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完善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的激励保障体系
2020-02-21王遐见
王遐见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社会文明进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创新的结晶,因而政府应当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同自然科学工作者一样公平公正地享受社会财富。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14.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②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表明政府及有关单位既要对多劳者量化评估和绩效分配,又要对要素贡献价值科学评价,并给予适当的资助奖励,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实现权力公平、机会公平、利益公平。对创造社会财富和保护生命财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社会现实中最宝贵的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和非凡绩效具有超常价值,应予以高度重视。为激发创造财富的社会泉源充分涌流,政府和高校及有关单位应坚持公正公平和效率优先相统一的原则,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基础上构建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完善再分配体制,充分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多劳多得。
一、推进新时代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
合理的分配是激发哲社主体创新动力的重要杠杆。习近平在2018年3月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时精辟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些思想是对“五一七”讲话提出的“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进一步具体化、明朗化。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将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具体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构建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在管理体制和方针政策上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激励保障体系。
社会是一个有多种要素组成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功能的复合有机体。社会科学要素是社会领域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的存在发展既有各种合乎规律、起促进作用的正能量积极因素,亦有若干阻碍历史前进的负能量制约因素,如何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难题,实现扬长避短、克敌制胜、化腐朽为神奇,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与之相对应,也要推行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激发社会科学要素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办法解决。相对于自然领域的自然要素而言,在社会领域有着大量的对社会存在发展及实现一定社会系统目标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亦即社会要素,包括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及其载体等经济要素;人口、心理、行为、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因素;民主、法治、政党、政府、军队、立法机构、司法机关、干部、规章制度、意识形态及其设施等政治要素;精神、价值观、传统文化、当代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文化产品及其设施等文化要素等各种类型。由于社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的递进连锁性,社会主体言行效果的多维复合性,价值评判的动态变数大,哲社研究成果价值的政治性、时效性、潜在性、成本复杂性等原因,使得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难以像生产产品那样简明直接量化,也不能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通过实验数据或量化指标直接验证,而应当将静态与动态、近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进行综合考察,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础上加以全面衡量和合理分配。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延伸到按社会要素贡献综合价值分配,对社会要素突出贡献在科学认定价值基础上,进行超常奖励或动态资助,包括对履行岗位责任和显著业绩、见义勇为、公益行为等,均按质按量地评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资助。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在社会领域中,存在着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亦即社会科学要素。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价值链来看,影响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创新、评估、分配和保障及其在资源配置和内涵建设管理中诸多影响因素,均为社会科学要素。为促进社会科学价值链的良性循环,必须充分激发正能量,助推正效应,同时必须有效克服负能量、限制和消除负效应。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比较突出的分配不公问题,不少知识分子待遇未能有效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许多方面未能与自然科学工作者享受同等待遇,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本过高,收支倒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低,社会科学要素贡献价值未能合理评估和充分实现,人才未能受到应有的重用和保护,严重挫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
新时代开辟新征程,新使命召唤新作为。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②习近平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5-18.表明新时代作为研究国家战略规划和社会整体发展、研究社会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已成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日益显示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任何复杂事物的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任何现实事物的性质都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突出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把握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特点,积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探讨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尽量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要求的数据材料和治理良方;应当把握时代脉搏,投身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积极弘扬主旋律,展现多样性,充分发挥主体价值;应当用新时代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探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建设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大目标需要的顶层设计;应当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探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谋划,为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提供学理依据和思想导向;应当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世界眼光,探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预警防范机制;应当恪尽职守,刻苦勤奋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努力为全面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与之相适应,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应当坚持平等公正和适当激励先进的基本价值导向,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局限,实行非均衡战略,构建鼓励先进、带动一般、鞭策落后的动态平衡机制;既在初次分配的工资和福利发放中照顾一般群众的共享利益,又重点扶持突出贡献者,多劳多得;科学设置基本适中的奖励标准和奖励额度,既不能过高,以致超过政府财政或单位财政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过低,以致许多人均可轻易获奖,失去吸引力和竞争动力。应通过比较研究,确定社会科学要素主体的类型、特征、价值取向及分配定位;根据社会科学要素主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运用综合分配法,将物质奖励、政治待遇、经费资助、精神表彰等进行多样性奖励和资助形式、渠道、奖项等加以创新,形成综合奖励机制,防止奖励形式和奖励次数太单一。
应推进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动态分配。在新时代物质基础条件提升、物价上涨、民生需求提高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改善和保障社会科学要素主体待遇。政府、高校及有关单位应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绩效工资和收入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特别是工资收入分配法律法规建设,包括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业绩导向的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应深化哲社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创新驱动的薪酬激励制度改革,完善公务人才报酬激励制度,加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力度,引导和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注重社会效益的薪酬激励制度建设;着力提升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全面推进教育、就业、创业、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方式的社会化,使高层次人才安心工作,消除后顾之忧,稳定人才队伍;应完善哲社人才返聘机制,延长退休年龄,充分发挥老专家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优势。通过完善哲社领域财税杠杆、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绩效工资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审计审核制度等,可持续激发和保障人才创新、全面创新的动力。
实行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是新时代激发社会科学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社会的发展既需要各经济单位实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同时也需要政府依据对社会科学要素主体行为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费用、经济价值与政治文化价值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合理的社会价值奖励或资助标准,构建按社会科学要素综合价值分配机制。经济要素与社会科学要素虽有内在联系,但在分配主体结构、功能表现及价值量上又是有差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多维复合性特点,决定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因而“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①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唯有充分肯定社会科学要素贡献综合价值,并给予合理的价值补偿和有效激励,才能从根本上激发社会科学创新活力。
二、加强党政管理部门对哲社政策研究和协调配套
良好的分配机制呼唤公正科学的政策保驾护航。能否有效实施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取决于党政部门能否制定和落实切实有效地推进哲社事业发展、保障哲社成果价值的决策。
(一)新时代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
浙江大学资深教授范柏乃提出,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政府支持、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三个方面②范柏乃,徐巍,张维维,邵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N].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67.。笔者对此基本认同,同时也从社会价值保障视角认为,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清影响政府及有关单位哲学社会科学价值保障的因素,其主要包括:党的决策取向和领导能力、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投资额度与力度、信息发布平台、招投标条件及场所、经费管理文件,中标主体的单位管理监督措施、财务审计程序和制度,对违规操作或未完成标的任务的责任主体问责纠错措施等。
新时代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处于大变革、大改组、大分化、大发展形势的新时代,迫切需要执政党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党的干部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八方,提高党对一切工作统筹领导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为确保哲社发展的正确方向,应加强党对哲社工作和管理的决策引导。党的正确领导和良好的决策导向同时也是激发哲社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主心骨”,是推进社会价值链良性循环和社会有效转型的引擎。各级党委必须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合理配置干部资源。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导向,解决怎么管好干部的问题。总结管党治党经验,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高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严把政治关口;加强党委重大决策作用,确保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推进哲社干部决策水平提升,培育掌管事务的外行转内行干部,发挥业务精通的内行干部特长;提高党政干部的社会科学水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应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管理本领。
新时代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中坚力量。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长期以培育精英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为重点,把能否吸引富有才华和诚实可靠的人才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从而保持了新加坡经济长期繁荣与社会和谐。我们应当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十九大要求,“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①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3.体现了党对人才资源的高度重视。我们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构建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统筹国家层面研究和地方层面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树立识才爱才容才重才的理念,完善用才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新时代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政策与财务审计制度的协调衔接
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制定、完善、落实激励和保障哲社人才的政策,充分激发人才活力。目前,政府主管部门的科研管理政策同审计机关和高校财务部门的财务审计制度往往相矛盾,报销手续烦琐,限制条件几十条,税费较高,研究者往往为经费报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致机会成本增大,项目主体经营权和收益权难以有效落实,严重挫伤哲社工作者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为此,应具体落实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切实引导和推进知识价值的提升,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EB/OL].(厅字〔2016〕35号,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xypq.gov.cn/html/guoneiguoji/201611/73561.shtml.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在充分认定哲社研究复杂成本和复合效应基础上重构科学公正的哲社创新价值评估体系,并相应完善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要创新科研经费分配、资助、管理体制,更好发挥国家社科基金作用,把财政拨款和专项资助结合起来,把普遍性经费资助和竞争性经费资助结合起来,把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结合起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应运用共享资源法,对哲社工作者和教师在一定团体共有项目经费的情况下,利用公共资源和平台共同创建成果,形成共享发展福利的机制,从而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主体结构新变化、新时代要求的奖励模式。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④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显然,完善哲社产权分布结构是新时代保障社会科学要素主体正当权益的根本。政府应加入对哲社成果发表和出版部门的有效投入,为保障各主体权益提供经费条件;应运用科研成果产权结构优化法,在大幅提高哲社论著著作权价值的导向下,对论著的著作权、出版权、印刷权、发行权、转载权、收益权及其利益合理配置,加强报刊期刊出版印刷业及相关网络的监督和治理整顿工作,严厉惩治乱收费、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通过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和法规,力求根本改变论著收支倒挂的反常现象。政府科研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应落实《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通过深化哲社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哲社科研成果产权,扩大项目经营自主权;应以放宽研究经费限制条件、提高经费报销效率、保障人才创新合理待遇为导向,改善项目经费审计制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认真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政府和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加强科研管理政策与财务审计制度的协调衔接,在鼓励和方便科研工作者出成果的旨归下,简化优化财务报销制度,对省部级以上哲社项目资金和成果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审核权、处分权合理布局,优化项目产权分布结构,强化主体责任制,落实最终处分权,提高哲社研究收益,实施项目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动力保障机制,根本改变哲社项目经营自主权较低、经费报销难、申报科研项目动力不足的窘境;应适当放宽哲社人才创新税费政策,加大项目主体单位经费配套比重,增强社会要素主体获得感和成就感;对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成效大、研究难度高的重要项目,应通过科学评估进行后续成本补偿和价值奖励;应按照共享发展的原则,以自然科学待遇为参照系,构建共有共商、共建共享的哲社激励保障体系。
(三)加强哲社新型智库和大数据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新型智库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与智库不仅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智能化、高效化的先进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哲社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同时也可为社会科学要素主体创新价值的综合评估、预测,政府的再分配调节和保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的精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新时代需要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传统智库大多存在研究周期长、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许多前沿性、时效性的问题难以触及。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智库和大数据日益成为简化便捷、信息灵敏、资源丰富、高效办事的共享发展和交流渠道。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更多的风险考验和不确定的变量,不仅需要对当下即时的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化研究,还需要对其未来发展成效的追踪研究和综合研究,应建设一批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近年来,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为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①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肩负着引导共识、资政启民的责任,已成为我国协商民主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补充。应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智库对党政决策谋划的政治价值和科技功能。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应深入实施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积极做好高校智库筹备建设和完善工作,推进高校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委、教育部科技委等研究咨询机构作用,积极推进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通过鼓励各种类型智库健康有序发展,培育更加系统、规范、开放的智能市场,更好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体系构建、信息储备、人才交流、项目管理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新时代需要实施国家大数据建设战略。习近平提出,“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大数据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使人类社会几乎所有个体和组织的行为被记录并沉淀为数据。应运用大数据服务法,搜集并利用基层数据,以固定的、周期性的、政策性的数据来源作为源数据,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后,基于数据的决策,服务于基层,起到决策支持作用;通过海量数据的搜集、掌握、分析、展示,获得巨大价值的信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问题进行更加精确的描述以及对原因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依托云计算平台,深入挖掘哲社数据信息,精准提炼数据内容,掌握社会变量情况,科学预见面临的风险挑战、学科前沿动态和社会发展形势,从而提出更加精准有效的实施方案;运用大数据研究中的数据获取手段,将成为智库提升哲社研究成果准确度和科学性的捷径,成为党和政府制定重要决策和治理方案的科学依据,形成“制度+技术”的国家治理体系,从而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需要充分发挥哲社专家决策咨询作用。各门学科精通专业、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往往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渊博知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按照学科评审的规范要求,利用品行端正、科学素养高的专家对特定学科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审,是比较公正科学的;按照民主化与科学化统一的要求,发挥专家智库“智囊团”的作用,是确保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政府有关部门及事业单位应在减少行政干预、保持专家组独立评审权的前提下,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建立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征求知识分子意见和建议机制。
三、强化新时代高校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
高校是高层次哲社人才培育成长和比较密集的地方,也是发挥人才价值的重要舞台。新时代高校应有新担当新作为,应当更加积极地育人育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创新价值,进一步完善职能结构,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特殊需求为根本宗旨,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具体需求和任务为基本导向,以优势学科建设为依托,围绕重点方向、学科特色来凝聚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团队建设,注重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完善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完善高校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
国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经验可为新时代高校发展提供重要捷径。近年来,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设计各种名目,引进各类人才。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大优惠待遇力度,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归本土;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名牌大学和重点学科等丰厚待遇吸引并留住人才;不少政府领导人利用出访机会,跟他国科研机构牵线搭桥,组织跨国合作研究。同时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国内培养。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加速创造型人才培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项目资金的投入,保障创新主体权益;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积极开发国内外人才资源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人才引进重点和有限资源集中在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进上,同时也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在职人员积极进修和深造,二者双管齐下,统筹规划,适当安排。其次,实行有效激励与适度约束并重的原则。既加大科研激励力度,完善高质量科研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激发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创新、多产硕果,同时对未能按时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多年不搞科研、不务正业的哲社教师应当采取比较严厉的处罚措施和限期改正规定,对严重失职人员还要让其转岗、下岗,完善和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再次,实行重点扶持高端人才和青年骨干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分别执行不同的考核与激励办法。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部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密集、平台基础优越的长处,为国家重大问题攻关作出突出贡献;实施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学校对该计划入选人才实行合约年薪制;对青年骨干力量加大培养和扶持力度,积极发掘年轻人才潜力。
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新时代搞活高校资源的“催化剂”。习近平指出,“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宣传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党政部门所属研究机构、军队院校等要共同努力,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这为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人才比较齐全的优势,易于对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组织跨学科攻关研究,有力发挥集群效应,应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深化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校人员总量管理、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落实高校人员聘用自主权、薪酬分配自主权的有效路径。应拓展哲社人员职称晋升新途径。教师的职称是对其业务技术水平考核、评价、认定的标识和名片,既是一种荣誉享受,也是一种职责担当和激励动力。一定级别职称的教师必须按期完成一定水准的基本工作量和绩效,才是称职合格。为此,“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不同学科教学科研的难度不一样。应落实教育部《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类与公共基础类的人才评价体系;与之相对应,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情况下,健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对于由于各种特殊原因,未能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职称评审要求正常应聘的教师,可根据学校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放宽标准进行校聘教授、副教授的限期晋升,完善校聘教授、副教授晋升机制。高校应实行政教分离的学术评价制度,建立独立的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学术评价委员会,按照公开透明、严格规范的评审程序,在人事部门提供有关评聘人员的申请材料和资格审核情况后,对有关人员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成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公正全面客观地评价。
改善哲社人才待遇是新时代高校激发人才创新动力的必备条件。人才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在美国,注重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其主要措施:一是实现住房、医疗、保险等保障方式的社会化,人才资源可以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自由流动。二是实行自由择业政策,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三是职业分工细化。各大行业通常有2000多种职位可供选择。四是实行高额的工资福利制度,主要以强烈的物质刺激为基础,按照创新价值差别获取不同的报酬。五是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科研人员收入较高,有成就感,其社会价值和地位受到普遍认同和尊重。高层次人才在美国较容易获得高薪和股票、期权,并会随着股票增值而快速致富。②单国旗.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N].特区经济,2009(1).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有效满足人才正当权益是促进人才可持续创新的动力保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国政府和高校有关科研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哲社人才的价值,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研究中心或科研基地的平台建设,推进人才协作攻关,多出优质成果;应推进产权股权激励政策,鼓励哲社工作者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对杰出贡献者实行高薪,基金资助,产权、股票、期权的技术入股或分割补偿。
总之,新时代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营造新气象,发掘新动能,做出新贡献。为此,需要哲社的主管部门构建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机制,在正确把握国家社会突出难题基础上,做好哲社项目招标、立项、审批、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掘人才、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和协调哲社科研力量;需要根据哲社成果效应动态性、持续性、滞后性、复合性、成本复杂性等特点,全面评估哲社成果价值和奖项;需要以增加哲社知识价值为导向,按照共建共享、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合理优化哲社论著、项目等成果产权分布结构基础上,合理配置著作权益和研究经费,根本改变论著收支倒挂、项目经费不高现象,有效激发可持续再创新动力;应在提高经费报销效率、保障哲社成果主体权益、激发人才再创新积极性的导向下,推进科学管理部门与财务审计部门的政策衔接和协调配套,简化经费报销审批手续,确保社会科学要素主体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