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2020-02-20越,张

阴山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大学生建设

李 越,张 胜 旺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文化困境的产生,是直面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现实困惑与热切追问,以及人类对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慎重思考。这种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为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福祉,代表人类文化的新阶段和人类的新希望。在文化视域下进行生态建设,强调要在掌握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生存技能的前提下,唤起生态危机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态参与和生态自觉。高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履行教育、管理、服务三大职能,所以理应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有作为、有担当。建设绿色大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与高校职能理念不谋而合,更是高校在国家生态文化建设中应该有的责任担当。

一、关于高校生态文化的内涵

(一)高校生态文化的提出

“生态文化”,西方起源于“环境教育”,当时的研究多侧重于环境教育与人文发展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波珀和布泽曼等人“尝试建立教育整体环境中相关要素的相互关系模型”[1],被认为是教育环境学领域的先驱。1966英国著名生态学家、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大学的教育规律,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只有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与国外学术界相比,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较早的生态学研究学者是叶谦吉教授,他试图通过对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提出了“要通过对社会、文化、家庭影响的考察来构建生态体系。”[3]生态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总体,与生态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合生态教育对生态文化做出详细阐释的是著名生态学者余谋昌先生,他在《生态文化论》中指出:人类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从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等传统文化向先进生态文化的逐渐过渡,生态文化正在蔚然崛起,代表了人类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他创新地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概念来说明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就其本质是“文化上的熵污染”[4]。熵污染虽然是社会文化中的一种消极落后文化,但也给人类指明了一条出路,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使人类走向新文化。包庆德认为:“生态文化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实践必然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或失衡,对这些活动和现象,作为生态主体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5]刘湘溶把生态文化界定为:“人类以包括自己于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6]

生态文化理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与实践相结合,典型表现就是走进各大高校,与高校具体学科相结合。高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的具体形态,许多理论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开阔视野,结合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从理论和实践领域展开基本思路。肖宝军和刘颖提到一个名称“NEP”,它的中文意思是新生态范式量表,在文中表示“有研究者通过修订形成了NEP量表,呈现关于自然的权力、生态危机和人类责任三个维度的生态价值观。”[7]黄志海不仅提出其内涵,还对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严谨的分析,最终通过分析得出:“培养生态价值观能有利地帮助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善并且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8]王燕珺指出:“绿色发展模式呼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会促进绿色发展,二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营造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态文化校园氛围,建立从校园向社会延伸的生态文化宣传途径。”[9]此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先后开设的生态文化课程和相关讲座日渐吸引目光,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相继招收生态伦理学和环境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二)高校生态文化的特点

高校生态文化属于人、自然还有社会等要素的有机结合。高校生态文化构造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一种让校园内外各个生物和非生物彼此间实现能量流动和循环的复杂动态系统。高校属于特殊的社会组织,自身的生态文化在建设上也颇具特色。

第一点是实践参与性。实践参与是高校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体现。高校生态文化的建设强调的是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从生态学角度追求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谐之美:在发现解决周边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强大主观能动性,树立保护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意识,因地制宜,要用生态的理念引导积极的生态行为。

第二点是广泛人工化。高校生态文化是一个高级人工生态系统,人工化被深深地烙印在了高校生态文化中。整个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主体是人,涵盖了校园之中的师生、职工还有社会流动性人员等,他们是创造传递优美校园文化的主体,按着自己的生态审美对校园进行着合理改造。这种改造不仅存在于学校管理者和师生的日常教学互动中,而且体现为校园良好的景观环境。

第三点是过程多端性。高校生态文化培育过程是一个拥有明确目的并且受一定校园环境条件影响的复杂过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德智体美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校要广辟渠道、多方发力确定教育开端,因时因地协调各个学科与生态的关系。既可以从传授专业知识的文理课堂中进行,也可以贯穿陶冶情感磨炼意志的校园实践活动,还可以从提升审美情趣的课外鉴赏的非专业课开始,使受教育者知、情、意、性、行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取得理想生态教育效果。

第四点是注重主体性。不应局限于老师学生的传统刻板印象,认为学习对象仅限于学生,要适时进行角色转变,但要突出学生的受教育主体性。高校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时,应充分把教育对象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其自我生态教育的兴趣。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接受生态知识,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内化生态教育知识。

(三)高校生态文化的结构内涵

高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化发展的一种先进文化范式,具体指的是校园内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交互融合的统一背景下,物质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化、精神生态文化这三者文化的和谐统一。

物质生态文化主要是指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积极为教学和育人创造良好平台。“借助于优美的校园环境、广阔的实验林场以及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文化博物馆等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10]。生态环境的规划过程不能单一,要从多角度出发,在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划的过程中都要把生态和环保特征作为基本要求来进行规划,创造优美的环境,让广大师生寓情于景、启迪智慧。

制度生态文化的实质在于通过条文条款为生态行为制定统一规范,以激励性和约束性措施推动师生共同遵守,从生态理念到生态行为实行稳固约束,让全体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有效保障制度的良好运行。“高校生态文化治理体系的完善是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包括理念认知、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11]。

精神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解释和改造世界,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意识形态的改善是行为的驱动力,将生态价值观变成自己行动的方法论指导,这个过程将影响感化师生,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思想状态,促使其规范自身行为,这种方式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总之,生态文化倡导把延续发展、长远利益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把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理论作为依据和基础,偏重于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强调人与人互敬互爱、和谐相处、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道德和实践文化。在高校里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就是以师生为主要的生态文化教育对象,即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科学理性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并自觉履行生态义务,从而达到减少“熵污染”目标的物质、制度、精神三者统一于一体的和谐文化。

二、关于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目标的阐释

高校生态文化目标就是要以“现实的人”为建设和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本真要求,最终培育出具有思想素质引领作用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理性生态人。

首先,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关于“现实的人”的提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2]516“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2]524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就是由现实的人——高校老师来充当教育者,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才能,对受教育者——现实的大学生进行生态观念宣传,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保护的实效性。在培养过程中要打破过分重视传统实用性知识教育的壁垒,对学生的评价要全方位多角度,要在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文化中,体现对学生的生态关怀。在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理念当中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密切社会个体社会关系,最终使人形成积极的社会参与,回归社会。其次,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型和意识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2]162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创造,改造主客观世界。没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配合,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目的最终流于形式。每位教职工老师要承担多种角色和义务,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无微不至的悉心呵护者,要践行一切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在教育方式上,实现“单动”到“互动”的转变,在生态教育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主动深入探讨、广泛争论思辨、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最后,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学说的崇高信仰,是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照亮了人类解放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了毕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12]189。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着重点在于智力、能力、品德、技能的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绿色大学是要尽可能发掘高校大学生的潜能,促进自由发展,凸显自主性、独特性和个别性。生态文化与绿色大学的内在一致性,都是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知行合一,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就要求“生态人”能够在个人正当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和谐的人的重要手段,更要立足实践,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理性生态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所谓的“理性生态人”,主要是指在生活中“作为现实的人”——高校大学生具备了理性的生态意识、理性的生态行为,能够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从实践维度深入贯彻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理念,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摒弃狭隘的个人至上和经济优先主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实现了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目标就是成为“理性生态人”,这既是建设目标,又是建设理想,更是一种建设理念。

三、关于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实施

高校生态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命运。高校应当注重生态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影响,以学生自我主体教育为主,社会影响教育为辅,激励、约束、凝聚校园文化,即最终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树立文明生态理念,在掌握一定的生态生存技能基础上,形成积极的生态参与。目前,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科学选择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实现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应树立文明的生态认知

高校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大学生树立文明的生态认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自身还应不断学习、完善,但现在仍然存在生态文化知识匮乏、生态行为被动的认知问题。从知识匮乏方面而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明白生态文化知识为高校生态文化意识的培育和文化自觉的养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将其置于教学和育人的突出位置,但也存在受教育者对具体的生态文化知识一知半解或者对系统生态文化知识培育体系不熟悉的现象。因此,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生态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在生态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会间接营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生态行为被动方面,由于一些学校尚未建设好独立完善的生态课程和制度,校园内也未形成绿色环保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再加上学生中有一部分思想和行为存在偏离,这就使得他们思想上对生态文化存在抵触心理,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利益范围之内,要不然认为与自己无关高高挂起,要不然不愿意或敷衍学校组织的生态实践活动。思想上难以认同和转变为价值观念,也就最终无法落实于实践,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生态文化自觉的养成和提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大学生生态文化自觉的养成和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需要思想上长期累积转变,并将自身行动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孕育绿色环保的参天大树,最终实现主动追求绿色环保行为的生态转向。

教书育人,学校要注重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来推动高校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高校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来源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现今仍然存在,才令不同种类的文化在同样的时空内发生化学反应,相互交缠和涤荡,形成促进事物往积极方向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从而最终走向全新的生态文化。首先,从总体上看,无论是解决生态知识匮乏还是行为被动问题,针对的都是工业化遗留下来的消极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核心就是要改变认知,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勇于面对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不和谐生态因素,为生态文化的建设开辟道路。其次,造成生态文化知识匮乏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生态学习过程不重视。如何建立关于复杂事物的认识,无外乎由感性到理性,需要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飞越,这个过程所说的反复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的。所以在学习高校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科,反复多次学习,并且注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积极学习的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生态领域依照客观的规律来实现生态理论方向和生态实践的有机统一。最后,在对生态行为的反思过程中,我们要扭转急功近利的错误认知,要根据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积极地参与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使受教育者能够置身于生态情境中,真实而亲密地感受到生态,增加自身对环境的认知,这也给受教育者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一边践行一边检验构建的生态途径,养成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应健全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

“许多高校虽然倡导理想信念教育,强调要突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宣传,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13]人成为物的工具,被物所奴役,并带来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片面化。这种片面性表现在教学、制度、环境三方面,具体为:首先教学方面,高校仍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这种固定的教育思维将一些高校捆绑和束缚,让这些高校渐渐忽略掉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迫于现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这些高校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督促学生考取五花八门的专业类证书,视线集中于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造成了大学生的生态观念重度缺失。其次制度方面,虽然各高校也都相互借鉴着建立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领域的相关制度,但在具体的落实上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贯彻机制,生态行为养成的导向作用并不明显,没能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在环境方面,对生态任务环境的建设过程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关于校园环境的建设,许多学校应找寻专业人士,在美化校园、构建更好的校园绿化方面精准定位,给同学创造更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是一些高校却希望通过兴修校园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奢侈浪费、背景设置重复的问题,最终会影响大学生的生态文化建设,忽略生态文明的问题,造成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下降。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内在含义要求我们要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以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和原则看待这个世界。面对工具理性导致的片面性,最重要的就在于要讲求联系,要善于分析高校生态文化构建中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查事物发展和变化。具体来说,教育教学方面,高校教师应转变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妥善安排生态文化课程,做到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涵盖广泛,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课内容。其中包括的内容非常多,除了历史学、美学这些偏感性的学科,还要学习地理学、伦理学、生态学、哲学这些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不能顾此失彼,只注重就业,忽视教书和人才培养要遵守的根本原则。教育者还要明确受教育者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明确的原则目标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的教学内容,防止教育方向的扭曲。高校建设更要关注制度,不能仅有计划,还要在生态文化建设里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应“围绕制度建设,从制权、理事、循规入手,完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14]。高校生态文化建设要形成良好健全的运行机制,真正及时地去发现问题,采取高效率的措施解决与生态平衡相冲突的矛盾,避免造成生态文化在高校内部的失衡。在环境方面,高校应加强植被系统的生态规划,规划过程一定不能单一,要从多角度出发。除了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划,更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程度与整洁程度。例如,高校内部的许多基础设施,像图书馆、教学楼还有学生们的宿舍公寓楼、路标路牌、广告宣传标语,还有街边的书刊亭等较为小型的建筑等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都要把生态和环保特征作为基本要求来进行规划。当然,高校在环境构建过程中也要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结合,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以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实施生态教育的具体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布局。

(三)社会应普及正确的价值观指导

截至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一个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换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如火如荼,但是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端。经济效益成为大众率先追寻的目标,放弃许多有关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原则。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已经成为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牺牲品,这也造成了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落后现象日益猖獗。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高校也就成为了最容易遭受这种负面影响侵蚀的地方,这会导致大学生们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进一步缺失,把个人利益看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享乐主义成为生活的准则,为了追求金钱而急功近利,最终大学生们也就很难把控自己并且从这些不良的人文环境中抽身。这些不良思潮渗透进校院,不仅仅会令校园环境污浊,大学生身心健康受损,更会严重破坏社会的环境和秩序。

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大学生属于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振兴的重任,所以要把大学生的培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培养过程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培育。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5]整个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完成生态文明观在群众中的科普,让公众都能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只有大众共同的认可才能形成最持久的力量。如社会应多举办倡导生态价值观念的公益讲座;张贴践行生态价值观念的公益广告牌、宣传语;开展更多植树造林的公益活动,积极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和文明单位机构的参与,让大家都能够通过公益活动参与到市容美化的过程中来。社区民众如果也想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就可以由社会自行组织公益活动,让市民们通过废物回收以及节能减排来参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善是行为的驱动力,所有的民众共同参与,将生态价值观变成自己行动的方法论指导,这种方式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四、结语

生态文化在现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更是人类价值观在数次经济革命后的转变与反思。寻求生态文化更好的发展环境即是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的实现,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需求。高校只有坚定立场,抵御不良社会风气,注重对祖国未来建设者大学生人群的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使命。所以各高校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共同努力,为中华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重要的绿色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生态大学生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