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来从“气血相关”理论治疗杂病验案3 则
2020-02-14王大光陈宏宽邓琳琳薛红杰
王大光 陈宏宽 邓琳琳 薛红杰
( 盐城市中医院肝胆内科,江苏盐城210029)
“气血相关”理论是重要的中医临床思维。气血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互根互用,相互配合,确保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故曰“血气调达周流, 则人体和平康泰”[1]。疾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气血亏虚或气血不和,所以治疗重点在于调和气血。陈福来主任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陈老从事临床诊疗工作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时常运用气血相关理论,考虑气病及血,血病及气以及气血同病,谨守病机,审证求因,收效满意。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陈老运用“气血相关”理论诊治疾病验案3则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吐血案
张某某,男,46岁。2018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因“吐血1日”就诊。平素脾气暴躁,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就诊时口苦咽干,胁痛不适,心烦易怒;伴有嗳气,诉吐血时色红偏黯。舌质红绛,脉弦数。辨证属肝火犯胃,胃络损伤。治以降气疏肝,宁血止血。处方:
紫檀10 g,苏子10 g,青皮10 g,清半夏9 g,醋柴胡6 g,当归10 g,牛膝10 g,白残花10 g,炙甘草9 g,生地15 g,赤芍15 g。3剂,日1剂,水煎400 mL。将白及粉3 g、三七粉3 g调入,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自服用后未见呕血,继服7剂后大便转黄,提示病情告愈。
按:本案属于“血证-吐血”,临床出血一病,因气病而见出血者甚多。主要分为气虚、气逆、气盛、气陷等[2]。血所以能在脉管中运行上下,不溢于脉外,全赖于气的摄约,尤其是脾气的作用,即“脾统血”。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血溢于脉外,而表现为吐血、便血之内脏出血,妇女经来量多之子宫出血,血溢于肌肤之紫癜等。诸症常因气虚失约所致,临床治疗多以益气摄血为主。《素问·举痛论》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可见气逆络伤,亦能导致出血,血随气逆多半从上而出,如吐血、呕血、咳血、衄血,甚则血溢于脑而致神昏厥脱。此类大多为肝、胃、肺等气机上逆,其血自出,治当降气以止血。“气有余便是火”,可见气盛血热,亦可迫血妄行致吐衄,此类出血治当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气虚下陷之出血,血随气陷,其血多从下而出,如临床所见之崩漏、便血等,脾肾之元气下陷,此类出血治当益气升陷以止血。唐容川谓:“崩中虽是血病,而实则因气虚也,气下陷,则水随而泻,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服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升则血升矣。”明确地指出了气虚下陷可致出血的病机及治疗[3]。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血证》中提出血证治疗原则“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动血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提出治疗吐血当辨气辨火,识其虚实。本案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此次发病伴有口苦咽干,胁痛不适,心烦易怒,结合苔脉辨证属肝气上逆,其病在气,气病及血而见吐血,遵缪希雍的“治吐血三要法”之“宜降气不宜降火”治则。陈老选用紫檀、苏子等降气药物为主药,佐以生地、赤芍等凉血宁血,醋柴胡、白残花疏肝理气,三七、白及等止血,共奏奇效。体现“气有余,便是火,气降火自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4]。
2 胸痹案
陈某某,女,65岁。2019年3月11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胸痹”病史10余年,初起心胸疼痛,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自服降压药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病情控制一般。近日心胸憋闷疼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夜间多发,胸满喘咳,善太息嗳气,嗳气后诸症有缓。唇舌紫暗,脉弦涩。辨证属血瘀日久,气滞不通。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处方:
丹参12 g,桃仁10 g,红花10 g,醋柴胡6 g,牛膝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生地10 g,桔梗10 g,三七10 g。7剂,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自服药后胸痛缓解,嗳气明显改善。后继用7剂后病情告愈。
按:本病属于“胸痹”范畴,胸痹一病的病理因素很多。结合本患者症状当有“血瘀”“气滞”两种。胸痹之气滞血瘀证与血瘀气滞证切不可混淆,两者有本质区别,究其病因一是气滞为本,血瘀为标;一是血瘀为本,气滞为标[5],治疗的重点亦有所差别。本病患者偏瘀血体质,瘀血日久,气行不畅而见气滞。当属血病及气引起的血瘀气滞证。血病及气,指先发血病,然后累及于气的传变趋势。主要有气随血虚、气随血脱、血瘀气滞等证。气随血虚主要因为血为气母,血虚可致气虚;气随血脱因血能载气,血脱可致气脱。而血瘀气滞,多因跌扑外伤或寒凝血滞等诸证之瘀血,阻滞气机以致气滞。唐容川谓“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指出瘀血可以阻滞气机。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亦有“脉道不通,气不往来”,也说明血不行则气也不行,血瘀可致气滞。本案起病之始可见心胸疼痛,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夜间加重等症状,提示起病于血瘀,后虽有胸闷心慌、太息嗳气的气滞之象,但治疗仍紧抓病机,以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方取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佐以行气,收效甚显。充分体现气血相关的重要理论,也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的重要思想。
3 崩漏案
李某某,女,25岁。2019年7月16日初诊。
患者因产后出现“月经量多间作1年”就诊。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辨证属气血两虚。治以健脾益气,固冲止血。处方:
白术10 g,黄芪30 g,党参10 g,茯苓10 g,煅龙骨15 g,煅牡蛎15 g,山茱萸15 g,赤芍1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炒山药15 g,五倍子6 g。7剂,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自服用后诸症改善,后继用14剂后经期经量均正常,病情告愈。
按:患者产后气血亏虚,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量多如崩;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气血不足之象。本病属于气血同病,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临床之气血同病,以类似本病之气血两虚证为常见。《素问·调经论》谓“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是指气血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变化下气或血不足均可导致气血两虚之候。如慢性出血性患者,或久病气虚之人,病久均可出现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亦属气血两虚之证。气血同病,则气血同治,气虚为主者,益气佐以补血;血虚明显者,养血佐以益气,亦有以补气为主,而取“阳生阴长”之理;脾胃虚弱,当先健其脾胃,脾胃健,纳谷增,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则气血之虚即可恢复。本病当属气血同病,陈老以八珍汤为基础,方中熟地、当归、赤芍、川芎四物补血调经;党参、黄芪、山药、茯苓补气健脾,益以煅龙骨、煅牡蛎、五倍子收敛经血。合而用之,有补益气血、固冲调经之效,使用后效如桴鼓。
4 结语
气血津液学说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气血相关是气血津液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动力,两者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彼此之间可分而不可离。反之,病理状态下气血互为影响会形成气病及血,血病及气,气血同病三种病理变化。生理和病理变化中气血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反映了中医学中气血相关理论的现实性。《本草衍义·衍义总序》[6]谓 “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伤其气血者”,指出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气血的盛衰,治疗重点在于调和气血。临证时切记气血为病,主次之分,标本之别,紧抓病机,辨证论治。上文所列之三则验案,虽为吐血、胸痹、崩漏三病,其病机有气病及血、血病及气、气血同病不同,但是陈老在临床辨治过程中,运用气血相关理论,紧抓病机和病理因素,灵活施治,收效显著,体现辨证论治与审证求因相结合的整体观念。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的长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