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介入与治理

2020-02-21黄存良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黄存良

(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2.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心理健康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中西方文化不同,但是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会产生类似的心理问题,只不过问题的根源存在差别。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心理健康具有“三维度量”的属性,即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外部影响的能力、确保内心平衡与满足现状的能力,才能认为其达到了标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和时代重托,除了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要求其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受到消极信息影响的同时能够主动平衡心理落差,防止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1]。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时代性较强的课题。尤其在当今时代,大学生正在从未成熟走向成熟、从未定型走向定型,内外部各类因素都会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和冲击。而为了使之不产生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就需要在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心理健康观念的过程中,让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实现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让其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和健全人格,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维度及对心理的触及

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实践中,中华民族积累下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碰撞产生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归结,形成了中一套完整的哲学系统[2]。在该系统中,虽然没有与西方心理学一样的健全的理论支撑,却蕴含着异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心理治疗方法,在历朝历代中都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集体意识之中,为独特意志品质与民族精神的成型典型了基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数先贤、哲人从自我心理调适出发,号召人们注重人际和谐和内省,鼓励人们以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挫折、迎接挑战,这对创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维度和对心理的触及进行分析和探讨,使之能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科学的融合,协助当打大学生不断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传承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并充实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岁月里发生、发展和演化而来的文化瑰宝,中国传统文化生根于多个时代、成长于多个民族,在众多先辈的生产、生活中汇集出了具有普世意义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领域也成果颇丰[3]。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居住于中国地域范围内的祖先前人为载体,在其传承和发扬中,让中华民族后代感受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我国,传统文化无论内涵还是形式都极为丰富,文化形态更是多种多样,它以孔儒文化为典范,以百家之言为补充,在其文化内核中深含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诸多内容。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对外在客观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但在实践方面却取得了大量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然,它更加注重的要数对个体信仰和内在修养的修行与磨炼,主张通过实现“自我”的方式实现“大同”,通过改变个人的形式改变他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极为“正统”的经世致用的处事态度和心理诉求,认为只有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只有具备了匡扶社稷的雄心壮志,才能实现个人理想、才能实现国家理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达则兼济天下”,这些都是其文化内核中对积极健康心理的愿望和践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家族和血缘的关系,积极宣扬着家庭伦理价值观念,对“家与国”的辩证关系早有定论,认为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认为“国服才能民强”。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态,其中的很多优秀文化成果得以用各类形式保存下来,有的是物质有的是精神,有的以文字为载体,有的依靠言传身教。这些被保存下来的文化融合着多民族的思想与智慧,对其进行借鉴和播扬,能够“见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中获得心灵的感动和慰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对这一宝贵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其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还能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规避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构建起全新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了解并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1)身体维度。自古以来,维持身体健康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命,被中国人视为终极人生哲学之一,其意在身体维度上对抗生死和焦虑。在这个方面,道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诸多典籍中都有对升仙、不老的论事。而老子、庄子等追求的顺其自然,以生前的努力换来生后的美名,这与道家求长生不死而成仙的思想一脉相承。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太极和武术中,均包含着对身体健康以及长寿不老的价值追求;(2)情感维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的关注尤甚。在情感维度上,人们对待死亡焦虑的态度以情感宣泄为主,这在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中都有所体现。无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内心痛苦和焦虑,还是“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或欣慰,都能够借助文化艺术形式得以宣泄和升华,继而实现对心灵的释放;(3)道德维度。该维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也涉及佛教对道德生活的部分要求。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任何一个个体,倘若一味宣泄情感和释放心灵,势必会让有限的个人情感被稀释得“薄情寡义”,甚至会让其深感空虚和无所依靠。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内,并没有单纯地在情感圈子里打转,没有紧紧依靠情感的大树“肆意妄为”,而是将其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通过实现更高的理想、更高的追求,以“填补”内心的空落和寂寥。当然,在道德维度上,人们惯常使用的方法是对道德的完善,这不但可以应对生死之焦虑,还能体现对未来之期许;(4)智慧维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无论是身体维度、情感维度还是道德维度,均需要得到革新和超越,否则固守其中任何一种都无法超越现实、无法透视宇宙人生。因此,需要在对人生、人性进行探索,对社会、国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为此才会真正解除对生之焦虑、对死之恐惧。在这一维度上,禅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难以越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智慧维度上,还涉及道家对对道的论述、儒家对仁、心性的论述,但所有这些,均没有超过佛教的思想,后者显得更加深刻和透彻。

(三)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之后,逐渐形成了根脉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尤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为典型代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系统。在该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心理教育资源,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比如,在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分,在遵循儒家思想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可以让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获得质的提升,可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规范行为。甚至可以说,将这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观念注入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可以使之在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很快找到心理平衡点,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当代大学生可以寻找到更为准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这对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之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是大有裨益的。再如,在道家文化中,一直倡导致虚守静,即通过个人静思以感悟生活和世界,通过升华自己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将这种思想推及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便于实现“流行”的自我心理调适相暗合,甚至与瑜伽、冥想和静坐等方法近似。借此,不但可以让大学生的心境更加平和,也能促进其身心健康。而在佛家文化中,注重的恬淡和自然,注重的是“境由心造”,主张通过心灵的感悟与对世事的深刻理解,能够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对身处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感受到严重的物质化倾向。期间,只有不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知,借助内心修养以应对外界压力,才能在心态平和中实现个人目标、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对“人”“心”“情”“义”的关注,一直崇尚对生命的敬重,在积极探索人生价值、践行社会义务、进行德性修养的过程中,让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深刻的人生价值和较高的道德理想,甚至在人生哲学的多个层面,都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使之产生忧国忧民之情感、自强不息之意志、自尊自爱之品行、舍生取义之抉择,所有这些都直接指向了向上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教育资源的联结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核心结构与丰富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深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情与敬意”外,还要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4]。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有选择地对西方心理学理论进行照搬与模仿,最大限度地规避文化局限性。与此同时,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健康心理教育资源的联结,对前者蕴藏的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发掘、继承和发扬,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教育思想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照。

(二)文化与心理的关系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内核”,在这一文化体系中,视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终极目标。所以,无论是培育人的传统文化观念还是践行传统文化理想,既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延。这是因为,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生活与生产方式,会逐渐作用到当地人们的内心,使之逐渐形成和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所有层面,最终成为当地人民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一般认为,特定的人类群体或者个体会在特定文化性格的影响下形成特定的心理结构,它是有关价值观、行为范式与文化心理的有机正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而成,并贯穿到人的一生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与心理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首先,某种文化的形成会对特定群体造成心理影响;其次,文化属于潜意识或者集体潜意识的范畴,能够内化人们的心理观念和心理状态;最后,在文化的作用下,人们的心理会被打上特有的“烙印”,并由此投射出文化之光芒。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及其过程也会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会按照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建构起来的“新世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持续影响。由此可知,文化和心理会一直处在动态的彼此建构当中,人的实践活动和主观建构过程是其中的连接纽带。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的影响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于五千年的社会发展中集聚了丰富内涵,虽然一直没有明确给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研究体系,但无论是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还是其他先贤的思想主张,都在对诸多问题的论述上涉及了心理健康问题[5]。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使之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开展,这对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一项重要工作,也只有让大学生具有了正能量的、主动性的心理品质,才能以乐观的态度生活、以进取的心态学习、以挑战的心理工作,并在执着奉献和宽容智仁慈中,不断放大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的影响:(1)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天人合一”思想和“道法自然”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都是彼此连通的,几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流派、所有先贤均主张人与人之间、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即“以和为贵”。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人际关系推崇了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将其应用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不但能够显著提升该群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使之以更强大的心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自我管理中实现个人理想;(2)良好的情绪管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在内的诸多思想文化都主张要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通过学习、工作、历练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自我调整的基础上更好的从事社会工作,才能让乐观的情绪影响更多的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良好情绪的诉求应用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号召其在现代社会中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受欢迎的人,其前提是进行情绪管理,而不是乱发脾气、乱讲话。比如,可以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加以发扬光大,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心态可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但要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3)自身的内在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人性完美的追求从未停歇,无论是在国家治理上追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还是在个人发展中主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都体现着对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视。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使之能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之中,形成提升个人内在修养的意愿,借此不但可以促进其学习,还能优化其心理,并在努力追求较高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形成执着进取的品质和抗压能力;(4)健康的价值观念。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文化。诸多先贤、先哲都主张人们要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爱人”而获得爱、赢得爱,同时,这种爱还应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便是“仁爱”,这与今天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才”的思路是高度吻合的。也就是说,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植到当代大学生内心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化其健康的价值观念,成为身心健康之人,这不但能够促使他们从客观事实出发分析问题,还能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品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结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育实践的支持,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在我国,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视角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本民族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按照要文化历史脉络积极发掘其中的文化底蕴,借此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已有的经验可以看出,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支点,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基础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也被认为是正确的实践途径。在此期间,需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人生追求,但因其心智发展并未成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状态极易遭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彼此交互、激烈碰撞,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态势。可是,西方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在某些领域还十分严重,尤其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腐朽思想、落后思想沿着新媒体平台铺天盖地而来,“佛系”、“不婚”、“中二”等思想对很多当代大学生都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这些大学生通过大量App软件和网络虚拟平台了解到了大量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将其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态势、发展成果进行比对,逐渐形成了极具功利化的思想倾向。这样一来,很多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影响,心理压力明显加大,心理健康问题(不良心理、消极心理、负面心理)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三、当代大学生常见不良心理解读

对当前大学生来说,其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会受到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他们面临的是物质“饱和”和精神“空虚”间的巨大落差,如果不对其加以积极引导,就极易出现抑郁、自卑、悲观等情绪,一旦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就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而事实是,近年来,我国针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遭遇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了积极干预,积极开展了很多教育教学活动,希望借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入乐观的情绪与经济态度,发展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构建和谐向上的教育氛围提供依据[6]。可是,即便如此,在部分大学生中间,还是出现了自我意识过强、个人主义突出、协作精神缺失、奉献精神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大学生十分注重个人权利、追求过度自由,难以和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吸收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过多的吸收了西方崇尚自由和享受主义的观念,使他们产生了自私自利、追求物质享受的心理,主要表现如下:

(一)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一种典型的人格缺陷,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重要表现。对部分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在缺乏外界积极引导的情况下,会逐渐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对自己形成了“消极认知”。这种自卑感的形成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还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隐性但深远的影响。此外,部分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会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认为自己永远也无法达到别人的水平(比如经济水平),由此而变得十分消极。这种自卑感的形式会让当代大学生处于严重的负面情绪之中,使之变得孤僻、离群,缺乏自信心和荣誉感,倘若不及时克服和纠正,在扩大和习惯化、顽固化之后,就会成为其性格上的重大缺陷。

(二)人际交往困难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身处极为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当中,需要处理很多人际关系。但是,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十分敏感,他们渴望关心人、帮助人也希望得到关心和帮助,但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沟通缺陷和心理障碍,对于很多时期无法确定从何做起;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却终是在犹豫中无法把握机会。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均能够知晓人际交往、提升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他们会通过阅读书籍、听取讲座、参加沙龙的形式提高自己,却一直不得法。这样一来,一些大学生就会由于无法处理好和他人相处、沟通、交流的问题,逐渐养成了厌学、逃学甚至拒绝进行人际交往的“不良习惯”。当然,这这一过程中,还有些大学生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凡事都从“利”字出发,如果无利可图宁可袖手旁观,这种类型的大学生会“主动”划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人际交往难度与前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自我意识较强

除了自卑,自负或者自我意识过强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典型不良心理。这部分大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在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行为做事,还是在其他活动中,都“习惯性”的不考虑他人感受,不服从教师、家长的管教,甚至自恃高人一等而不愿和他人团结合作。更有甚至,这部分大学生会自视清高,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的规则秩序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让路”。这种自负心理的形成与其家庭教育问题直接相关,也与其社会经历和磨炼相关。在部分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无原则爱护甚至溺爱,不断强化子女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在其进入大学之后,会习惯性的强烈关注自我,按照自我角度、自己设定的标准去认识、评价与行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不但不会为他人提供帮助,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除了父母)。而一旦他们在生活、生活、工作中遭遇了挫折,一般都难以独自应对。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尊心逐渐受挫,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下,会让其内心陷入极为矛盾、困惑、不安、焦虑之中。

(四)就业心理隐忧

对任何当代大学生来说,在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之后,都将进入到下一个人生阶段,要么通过考研升学、留学深造,要么考公考证、工作创业。总之,他们在进入大学校园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毕业,时间或早或晚,去向或好或坏。对部分当代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在面临毕业时会产生十分焦虑的情绪。他们中的部分人群虽然在大学期间“风光无限”,通过参加学生会、各种社团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由于就业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一般,临近毕业之时发现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比“一无是处”。此外,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期挑剔、高傲、冷漠,不愿付出,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好感,在多种机遇、多种选择面前,只能主动退步,心理面临着十分沉重的压力与挑战。所有这些都被视为当代大学生最为担忧的就业问题,折射出是对未来的隐忧。即便部分大学生已经顺利进入到了社会工作岗位中,但由于工作在基层,工作环境与薪资待遇与理想的差距较大,由此产生的就业焦虑也不容小觑。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实习就已经看到了自己就业之后的样子,不但出现了不安定的心理隐患,还会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那种对未来抱有的“美好幻想”被现实打击的支离破碎,那种雄心壮志也逐渐被淡化、消逝。而一旦他们的内心失去稳固的支点,心理健康问题也就不请自来。

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与融合

中国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财富家园,承载的不单纯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教育思想,将其应用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效果[7]。因此,无论是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抑或是专业课程,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继承弘扬,借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当打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力和自强精神,使之能够以宽容善良的心态和人格品质面对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在此过程中,除了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和潜能的要就,以关注其生存和发展外,还要倡导以开放、欣赏的态度全面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力和内在创造力,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专注的投入中,构建健康的心理,找寻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一)文化融合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华传统文化不论是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还是在心理层面上,均对我们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或者,无论在心理学、管理学抑或是在教育学视角上,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借鉴、促进和继承作用。因此,为了“治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除了要充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心理学思想,引导其正确面对、接纳与处理所遭遇的道德与心理问题外,还应注重文化的融合,借此强化当代大学生的高尚志向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之能够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主动变革:(1)传统文化与课堂文化的融合。高等院校应该始终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发其热爱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愿望,让传统文化能够作为培育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手段与重要切入点,使之和课堂文化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高等院校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直观实物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修身与言行施加影响。期间,可以强化校园静态文化建设,以此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提炼并升华校园中的传统文化理念;(3)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高等院校应该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按照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组织他们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以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儒道融合

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高等院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关注心理治理的治标过程外,还要充分挖潜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内心深处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为此,高等院校需要通过对儒家、道家文化的融合,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心理认知教育、生活挫折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以此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通过结合儒道文化的情境教学模拟,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期间,教师应耐心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摆脱负面情绪,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掌握,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道文化使之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身心融合

在人本主义与认知流派的知识体系中,认为“无条件接纳自己能够促使个体适应环境和健康的生活”[8]。按照这一思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回归传统,在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的过程中,对其中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予以整理总结,由此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借此培养当代大学的健康心理状态。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实现文化融合和儒道融合外,还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尊生贵身”之思想与“通慧乐观”之主张,在将其传递给当代大学生群体之后,使之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接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并不会完全支撑起他的人生理想,还需要做到身体健康,唯有同时拥有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和健康的身体,才会实现“身心合一”,让他们的大学生活轻松、丰富、有益。为此,高等院校有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中,使之能够在学习之余参加体育活动,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比如,高等院校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太极拳体育课程,让他们在心、气、神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强身健体、修养心性。

(四)安危融合

在心理学层面上,乐观被视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乐观与崇高责任感伴生,与自尊、自爱、自信相关联。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关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可以引入儒家乐观心理思想,让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在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中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同时,要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得到社会能够接纳、认可、合乎规范的情愫的同时,要对关键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以此培养学生的乐观心理,使之能够面面生活困境与挫折。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当代大学生“安贫乐道”品质的培养,使之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之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处生活之困乏而不悲观,心至悲苦而不移志,深度体现对生有所为的价值追求。

五、结束语

当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疯狂变化”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直接深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他们的心理成长,对其价值观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也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咋培养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心理学教育资源介入其中,让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正向的价值关怀根植在大学生的内心。同时,要以开放性的心态,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介入的同时,要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观点,让其成熟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使用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期间,要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追求,培养其形成勇于挑战的品质,培养其以礼待和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提升其宽容仁慈的品质,打造重人格、尚气节的心理境界。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心理小测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