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聚集策略研究

2020-02-21郭诗琳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技类科技人才

郭诗琳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科技类社会组织是指拥有合法地位的,以发展公益科技(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为目的,由相关领域科研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自愿结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普及等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组织,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三种。张恒(2013)对科技社团做出的定义为“科技工作者按照特定的宗旨、目标,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1],科技社团根据其组织形式和社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会、协会、研究会三种基本形式,科技社团中的科技工作者按照学科类别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学科。一般来说,科技学会有特定的学科领域或专业范围,以推进学科发展为办会目的,会员多以个人会员为主,活动范畴是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协会以推动科技行业发展为基本任务,多进行科技普及与推广,科教活动。科技研究会一般以发展研究对象为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据特定的研究范畴组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的定义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咨询与服务、科技成果评估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和普及等业务的社会组织。科技类基金会定义为:以科技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为目的而依法开展各种科技活动的基金会的总称。

(二)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要素分析

1. 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职能定位的核心,有利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合法性资源的获取。科技类社会组织因兼具创新功能与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政策执行、经济进步、科技推广的职能要求下,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开展科技交流活动。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承载社会化创新网络、构建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补充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职能、参与智能社会治理、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 组织活动

科技类社会组织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科技创新的交汇点,以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宗旨,主要成员包括科研人员、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对科学技术有兴趣爱好的个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组织活动集中在承接智能社会治理职能与构建科学技术交流创新平台,活动开展中所涉及的单位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媒体等。

3. 组织章程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组织章程(法人章程)起到规范组织机构设置、梳理组织运行机制和确立办事规则的作用,可以分为决策章程和办事章程,是组织内部管理中最根本的规章制度,也是外界了解组织规范性与活跃程度的重要参考。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决策章程主要包括:会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常务理事会制度。其中,会员代表大会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全体会员行使权力,做出组织发展战略、外部合作等重大决定,对于不能到会员大会现场的其他会员,可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询问对于组织工作方针和具体活动的意见。办事章程主要有会员管理制度、组织活动制度、财务活动制度、档案归集制度等。

4.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科技类社会组织各项政策运行的载体,可分为决策机构和办事机构。在机构设置上可分为了理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三个主体部分。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决策机构包括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的领导机构;监督机构为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不局限于组织内部选拔,负责对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双重监督;执行机构设置可以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秘书处、会员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第一,秘书处的职责为文稿起草、文件制发、财务管理、党建学习、总体规划、目标编制、监测考核、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动等;第二,会员服务中心的职责为维护会员利益、接受相关投诉举报、人才资源引进开发、提供各类人才的技能培训平台、培育发展其他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中介组织);第三,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包括专家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为组织科技交流活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引导治理主体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改造、开展专业的前沿化科技培训等。

5. 物质保障措施

物质保障措施是科技类社会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力量,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基本办公条件保障资源。

6. 登记单位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登记单位一般是指民政系统下属的社会组织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包括对组织进行登记备案、等级评定,年检的终审等。此外,登记单位在组织的正常运转中起到一定的服务作用,可为社会组织理顺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代为出面沟通与协调组织发展、人事管理、财务活动、税务活动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帮助组织建立正常的运转秩序,为其高效运转健康提供外部条件。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遵循宽进严管、部门协同、规范自治基本原则:(一)自主、自愿、自治原则是社会组织成立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开展活动时要依照相关政策规定、法人章程的宗旨、组织战略和业务范围。(二)依照各自职能职责,依法授权的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协同登记的管理机关对社会组织进行相关的管理、监督以及开展业务指导等工作。(三)登记管理机关依照政策法规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办事流程,积极扶持培育,加强监督管理。

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属于直接登记的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范畴:(一)以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为宗旨,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的决定及命令,符合本行政区人民政府的相关决定、规定;(二)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是自然科学领域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不含社会科学类),并且须在相关目录规定的范围内,包括医学、理学、工学或农学;(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当地行政区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有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活动的相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属于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需实行双重审查登记。

7. 业务主管单位

业务主管单位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基础的运行资源如人员配备、业务指导物资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科技类社会组织也可作为业务指导单位的团体会员,如智库成员单位,为业务指导单位扩展各方资源,开展相关活动出谋划策。

二、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

(一)科技类社会组织是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交汇点

要真正运用科学技术抓好智能社会治理,政府与科技类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促进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与实践,共同推动智能社会建设与发展。在这一阶段,系统全面的外部政策环境以及科技类社会组织内部人才治理方式的不断优化,为科技类社会组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增强了其获取人才资源的能力,培育了自身权能的成长,更好地扮演起服务社会、科技造福的组织角色。

(二)科技类社会组织是科技创新的高地

以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为宗旨,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成员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和对科技活动有兴趣爱好的个人,所涉及的单位主要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因此科技类社会组织在构建科学技术交流创新平台,加强社会成员沟通交流,构筑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分别属于市场领域和第三部门领域,都是同等重要的创新主体。高等院校为科研行业培养和输送各类基础研究人才、技术应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事前沿科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基础类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我国进行科技创新的中间力量,都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公益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使命和目的

科技繁荣带来全产业的联动增效,科技类社会组织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伴随着极强的行业交叉现象,通过公益科技的形式,连接社会公众、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境内、境外)、媒体,对于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社会组织的人才困境使其桥梁和平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伏燕(2012)[3]在对非营利组织人才队伍的研究中提出,专业人才的缺乏将阻碍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筹款能力弱、项目策划与实施困难等问题,其根源都在于缺乏专业的人才。缺少人才的组织,没有提升业务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没有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那么社会组织是不能发展壮大的。因此,获取更多人才来提升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自身权能,才能构建起与其他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自身拥有的资源大致可分为四类:科学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体设备资源,这四种资源是科技类社会组织内部运行、进行服务时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的缺失,会导致科技类社会组织社会活动能力差,难以获取社会资源。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管理,开发组织成员的自身价值,从而提高组织绩效,保障职能履行,实现组织目标。当前,社会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人才管理理念不断优化,需要学术追踪行为主体的实际发展情况。研究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聚集问题,第一,可以为国家构建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二,为制订一套科学完善的科技类社会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做出人力资源评估部分的参考,同时有助于科技类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第三,从人才类型的角度,重构科技类社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关系,促使组织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国家的智能社会治理与科技治理。

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机遇与挑战

(一)人才聚集的必要性

人才资源是组织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工作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科技类社会组织是以发展公益科技(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为目的,本文将涉及和讨论的人才聚集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科技类社会组织范畴,指出科技类社会组织是由相关领域科研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普及等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组织,因此本文中的人才聚集是指以公益科技为目标,社会组织寻找、吸引、培训并选拔具有专业才能、社会工作才能、志愿奉献的人员的过程,不能简单等同于人员引入,也包括人才的流动共享。人才聚集的作用是保障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强大,实现组织的自主发展。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下,科技类社会组织应结合自身的人才聚集需求,保障人才资源,提升人才效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组织增速发展这一大势。

(二)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中的成效

1. 资源优势的积累

科技类社会组织由于产业领域覆盖面广、服务管理体系流畅、自主办会独立性强的优势,使其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合法性资源、公信力资源较为充足,更容易获取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可供科技类社会组织获取人才资源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媒体和国际组织等。

2. 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完备

精简高效是社会组织的比较优势,总的来说,就是小机构中做到弱化层级,大部门中做到资源整合,这样的组织,结构下的运行机制既提高了人事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又提高了决策效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好的聚集人才,聚焦人才效应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和项目合作。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结构、人才制度、人才聚集方式,是组织治理水平和比较优势的真实反映。好的政策背后应有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内部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为未来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聚集工作厚积薄发理顺机制,从而畅通人才聚集渠道、打下组织发展的基础,为自身发展积累优势。在对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后,应首先对组织自身的运行制度进行检视。通过对人事管理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到科技类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理念、人才管理模式、薪酬与激励体系、人才招聘与考聘方法、人才交流机制上的具体标准。

3. 人才政策的转变

科技政策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首先,我国政府从制度和政策上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加快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步伐;其次,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人才政策的出台,为科技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再次,在科技强国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推动人才向科技行业和科技型组织聚集人才培养与激励保障政策方案的落地,将增强基础科研人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应用型人才加入的决心与动力;同时,也能为社工人才、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提供实践的理论基础,对激励社会组织投身“合作共治,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4. 政府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事业

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人才的培养、激励与保障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持续重视。政府在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事业,对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投入及使用。一些城市的孵化基地在当地民政局的指导下,在一支优秀团队的运营管理下,为初创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财务、项目管理、社工人才督导等多项服务,助推社会组织发展。基地是社会组织的“大管家”和“好保姆”,为入驻孵化基地的各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开展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走访社会组织,提供社工机构专业督导服务;与孵化基地内的行业协会设计研发服务包,推送到社区,对孵化社会组织进行跟踪了解,对符合出壳条件的社会组织予以出壳,对不想继续留在壳内孵化的社会组织允许其出壳,对一些不具备继续孵化条件的社会组织予以筛查。

(三)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的挑战

当前,在科技类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人才聚集工作依然难以进行,可以把组织管理中人才聚集的挑战分为人才概念模糊、人才结构不合理、制度管理落后、人才发展工作不足四个方面。

1. 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的概念未真正形成。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应该兼具科技创新精神、职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发展中,曾存在较强的资源依赖现象,在人才聚集的选择中偏向于科研工作者和科技行业人员,使得真正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志愿者却因此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必然就会选择离开。科技类社会组织是以发展公益科技(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为目的,由相关领域科研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普及等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的组织大多都对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的定义存在误区,因此普遍缺乏对个体人才的关怀,进而导致人才聚集效应难以产生。

2. 战略定位不清晰,人才结构不合理。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结构治理工作主要包括专职人员比例、年龄、性别、专业技术职称、志愿者比例。科技类社会组织专职人员规模与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实际治理绩效没有直接关系。现有的组织大多存在过于看重科技工作人员和拥有资源调配能力的个人,而忽视了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人员。因此,在人才结构的设置上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年龄结构、专业层次结构、性别结构,进而导致人才更新机制不健全,组织难以保持发展活力。

3. 人才管理制度的实际治理效能落后。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缺乏可操作性的人才培训计划,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及培训效果评估的设计不到位。二是志愿者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管理体制不能匹配具体的志愿活动,造成志愿者资源的浪费,许多志愿者因为科技活动经验的缺乏导致不能持续参加组织举办的公益慈善活动。

4. 人才发展治理水平不足,人才保留问题亟须解决。人才自身发展、人才资本增值、人才事业进步等问题共同构成“人才发展治理”这一命题。当前,科技类社会组织,多数陷入了人才发展治理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不能提供人才的发展规划思路,不能帮助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突破,不能提供给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这一困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组织要切断与人才的联系,人才进出机制的匮乏导致组织无法储备足够的人才资源。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忠诚度体现在组织目标与组织架构的匹配程度、物质保障条件(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活跃性、人事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等几个方面。

四、优化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的建议

(一)重构人才精神,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笔者认为,科技类社会组织是以发展公益科技(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为目的,由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从业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自愿结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普及等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组织,“以业绩论英雄”放在科技类社会组织这样的非营利组织中是不可取的,组织本身需要更多的人才类型,要保证每种类型的人才都有机会能通过公平竞争进入领导和管理体系。

科技类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行业交叉现象显著,人才队伍学科专业齐全,是创新型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因此,我们必须看到科技类社会组织本身所具备的人才提升功能,而不单以基础研究、专业技术、政治关联定义人才,要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组织日常运转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科技类社会组织在人才聚集时,要立足于组织目标和职能范围,制定清晰明确的人才需求。

(二)强化战略和职能,推进人才结构治理工作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结构治理工作主要包括专职人员比例、年龄、性别、专业技术职称、志愿者比例。首先,要注重提高专职人员比例,同时加强专职人员的专业化训练,真正解放科研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双手,给他们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的时间空间,做到人尽其能。其次,调节会员的年龄结构,注重青年会员的引进,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打破“烟酒生”(研究生)的传统交往方式和狭隘的“论资排辈的互益观”,让年轻一代的会员秉承公益科技的理念在真正的科技创新平台上交流互动。再次,注重提高女性会员比例。如韩国女性在非正式组织中任职的比例高于男性,推动更多女性进入科技类社会组织工作。立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确保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志愿性,应控制和提升志愿者的人数,把科技推广普及工作稳步推进,提升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效能和科技服务水平。

(三)提升制度治理水平,助力凝聚社会共识

在外部治理环境得到保障的同时,科技类社会组织要对自身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落实效果进行检视。第一,建立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科技类社会组织应实行岗位分类制度和轮岗制度、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实行人才更新机制(根据活动情况调节成员的年龄及知识结构)、落实监督机制(建立自律与他律的机制,内部监督工作由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外部监督机制可与枢纽型社会组织,信用协会达成合作协议)。第二,建立考聘与寻聘相结合的基本人事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基本人事制度。在具体实施方面,建立对于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指标的设定应从单位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既要承接组织战略发展的宏观目标,也要充分评估科研工作的特性风险,把握好风险控制。引入竞争性激励机制,提升专职人员和贡献突出人员的待遇,针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后勤辅助、项目管理等不同的科研岗位设立不同的成果考核指标。第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做好专职人员的素质培训和专业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二是做好会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为会员服务,而不是只有在收会费和举办活动的时候才与会员建立联系。要看到会员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一致性,在进行会员培训(素质培训、专业培训)时,应让发起人(单位)代表就办会初衷、发展战略、工作内容做逐一介绍,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组织的发展历程。三是采用轮岗制,使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互换工作角色。第四,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科技类社会组织应通过实体、线上公开组织概况及发展规划的相关信息,对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应及时放入宣传信息中心,对运作成熟的典型案例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公信力和活跃度,让组织本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吸引人才加入。

(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扩大智能时代的人才储备规模

科技类社会组织主要职能的实现和变化是一个复杂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一般来说,科技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方法包括凭社会关系获取、借助猎头、社会公开招聘、内部培养与提拔、决策机构民主选举。这就要求科技类社会组织打造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交平台,拓宽人才聚集渠道,创新人才吸引方法,扩大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人才储备规模,从而把人才流失向人才流动引导,通过人才平台的充分打造,实现人才保留及人才输送,进而推动人才共享。这一交流平台的搭建过程是促动科研人才、志愿人才积极性提升的有力手腕,不仅能提高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而且能促动其对国内外相同或类似行业先进水平赶超的意识。同时,保持人才流动的畅通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的时候,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血液,为组织注入新思维、新创意和新活力。面对人才聚集的种种挑战,科技类社会组织应竭力改革治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推动智能社会治理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科技类科技人才
月度荐书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人才云
北京与上海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发展对比研究——以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为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