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从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出发

2020-02-22刘丽红

世纪桥 2020年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本质马克思

刘丽红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人民是世界历史的主体,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也体现了马克思人学视域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上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对于人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具有明显的三个层次: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属于人这一“类”;而人只有借助于社会的中介才能够完成自身的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人作为“现实中的人”是一个人的个体。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在马克思那里从未分离。

(一)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2](P.519)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首先在物质层面上承认人的物质存在,也就是人的自然性,这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唯物主义的前提。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人的“吃喝住穿”,于是人们开始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人们的这一物质生产活动与其他动物的觅食活动是截然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后来称之为实践。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使人的自然性凸现出来,从而超脱于其他动物的自然性之上,形成了一“类”的人。人的这一独特的自然性为人能够不断地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人能够不断地追求自由提供了前提条件。换句话说,“自由是人作为类的一种内在本性,是理性赋予人的一种权利。”[3](P.394)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性或者说类特性的论述更多地体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认为人的类特性在对自然物的对象化中展现出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人的活动是具有理性的,是人在自然物的改造中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而动物的活动与欲求是出自本能。由此,“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4](P.305)。如果这一对象化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的异化,异化是对于人的类性层面上的异化,也就是说当人的类本质的作用对象不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反而转过来作用于人的时候,整个人的类本质便被异化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是导致异化的根源,在最大程度上导致了人的非人类性。因此,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恢复人自由本性的第一步,由此带来的是人的类性在更高程度上的复归,这一人的类性并不是原始状态的人的自然性,而是真正的“人类史”中的人类。

(二)人的社会本质

人不仅作为“类”的人来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人更是作为社会上的人来存在。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4](P.301)人自产生以来便具有群体性特征,从部落到公社再到国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与人的联系是在群体或者社会中才得以进行的,直到今天,社会的这种中介作用越来越强;人离开了社会一刻也不能存活,即使存活,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最经典的表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56)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对于费尔巴哈将人的抽象性归结为人的本质的批判,将人的实践性归于人的本质中去,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表现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作用,只是抽象地看待人的存在。实际上,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够通过实践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再从一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产生对人的全面定位。可以看出人的社会本质包含了人的自然性和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性以及革命的现实性要求必须抛弃旧的哲学,必须把人放到社会性上来进行讨论。

人的社会本质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且具有总体性。总体性就是人的社会本质不仅包含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也包含所有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在资产阶级社会,人的本质不仅仅表现在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身上,还应该表现为作为被统治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身上。这种辩证的总体观才能让人真正地认识人和认识社会[6](P.66)。其次,人的社会关系是历史的,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对此,人们以往只看到了人的社会关系随社会变化的方面,而没有看到这一变化是由人本身造成的。马克思曾多次表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和变化要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来完成,这一社会实践就是革命,也就是挣脱原有社会关系的束缚。在人的社会本质的层面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在更高程度上体现出人的本质,而且使人获得了“支配外部客体的必然性的能力”[3](P.395)。这种必然性就是对于无产阶级来讲的“虚幻共同体”的“新的桎梏”[2](P.571),要对这种必然性进行支配,实现真正的偶然性,也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个体本质

人的个体本质就是指人的个人需要的不同。人们因为自己的生存需要进行第一个活动,即生产活动,这个过程就是人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由于需要的扩大,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必然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就某一个体来说,人的需要不同、劳动不同、产生的社会关系不同,这就是人的个体本质,产生了不同的个人。马克思一直关注着“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就是指每一个人,他所体现的是人的个体本质,即人的个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其本质意义上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展开,这里的人的个体本质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性格,而是在包含了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的。人的个体本质的真正实现是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实现,因此是具有目标指向的,它的衡量标准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51)这既是对于个人的要求也是对于社会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个体本质的真正实现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实践。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真正实现也必须是一种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作为中介便不能达到此种目的。所以说,人的个体的本质不仅从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发展而来并包含着两者,而且人的个体的本质的真正实现也需要借助两者的真正实现才可以完成。由于人的类本质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质(尽管这种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了),因此人的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就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予以实现,这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人的政治解放,但是这不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最终的社会形态,因为政治解放后的结果仍然是一小部分人对一大部分的人的奴役和压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能向更高级的社会迈进,这一社会就是马克思所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显示出了独特的进步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全面发展,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三重维度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本质的三个层次论述的全面体现与发展。首先,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阶级社会之中,那么就存在着大部分人和少部分人的问题,人民所代表的就是社会中的大部分人,而资产阶级社会中所谓的“人”只不过是虚掩着的假象罢了,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2](P.552)。因此,“人民”是对社会中人的最为精确的表达。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这里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是对于人的三重本质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将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将人的三重本质割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赋予人以自由自觉劳动的权利,充分尊重人权,着眼于人民的需求。当下,扶贫工作的推进就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切。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一个阶级对于另一个阶级的压迫,使社会关系不会出现两极的对立,实现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平等,而不是只追求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它关心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境遇,为个人的发展营造更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为人的个体本质的实现进行不懈的努力。此外,“以人民为中心”将人看成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8]“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民看作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样的人就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人民的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得以充分发挥,这在历史观上肯定了人的潜能和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留出了历史的空间。同时,这一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实现了人的自由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并不是割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两者之间不仅互为前提,而且互为目的,其思想实质和实现过程总体上都是一致的。”[9](P.42)“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在人本质的三个层次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在实现人的本质上的进一步自由解放。历史发展至今所体现的人的本质虽然性质相同,但是层次不一,原始社会所体现的人的自由实践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社会本质与资产阶级社会所体现的两者存在着水平上的高低。在新时代的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在人本质体现的层次上更前进了一步,人民的劳动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们的劳动在其价值归属上是自由的,人民是劳动产品生产的主体,也是劳动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使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都属于人民本身,从而破除了劳动异化的陷阱。

“以人民为中心”的劳动使生产力不仅体现为人民的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人民真正拥有的力量,由此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包括社会制度、法律、治理体系等都为人民所拥有。人民在这样的制度下更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体现在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体制改革的成果,从而进一步使人的社会本质得以提升。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实践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需要放到社会中去实践,这一实践是发展的实践,是人民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实践,也是以人民为主体治理的实践。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条件是第一位的,物质条件是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个体本质全面实现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P.21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目标指向、发展动力和最终理想三个方面促进人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依次展开。“发展为了人民”是指整体的发展为了整体的人民,整体的发展就其现实性来说就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是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在现实阶段,人的社会本质仍然是人关注的焦点,也就说,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的发展。因此,只有保证社会的整体发展才能使人的社会本质全面“开显”。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是辩证的,意味着发展生产力不只是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关注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更是要关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比如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辩证地发展了社会的整体性,还辩证地发展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类本质和社会本质的有机统一。

“发展依靠人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必须是一个以人民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必须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既表现为个人的进一步发展,又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发展机会和竞争环境的平等与公平,使人在社会中所发挥的能力越来越表现为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人们发挥和展现自己能力的过程,同样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能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未来社会的理想。这里的共享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一是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当前我国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是对共同富裕最现实的诠释,也是对人的发展最为现实的助力;二是要实现全民、全面、共建、渐进共享[10](P.215-216)。可见,共享发展中已经蕴含了关于人的全面而辩证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既作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客体,又作为促进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在如此主客体的统一之下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正是体现了人民主客体的统一性。中国发展核心在于“人”,为了使人的能力得以真正的发展和利用,必须在社会财富积累的基础上激活和提升人的能力,想方设法为人的自由劳动提供时间和空间,整体提升人民的素质和水平,也要使个人能力得到自由而充分发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把人民作为整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系巩固了人的政治解放,并使人民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以人民为创作中心的先进文化制度体系进一步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人的当前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更是对人的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的推进。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童年的本质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