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医院校“三全育人”教育实践探索
2020-02-21杨永刚高一人刘佳静
杨永刚 高一人 王 健 刘佳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教育是立国之本。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的思想,不仅对学生个人,而且对于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2020年,刚好处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刚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应该为过去五年的辛苦付出画上圆满句号,总结这五年的经验,为下一个五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几年来,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生学业水平和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1]。而“三全育人”也是这五年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这五年影响很大,也正是因为“三全育人”模式的提出让我国教育界有个很大的跨越,也稍稍补全了教育界一直轻视但极其重要的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三全育人”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的探索。作为中医院校,如何进行“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具体实施路径有哪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
1 “三全育人”的提出和内涵
“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就是在强调,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调动全员即学生、教师及学校领导等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地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充分利用学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思想工作实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作用,搭建一个立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2]。
“三全育人”是对我国教育育人,人才培养的一种归纳总结。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紧扣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思想需求,不断创新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三全育人”新平台,把立德树人扩大到全学校各个领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结合校园文化,多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在中医院校,“三全育人”也极为重要,中医院校是培养中医、药学等医药方面人才的地方。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应拥有高尚的道德水平。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应该是有“医德”,要有正直善良的品德,也要有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现如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不仅仅是患者不理解医生,亦是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导致的。所以,在医学院校的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道德水平素质,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善良的品德,这样才会让更多的医患矛盾扼杀在摇篮。不仅如此,在社会上也要广泛地与人交流的。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道德水平,世界将充满爱。这样看来,对于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极其重要,“三全育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2.1 国外院校
国外思想教育模式表明,思想教育必定基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通过自由学习、普通课程等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提倡政治思想教育需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的目的,将思想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拉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外国学者认为,道德规范的灌输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政治素养本身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因此,在思政教育方面,大多数西方国家更多关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养成、社会实践和信仰的塑造[3]。
2.2 国内中医院校
在“三全育人”提出的这几年,新时代的中医院校响应号召,有自己对其不同的理解,并制定了一些方案,实施了一些任务,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全员”为突破口,开拓了“三合三谋”思政队伍新局面。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着力构建“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特色工作方式。陕西中医药大学的“铸魂育人”工程,从道德修养“扶正祛邪”、理想信念“培根铸魂”、传统文化“安身养心”、专业知识“固本培元”、实践活动“强筋壮骨”五个方面着力推动。以上这些学校,主要还是传统和中医特色理念方面育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新时期的中医院校,建校60多年以来,秉承着“厚德精术,启古纳今”的校训精神,有特殊办学特色和良好社会声誉,为祖国培养了数不清的医疗、科研方面的人才。在构建“三全育人”的体系工作中,学校以履行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的重大职责,以更好地顺应新时期中医学院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融入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培养了一批意志坚定、思想觉悟高、品德高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校系统地实施“杏林青马工程”,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3 国内外政治思想教育的对比
国内与国外的做法有些相似,也有不同。在大方向上,还是极为相似。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都是以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在生活、学习上引导学生,剔除学生不好的想法,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修养。但国外在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国外重视学生对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总是有积极正能量的东西,也有负能量满满的事例,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正能量的正面信息,也很容易会被负面思想浪潮所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可以防患于未然,而国内的学校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这个方面,学校应该多加重视和培养。国外用生活化的方法引导思想教育,国外学校提倡以关心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的心灵入手,拉近教育与实践的距离:而国内的学校缩小了教育领域空间,忽视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忽视了个体需求,狭隘地认为思想教育只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4]。所以国内学校在以学生为本和对于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上做得不足,需要学校进一步改正。
3 “三全育人”体系的实行途径
3.1 “三全育人”体系的保障
为更好地实行“三全育人”理念工作,学校成立了“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领导小组,这些成员们都是“三全育人”教学模式建设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共同商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构建的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好各个阶层的分部任务,拟订好任务内容和任务负责人。要求各部门都要把“三全育人”列入职责范围。每位教职工要定期总结育人情况,提高育人效果[5]。
3.2 全员:加强教书育人工作
3.2.1 发挥辅导员作用
在大学,辅导员指导学生的思想,辅导员的作用不可或缺。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思想政治更为重要。思想教育可以将一个性格顽劣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品行端正、思想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而性格顽劣的孩子不加以思想教育,即使他聪明伶俐,懂得的知识多,他的人生道路很容易走偏,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损失,也可以大到整个国家的损失。由此可见,辅导员的重要性。
3.2.2 设置班主任制度
为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我校设置班主任制度,协助辅导员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理和思想沟通。班主任都是我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这不仅能在学习上帮助学生们规划学习之路,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目前的心理状态,更容易找到有心理问题而不敢与老师交流的同学,纠正思想品德有偏差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正确的思想。
3.2.3 专家教授榜样育人
为了在各个方面给同学们起指导和楷模作用,学校邀请有学识、影响的专家教授给同学们进行指导讲座,不仅可以给学生们讲述自己学习工作的经验,给学生们一些鼓励,还可以给同学们做一个榜样,给学生们一个积极的影响,以此来教育学生们要努力学习,认真做事。
3.2.4 课堂教学育人
课上,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同时通过中医的角度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不是复杂的经文,而是实实在在治病救人的实用科学[6],卸下沉重畏难学习的思想包袱。比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创作背景,深刻体会到张仲景学医的初衷是为了解救黎民于病痛,而不是追求名利,这样使学生对于医圣张仲景的行医准则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学生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对以后医德的养成有深刻的影响。
3.3 全程:大学学期任何时间段都不放过
为了让同学们在大学时光受到良好的教育,我校开展了开学典礼、军训和课间实习任务,让学生在大学这几年不浪费时光,不浪费青春。开学第一课由我校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学院院长等名医名家开展讲座,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对于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对中医有初步的了解,告诉学生学习中医的经验,学生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大学军训使我们磨练意志力。课间实习主要是临床实践,是理论知识在临床上的学习手段,理论知识永远都是在书本上,实际操作过后明白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才是真正的学会了。所以课间实习对于学生从书本到临床有很重要的意义。
3.4 全方位:思想教育,文化,实践一起抓
3.4.1 思想方面
(1)“杏林青马工程”:我校为了响应国家“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号召,结合学校本身的教育模式,开拓创新项目,目的在于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修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排头兵,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行者。“杏林青马工程”是结合“三全育人”政策与我校办学特色设计展开的,目的为了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高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弘扬传统文化。“杏林青马工程”集中培养青马学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全方面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三服务三提升”工程:为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为了能将教育推进社会,让学生们在各个方位都能学到知识,学校开展了“三服务三提升”系列工程,组织学生们去社区进行义诊活动,将教学计划推进社会。在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人民群众发挥的作用,不仅提高居民对健康的重视度,也让同学们早早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同学们自觉在学习上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地学习中医药文化。
(3)项目建党“6+1+3”: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未来的使命感,我校组织了项目建党“6+1+3”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生们去养老院、组织有关共产党的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在社会中育人,学生们更加明白党的历史任务和自己肩负的民族使命感,让学生努力奋斗,未来更好地服务人民,做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3.4.2 文化方面
我校以“启古纳今、厚德精术”为校训,建设了以“一条龙脉、日月双子座、三才轩、四象城、五行宫、六君子居、七星百草园、八卦广场、九宫、创实大厦”等为内容的建筑,这些美丽的建筑,能让学生们学到很多知识,打破学生在书面上对中医药文化的刻板印象,能够给学生们在中医方面带来一定启示,让同学们在未来学习中医的路途上更加顺利。
我校还建设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国医堂、五运六气馆等具有中医药专业色彩的文化场馆,如实地再现祖国古老的中医药历史,摆脱了单纯书本上的教育,为学生们呈现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喜爱中医药文化,为祖国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7]。
学校还定期举办与中医药有关的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校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团日活动、“黄帝内经大赛”“音乐节”等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同学们品味经典,从经典中获取古代人民的智慧,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4.3 实践方面
在临床实践方面,学校不仅在附属医院开展临床实践活动,而且中医学院组织了博硕医疗服务队。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书本上的知识终归不是真正学会了的,医学只有临床上才能体现真正的用处。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养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医疗人才[8]。
因此,在附属医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很重要。附属医院开展“学在附院”主题活动、附属医院实习活动等。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经验。很多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教授给同学们讲课,带他们走临床,在办公室坐诊,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让同学们联系书本上的知识,增涨更多的经验,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医疗工作人才。
创实大厦是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能接触临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成立的。创实大厦里面有许多功能分区,有中药方面、制药方面、针灸推拿实训、中西医结合创新实训等等。开设的实训场所比较多,涵盖了所有的医学、药学专业。创实大厦主要承担着我校教学实践,教学创新任务,培养出一批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成立博硕医疗服务队,由百余名博硕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千余名博硕研究生组成,多次去往社区,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组织博硕医疗队目的是为了提供一己之力,服务社会,提高全社会的健康认识,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9]。不仅在学习方面也在思想教育方面,全方面地育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校“三全育人”的做法是为了加速推进“十四五”教育改革。高校应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畅想未来,创新发展教育,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加了解社会。未来,计算机、互联网和5G会大幅度发展。技术改变了人类活动空间,从而会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10]。高校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在互联网方面大力发展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创新发展,不仅构造新型的教育模式,也要有新手段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相信我国的中医药教育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