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为主治疗中风后便秘37 例临床研究
2020-05-08邹康西平昀鹭
邹康西 刘 勇 平昀鹭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便秘是中风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中风后便秘发病率约为30%~60%[1-2]。中风病又称“脑卒中”,在我国属常见病、多发病,其高致死率、致残率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的改变,我国中风病患者人数逐年递增。现代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具有相互调节功能,提出“脑肠轴”等相关理论学说,因中风患者多有神经系统损伤极易引发便秘症状,而便秘又可进一步加重中枢系统损伤,增加再次卒中的风险,因此防治中风后便秘显得尤为重要[3]。目前西医主要根据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采用各类泻下药、促动力药、灌肠剂等治疗,但仅暂时性缓解症状,疗效持续时间较短,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便秘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研究表明针灸特别是电针刺激对功能性便秘安全而有效[4-5]。我们临床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电针肾俞穴和会阳穴治疗中风后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病房的中风后便秘患者,最终有7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组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74±7.37)岁;中风 平均病程(29.68±13.80)个 月。 对 照 组 男17例,女19例;平 均 年 龄(54.81±6.22)岁;中风平均 病 程(31.08±16.09)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拟定;便秘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8]便秘篇中虚秘的辨证标准拟定。
1.2.2 西医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参考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9]中脑出血、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便秘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胃肠病委员会研究制订并公开颁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10]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者;中风病病程1年以上者;年龄在40~65岁之间者;近2周内未使用其他方法干预便秘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同意配合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有习惯性腹泻及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伴有严重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中风病基础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控制血压、血糖,积极防治感染等;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1]予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关心理治疗、康复训练治疗。
2.1 治疗组 联合电针治疗。选取双侧肾俞穴和会阳穴,患者取侧卧位,肾俞穴选取0.30 mm×40 mm毫针,直刺法进针约20~30 mm;会阳穴选取0.30 mm×60 mm毫针,直刺法进针约40~50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直至医者手下有沉紧、滞涩感,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即止。将肾俞、会阳穴接英迪KWD-808-Ⅱ型脉冲针灸治疗仪,正极接肾俞穴,负极接会阳穴,采用疏波,强度以出现针刺部位肌肉跳动并且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时间30 min。
2.2 对照组 联合针刺治疗。根据《针灸学》[12]选取便秘常用腧穴:天枢、大肠俞、支沟、足三里、上巨虚,采用0.30 mm×40 mm毫针垂直刺入穴位,进针约20~30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
2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 通过患者的排便日记卡(患者及家属每日填写,主要内容包括:排便次数、是否排便、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大便是否完全排尽及大便完全排尽感的自主排便次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每日自主排便次数的变化情况,统计每15天平均自主排便次数及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时完全自主排便次数的变化情况。
3.1.2 大便性状 依据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判断图[13],对患者排便日记卡中记录的大便性状进行分型。I型:分离的坚果状硬团;Ⅱ型:干硬团块;Ⅲ型:干裂香肠状;Ⅳ型:香蕉状;V型:软的团块;Ⅵ型:泥浆状;Ⅶ型:水样便。其中I型对应1分,Ⅱ型对应2分,以此类推,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大便性状进行评分。
3.1.3 排便困难程度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排便困难程度,2组分别采用计分法进行评价。0分:无困难;1分:用力才能排出;2分:非常用力才能排出;3分:需按摩肛周,甚至用手抠等辅助排便。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CSBMs比较 见表1。
3.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比较 见表2。
3.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CSBMs比较(±s) 单位:次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CSBMs比较(±s) 单位:次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5 d 后 治疗30 d 后 随访时治疗组 37 0.41±0.60 1.27±0.87** 2.14±1.34**△ 1.86±1.11**△对照组 36 0.54±0.65 1.19±0.86* 1.56±1.05** 1.36±0.93**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5 d 后 治疗30 d 后治疗组 37 2.32±0.71 2.54±0.90* 3.03±1.04**对照组 36 2.14±0.76 2.33±0.89* 2.67±0.9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5 d 后 治疗30 d 后治疗组 37 1.65±0.59 1.51±0.65** 1.08±0.64**△对照组 36 1.58±0.69 1.47±0.70* 1.42±0.69*
4 讨论
便秘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文献记载,称其为“后不利”“大便难”,而后随着古代各大流派的兴起,称其为“大便燥结”“大便秘”“脾约”等10余种病名。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相关。《景岳全书·秘结》[14]中指出:“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下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中风患者由于早期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以及后期饮食量减少缺乏膳食纤维摄入和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气血不足,肾气亏虚,从而大肠运化无力,津血亏虚,肠道失于濡养,糟粕停于肠中而致便秘,故中风后便秘患者多为虚证便秘。
现代医学中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便秘的病因如纤维缺失、自主神经病变以及肠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者之间的功能障碍[15],但仍不能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无具体的诊疗方案,而中风后便秘更无相关治疗指南。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单一,仅能改善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长期使用有一定毒副作用。随着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不断融合发展,有许多新兴疗法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其中通过针刺腰骶部穴位刺激骶神经的新兴疗法就是其中之一,因腰骶部穴位深层为骶部神经及耻骨直肠肌、肛门括约肌等,通过针刺刺激骶部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除八髎穴之外,还有长强、白环俞等功能性排便障碍的常用腧穴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对象为中风后虚证便秘患者,因中风患者本素体肝肾阴虚,病程后期气血衰少阴液亏于下,肠道失于濡润从而导致便秘,而粪便的排泄本为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若肾气不足则大肠传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排便困难,故中风后虚证便秘其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肾气亏虚”。《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肾俞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肾脏之精气汇聚于背部的腧穴,是临床上补肾气、益肾阳及安先天之本的常用腧穴,刺之以开二便,帮助患者排便。《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魄门亦为五脏使”,会阳穴邻近魄门又为膀胱经气与督脉阳气汇聚之处,有散发水湿、补阳益气之功,体现了中医治本的学术理念。从神经解剖层面来看,肾俞穴、会阳穴分别临近第一腰神经交感神经干和阴部神经干,并且深刺可直达盆神经丛,因此电针这两个穴位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和盆神经等传入支的兴奋性[16]。加之电针能加强针感得气,提高神经兴奋性刺激排便低级中枢,增加平滑肌收缩促进肠蠕动,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治疗第15天到随访结束,2组患者较治疗前平均完全自主排便次数均有所增加,从第30天开始治疗组完全自主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并且在后期随访数据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疗效持久稳定,而对照组平均排便次数呈现下降趋势。2组患者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均有改善,并且在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基础治疗联合电针肾俞穴和会阳穴治疗中风恢复期出现的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但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不足、诊断及纳入标准不精准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完成试验,并进一步研究电针改善中风后便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