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2020-02-22包思瀚山秀蕾
包思瀚 山秀蕾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精神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次思考。[1]这一论述避免了仅仅从经济、军事等物质实力层面来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是延伸至民族精神层面,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抑或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强大。
一、民族精神的历史溯源
民族精神一词最早来源于18 世纪民族主义高涨的德意志。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兰西文化空前兴盛,并大规模涌入德国,使德意志知识分子感到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遭受严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德意志兴起了文化民族主义。最早提出民族精神的便是德意志学者赫尔德,他认为民族是在精神和文化的基础上自然发展而成的有机体,并非人为建构的,创造和调节民族有机体的内在力量被称为民族精神或者民族魂[2]。费希特通过强调民族共同语言和文化特点来证明德意志民族是本原民族,凸显德意志民族的独特性。他认为,只有德意志人,只有这种本原的,不在任意组合中消失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民族,才有权期望做一个民族。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的民族有真正和合理的爱。[3](P.120)从赫尔德到费希特,德意志知识分子对民族精神的深刻阐释,不仅为实现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也对近代德意志民族崛起及战后德国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其他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统一和世界民族主义运动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提出是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及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的。19 世纪末,人们更多的是用“中国魂”“国性”“立国精神”等代指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词并未得到广泛使用。梁启超在1899 年发表的《中国魂安在乎》一文中指出:“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夫所谓爱国心与自爱心,则兵之魂也。”[4](P.38-39)梁启超在这里提到的“中国魂”便是代指中华民族精神。1924 年,孙中山发表《民族主义》演讲,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他强调,我们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也就是“我们固有的道德、知识和能力”[5](P.129)。
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对民族精神的倡导越发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张君劢翻译了费希特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一书,费希特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拿破仑军队占领普鲁士首都柏林,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并在德意志的首都成立了亲法的莱茵同盟,德意志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处于同样内忧外患的背景,张君劢等知识分子写道:“吾人今日不愿中国民族趋于灭亡”就应该向费希特等人那样,“设法挽回这颓败的民族精神”[6](P.11)。1933 年,张君劢发表《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的演讲,强调通过提高“民族情爱”“民族智力”和“民族意力”来振兴中华民族。他在文中写道,“人民有教有养,民族情爱,民族智识乃能逐渐提高,其后乃由意志之统一,终则为行动之统一。如是民族可以自存,国家可以独立矣。”[5](P.170)1937 年,吴鼎第发表了《综论民族精神》,他强调只有民族精神才能光复中华,“我们要能复兴民族,使民族精神健全,须要先有民族意识。有了民族意识,然后才有健全的民族精神”[7]。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知识分子也进一步阐述了民族精神对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吴锡泽充分论述了民族道德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民族道德是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他在文章中写道,“欲发扬民族精神须先提高民族道德,一个志气高尚、精神巩固的民族,一时虽遭失败,未有不终归于强盛。”[5](P.221)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统一的必要条件。
纵观历史,民族精神不仅是影响一个民族兴盛衰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民族精神对该民族的成员能够产生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是唤醒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尊的精神感召,是激励该民族成员为本民族解放与发展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当今时代,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在增强了主权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文明冲突。西方国家不仅在进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扩张,而且伴随着宣扬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进行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扩张和输出。因此,中国在积极融入并维护现有国际体系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独特性,注重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指引方向,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和文明模式。
二、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奉行“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中国也愈发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努力成为全球治理的倡导者和塑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在此过程中,需要建构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新动力和新方式,大力弘扬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
(一)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中国人自古便拥有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铸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承着伟大创造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危急关头带领人民建立起新中国,同样是靠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带领人民打破旧有模式,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新时代,同样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用创新精神激发社会活力,进行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释放出巨大的创造潜力,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源泉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如今的繁荣富强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的结果。正是伟大奋斗精神,使得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断,面对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前所未有的民族苦难,伟大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14 亿多中国人民继续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统一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始终追求大同社会和天下为公的思想。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利益分化、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经济博弈日益复杂,各民族间文明冲突也在不断加深。面对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华民族必须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用伟大团结精神提高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进一步加深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精神动力。
(四)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助力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个体理想,同样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实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的有机统一。新时代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更彰显了中国家国理想和天下大同的情怀。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我们仍然需要以创造产生更多奇迹,需要以奋斗实现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以团结凝聚统一的强大力量,需要以梦想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中华民族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国崛起于文明,崛起于精神。大国崛起绝对不只是崛起于GDP,没有精神和文明支撑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大国。[11]当今时代,大国博弈已经由政治博弈和利益博弈向精神文化以及文明博弈的方向转变,这就意味着谁占领了精神和文明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国际话语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实力的提升,更是社会性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复兴,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的不断前行源自伟大民族精神的推动,中华民族的光辉成就源自伟大民族精神的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引领,中国强起来也需要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因此,必须大力弘扬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政治条件
一个大国崛起的政治条件是国家的政治体制基本稳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内战的可能性被基本消除。[12](P.13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断改革、发展,初步具备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条件。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凝聚人们政治认同、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等功能。一方面,它可以为政治文化以及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强化人们对现实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促使政治体制改革观念上的变革。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凝聚力。
(二)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认同
一个国家强起来的精神文化条件是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政治身份的认同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即国民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形成的强大精神动力。国家认同是指一国公民对其祖国的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国家就是由民族和国家认同建构的,是以认同为纽带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精神本身便是一种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历史文明积淀所形成的强大文化纽带,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强化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就必须充分发扬伟大民族精神,以此来塑造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激起全体国民共同的期待与奋斗,并由此锻造出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
(三)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实力的发展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间还有一定差距,并且面临一系列难题。中华民族精神对提升国民素质与文化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此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物质实力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和平国际环境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因素,对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在国际社会逐渐赢得了广泛认同和尊重。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坚持永远不称霸,坚持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这些都来源于并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综上所述,精神崛起为民族国家提供原始动力,是支撑复兴后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应当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这便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是精神文化的崛起,同时也是具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的复兴发展。中华民族不仅是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在物质性层面赶超西方大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是在社会性精神层面上的大国文明复兴,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模式,贡献中国智慧。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