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

2020-02-17刘建民李兴泉

学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刘建民 李兴泉

摘 要:贫困山区农村中学教育落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構建出适合农村中学的“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有精确定位,善于探究性互动的教学方法,让传统的知识总结环节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

关键词:“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5-013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130

“互联网+”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教育理念的提升,也是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推进。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我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互联网+”课堂教学,经过这几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农村中学“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

一、“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间教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足矣。而“互联网+”教学模式,需要一个与教学连通的网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足够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做支撑。这样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较高的网络工具应用能力,具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具有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能力。

二、“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的教育方法,真正以生为本地开展教育活动,该教学方法讲求师生平等,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不再是单向的、填鸭式的传递,能更好地体现出课堂互动性,从而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方式。传统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权与选择权较弱,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能极大改善此状况,让学生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的个体参与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是双向的,知识的接收带有极大的自觉意识,是多次碰撞后达成的认知统一和认知共识,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教学的目标要有精确的定位

“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是多样化的,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更高:对目标的定位要精确,所讲授的内容要精练,导向思路要清晰。课堂运用投影、多媒体、PC机,微课、创客、数字化课堂等,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微课的利用,使用方便,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微课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正好迎合了“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可以使用1-2个微课课例解决课堂教学过程重难点问题,并且大大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同时,视频动画的演示,局部的放大,能使一些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变得明显直观。真实的情景重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善于探究性互动的教学方法

迅速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让信息的实时交流成为可能。特别是一体机、电子白板的应用,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表达自我的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特别是手机和电子白板的连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练习即时拍摄投影显示在屏幕上,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根据课堂进程和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进度。让传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变为双向的、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传递模式。

五、“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让传统的知识总结环节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

“互联网+物理课堂”教学让课堂内容的备份、知识的重现成为可能。教师的授课内容录制的微课,可以在全网络共享,随时随地提取和播放。这就让我们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总结环节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生动形象,更容易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调取需要重点强化的环节,既解放了教师的身心,又让课堂总结环节更加科学实效。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农村中学有了物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了教学的新模式,就要充分应用好这个平台,让“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到每一学科教学中,使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5).

[2]张雄.微课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3]朱长永,张欣.基于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的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7(4).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刘建民(1970.3—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教材教法。

李兴泉(1978.3—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心教研室主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研教改。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8]GH07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