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直击数学问题本质
2020-02-19梁奇
梁奇
[摘要]数学课堂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教师若不断地予以重复强调,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而巧用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则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突破学习难点
[关键词]数学问题;本质;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3-0030-02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懂得对不理解的知识要多思、多问,不断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大限度地避免偏见和误判。也正因为通过对某些問题或结论深入探究,才会离真理更近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类比引入,揭示本质
如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从学生熟知的人际关系切入,紧紧抓住“互为倒数”这一概念核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类比师生关系、主客关系以及数学领域中的互为质数关系、倍数和约数关系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互生共存”的意思。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为学生主动建构准确的倒数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
师:时间过得真快,开学已有一个月了,经过这一个月以来的相处,我们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之间成了——
生:(心领神会)朋友!
师:我非常高兴能和每位同学做朋友,可什么是“互为朋友”呢?谁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生1:“互为朋友”其实就是说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是老师的朋友,同时老师也是我们每位同学的朋友,是经过双方确认的互相依存关系。
师:这种说法非常准确!生活中这样互相依存的关系不胜枚举,谁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2:父女关系,如A是B的爸爸,反过来,B就是A的女儿。
生3:还有婆媳关系、师生关系。
师:在数学领域里,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存在,以前陆陆续续学过一些。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以前学过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
生4:互为质数,如4和9,这两个数互为质数,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5:因数和倍数,如12和3,12是3的倍数,3是12的约数。单独说12是倍数或者3是约数,是没有意义的。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现在,我们继续研究数学领域中类似相互依存的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出示几对互为倒数的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
上述教学,导入环节不是用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是简单地以旧知引出新知,而是在交谈中不露痕迹地引向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扩展到生活中其他相互依存的关系,然后诱导学生联想到数学中的互质数、因倍数等相互依存关系。这样教学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一步步深入中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二、引发冲突,探究关系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很多教师会直接出示三根长短不一样的小棒让学生拼接,这样学生就会遇到能拼接成三角形和不能拼接成三角形两种情况,然后教师在不能拼接成三角形上大做文章,最后出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教学缺少探究性、自主性和生成性,没有揭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本质,也没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结论,机械地应用结论解决问题。学习这一内容,学生的认知起点应该是空白的,也就是不知道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有没有长短要求。因此,课堂上,教师可先让学生用小棒拼接成三角形,证实原有结论,再拿出不可以拼接成三角形的小棒来做对比实验,使学生发现其中不同的地方,从而引发认知冲突。这样通过实践操作,既证明了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义揭示了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更透彻。
又如,仍以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教师别出心裁,给每个学生小组配备12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荧光棒:桃红色荧光棒长10厘米,奶白色荧光棒长6厘米,橘黄色荧光棒长5厘米,墨绿色荧光棒长4厘米。每种颜色的荧光棒各3根,让小组内的4名组员抽选:第一次抽选,每人取同色的荧光棒拼摆三角形,非常顺利,于是初步得出结论“只要有3根荧光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第二次抽选,每人取3根不同颜色的荧光棒拼摆三角形,有的操作成功,有的操作失败,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自觉地进行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这样具体、深刻的操作活动,将凭空想象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这样教学列举出了实验的全部可能,避免了因狭隘认知而造成的错误,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变通求解,突破局限
如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让各组学生随机写出一组数字。学生写出以下几组数字:(1)2,3,5;(2)3,6,10;(3)5,5,5;(4)23,23,4……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几组数字进行比较:(1)2+3=5,3+5>2,2+5>3;(2)3+6<10, 3+10>6, 6+10>3;(3)5+5>5; (4)23+23>4,23+4>23……这样教学看似简单,实际上教师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对比验证,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即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中,也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如上述的第(1)组数字,只有2+3=5这一道比较式是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其余两道比较式3+5>2、2+5>3则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学生对此疑惑不解,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寻求真相、探求真理成为学生发自内心强烈的愿望。学生自己不断地推理验证,不仅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而且使探究进入更深的层次,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上述教学,教师在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后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认知失衡后变通求解,寻求新的认知平衡,经历困惑到通达的过程。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练习对于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随堂练习的时间十分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好的练习效果,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习题,实现课堂训练效果最大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青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陷阱问题设置[J].小学教学参考(中旬),2018(32):63.
[2]李茹.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置应把握的原则[J].甘肃教育,2016(10):105.
[3]刘祖汤,刘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J].江西教育,2017(21):83.
(责编 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