更有效地加强民众的思想教育,让新媒体成为党建工作的坚强阵地。

其次,加大党建的宣传力度,强化网络平台的覆盖率。一是要准确把握新媒体平台下党建的宣传特点和传播特点,坚持我党大政方针基础上,突出地方党建的特色,注重把当地党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创新成果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党建宣传的内容和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党员和贴近基层,增强地方特色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有效针对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精心策划和设置党建工作议题,及时公布权威信息,组织有特色的专题宣传,形成舆论引导的工作态势。二是建立远程教育网和数字电视,扩大党员教育和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基层流动党员。组织地方基层党组织建立远程教育网点和站点,实现远程教育站点在乡镇及行政村的全覆盖。组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和流动党员能及时了解和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党组织情况,并根据地域特点开展实用技能和生产生活常识等生活技能普及活动。在网络条件不好的地区,发挥数字电视操作方便、收看自主、成本低廉、入户率高的特点和优势,开通数字电视频道,实现党员自主点播学习。三是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整合利用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资源,开展固定直播和自主点播等多种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充实党建内容、创新基层党建形式、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机制等,让更多的党员都能实现在线学习,最大限度地延伸党建教育的广度,确保基层流动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在线学习和培训,实现新媒体助力党建工作、党建教育的常态化和信息化。四是建立电子党务平台,研发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新媒体为依托的党建工作除形式要更加灵活以外,更要建立系统的网上党组织服务平台,使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间联系得更加紧密,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总之,新媒体时代各级党组织要抓住机遇和挑战,在有效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优势,办好党建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的党建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党建内容,从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民为本、以“受众群体”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好新媒体助力基层党建工作的功能。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