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中央苏区的民生建设及现实启示

2020-02-22

世纪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民生群众

李 琦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929 年至1934 年,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农村地区开辟了当时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面对国民党残酷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加强民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站稳脚跟的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进行民生建设和革命斗争,在民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中央苏区民众参与民生建设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红色政权的巩固以及中央苏区社会的发展。

一、从群众中来: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推进民生工作

中央苏区所在区域主要是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落后偏僻的农村山区。在红军到达之前,一直都处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之下,民不聊生。中央苏区根据地开辟后,切实关注当地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立足苏区实际情况,依靠人民群众开展革命运动以及民生建设。毛泽东认为团结民众、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苏维埃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他在《才溪乡调查》中指出,要依靠民众自身力量,使其紧紧团结在苏维埃周围,让他们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执行工作任务。能够领导并广泛集中群众力量是苏维埃制度优于其他制度最显著的优势。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中央苏区民生建设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一)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土地问题

中央苏区所辖区域为山区农村,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毛泽东在寻乌县和兴国县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在寻乌县,地主和富农仅占人口总数7.4%,但他们却占有全县70%的土地。而贫农中农占人口总数88%以上,但他们只能拥有30%的土地。”[1](P.105)在兴国县,“地主富农,人数不过6%,他们的土地却占80%”[1](P.200)。广大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谋生,这种不平衡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严重束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变革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才能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因此,苏维埃政府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确定了“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剥削富农与消灭地主”[2](P.320)的土地革命路线,发动广大贫农中农进行土地革命。具体通过开展查田运动,了解和掌握地主阶级剥削广大贫苦农民的手段以及剥削的程度。通过颁布《苏维埃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法令保障农民权益,确定了土地归农民所有,规定了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土地分配原则。苏维埃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彻底打破了旧的封建土地关系,广大贫农中农拥有了土地,成为农村社会的主要力量。

(二)开展经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进行民生建设必需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开展经济建设是进行民生建设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1933年8 月中旬,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在瑞金召开,专门讨论经济建设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粉碎第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指出由于革命战争的发展,必须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通过创办劳动互助社,组织耕牛站和犁牛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的互助组织,很好地整合了耕牛、农具等劳动资料。苏维埃政府还鼓励妇女加入农业生产,改善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在工商业经济方面,投资建立了大量民用工厂企业,如棉服厂、造纸厂、硝盐厂、纺织厂等,在繁荣苏区商品经济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坚持“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坚持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的基础上还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中小商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在对外贸易方面,有计划地与白区开展外贸交易,从白区进口紧缺的食盐、药品、布匹等物资,将苏区多余的钨砂、木材、粮食等物资出口到白区,解决了苏区物资供给紧张的局面。

(三)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民生建设不仅是要满足百姓的衣食住行,精神层面的丰富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中央苏区民众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开辟之初,就十分重视改善教育状况。通过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和成立列宁小学普及义务教育,保障了中央苏区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苏维埃政府对于成人的社会教育也特别重视。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如识字班、夜校等,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苏维埃政府还组织工农剧社进行文艺宣传,丰富了中央苏区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开展卫生防疫运动,解决疾病问题

由于卫生情况较差,痢疾、疟疾等传染病经常肆虐,中央苏区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一是发动群众开展卫生防疫运动。项英曾在《红色中华》上发表社论,号召红军医生研究疾病防控的药物和办法,大力在民众中开展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为了更好地领导中央苏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苏维埃政府于1934 年3 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专门负责的医疗卫生工作。通过颁布《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等纲领性文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号召人民群众,共同与疾病作斗争。此外,民间的中医也受到重视,政府鼓励他们成立合作社,利用当地的中草药材为人民服务;二是创办中央红色医院、江西红色医院等大批医院,并且在县区设立诊疗所,为群众看病提供便利;三是通过创办《健康报》《红色卫生》等杂志刊物,以开展卫生运动竞赛、开设卫生课、办墙报等方式大力进行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民心

建立中央苏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民生事业、稳定民心的重要措施。一是设立相关机构切实保障劳动人民利益。为了救济因战争和灾荒产生的难民乞丐、鳏寡孤独,帮助失业的工人调剂和介绍工作,中央苏区专门成立劳动人民委员会,在委员会下设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和社会保障局,地方也相应设立了劳动机构;二是通过制定法律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苏维埃先后颁布《劳动保护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对工人应该享有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险等都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号召群众互帮互助开展救济工作,广大群众进行耕种互助,有效解决了劳力、耕牛问题。此外还专门对红军及其家属提供抚恤和优待政策,设立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颁布《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等,从土地的分配、耕种、减免租税到生活中的医疗、交通等,条例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使得红军及其家属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到群众中去:民生建设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人民经过数年奋斗,民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央苏区逐渐摆脱了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局面,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以改善,苏区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巩固。

(一)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变革后,中央苏区广大贫农中农获得土地,不用上交粮食,也不用还债,因此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据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汇报:“许多苏区土地,已彻底分配了,因为土地问题中路线的转变,土地革命的果实实际落到雇农、贫农中,群众的积极性更提高了。”[3](P.687)苏维埃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助农”措施,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加强了农业生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记录了1933 年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赣南闽西区域的农业产量较1932 年增长了15%,闽浙赣边区则增加了近20%。中央苏区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日渐丰富起来。比如上杭乡才溪村农民生活就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吃饭方面。从前贫雇农每年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能吃到米饭,其余时间只能靠杂粮和野菜充饥。而经济得到发展后,则有6 个月的时间都可以吃到米饭;其次,穿衣方面。以前“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能做一套衫裤,暴动后平均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之二百”[1](P.348)。

(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人民文化水平得以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苏区教育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1933 年至1934 年,仅两年时间里,中央苏区内儿童教育基本得到普及,大量列宁小学成立,工农子弟几乎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成人扫盲运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苏维埃政府通过夜校、识字班普及了成人教育。35 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都加入夜校进行学习,文盲人数大大减少,尤其是大量妇女也加入学习大潮中,妇女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江西、福建、粤赣三省的统计,在二千九百三十二个乡中,有列宁小学三千〇五十二所,学生八万九千七百一十人,有补习夜校六千四百六十二所,学生九万四千五百十七人,有识字组(此项只算到江西、粤赣两省,福建未计)三万二千三百八十八组,组员十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一人,有俱乐部一千六百五十六个,工作员四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人。”[4](P.13)民众在接受了科学文化教育之后,逐渐摆脱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供奉祖宗牌位、神像、算命等封建习俗逐渐被舍弃。

伴随着文化教育运动的发展,中央苏区人民的文艺活动逐渐丰富多样。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创作了大量人民喜闻乐见的红色优秀文化作品,其中歌唱红军艰苦奋斗、宣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红色歌谣和很多群众自己创作的民谣、民间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瞿秋白对此提出了赞扬,他认为民间歌曲是由民众结合自身生活创作出来的,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因此对民众的教育作用会更大。在瞿秋白、李伯钊等人的组织领导下,许多文艺团体相继成立,如八一剧团、工农剧社、蓝衫剧团等。这些剧团和剧社创作出了大量经典的红色戏曲,是党和红军在革命根据地革命和工作的真实写照。此外,还有传奇色彩的红色传说,这是经根据地人民群众口耳相传并加工创作出来的,生动演绎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通过努力,使自身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三)医疗等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安心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卫生防疫运动和卫生知识宣传运动,苏区的医疗卫生情况日渐好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组织,形成较为完整的医疗基础设施系统。苏区军民在接受卫生宣传教育之后,卫生意识得到加强,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旧习,逐步养成了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疥疮、疟疾等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其他类型疾病的传播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苏区民众还掌握了科学的医疗卫生知识以及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不再寄希望于封建迷信,中央苏区民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中央苏区工农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民心更加团结。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的捍卫,地位得以提升,经济情况逐渐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人们以更加积极的劳动热情投入到生产活动中;贫农和受灾居民在群众互助运动的帮助下能够顺利地进行耕种和收割,衣食得到保障;红军优抚工作的开展,稳定了军心,使红军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战争中。这些社会保障措施有效解决了军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使得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对新时代开展民生工作的启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这一制度优势,汲取中央苏区时期民生建设的经验,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继续推进民生工作,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

(一)加强民生建设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民生建设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以及面临的困难;到群众中去,使每一位公民都能够享受到民生建设的成果。同时,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5](P.17)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民生建设时,就对干部的工作方法作出要求,“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6](P.124)。我党十分重视密切联系群众,强调进行实地调查,广泛倾听民声,坚决杜绝官僚主义的工作方式,民生建设取得成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更好地开展民生建设,就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建设小康社会。

(二)加强民生建设要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发展生产力是开展民生建设的根本条件。新时代加强民生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依然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当年的中央苏区经济凋敝,物质基础薄弱。我党看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坚持依靠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实践,为开展民生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形成了突出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兼顾速度和质量,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三)加强民生建设要重视农民问题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庞大,农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当年的中央苏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抓住了主要矛盾,让农民获得生产资料,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才使得农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农村的民生问题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发展以及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的民生建设。首先,要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变革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新时代农村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最后,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使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四)加强民生建设要加强法治建设

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当年中华苏维埃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就十分重视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中央苏区人民的合法权利,虽然在当时民主法制建设并不完善,也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法制体系,但是这些法律制度对苏区民生建设工作仍然起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作用,推动了民生建设的积极发展。当前,我们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加强法治建设,通过完善民生政策的执行机制、民生法律的协调和监督机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民生建设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民生保障长效机制,更好地推进民生建设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