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脾胃运化”探讨肠道微生态与中风病的相关性

2020-02-14徐寒莹李鹏飞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中风病运化

徐寒莹,李鹏飞,张 影,徐 鹏,王 健*

(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长春 130021)

中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于前列,同时我国也是全球中风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在中风急性起病后,根据其病情可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较高的致残率,也为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

肠道微生态系统主要由肠道微生物及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共同组成,在人体多个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复杂。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并可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与消化,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态平衡对于控制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中风病存在诸多关联。中风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肠道内微生物水平可发生显著变化,也有研究发现,通过调节中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水平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发展[1]。脾胃调和,运化有权,对中风病的防治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脾胃运化角度论述肠道微生态与中风病发病、防治的关系。

1 脾胃与中风病的关联

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以膜相连。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胃互为表里属络,阴阳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纳运相成。脾胃调和对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具有重要意义。《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可见脾胃在水谷代谢和精微输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李东垣强调“脾胃乃元气之本”,《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言:“养生则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可见脾不独主于某时而寄旺于四季,无时不主。张介宾《景岳全书》中言:“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可见脾胃与其他脏腑互为相使,治脾胃可安五脏。

中风也称“卒中”,是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一类病证。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正气亏虚,饮食失衡、情志失调、气候骤变等因素而致气、瘀、痰、火与风搏结,上冲于脑即可发病,由此可见本病为本虚于五脏,标实于脑窍。脾胃在中风的防治与预后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病机可归纳如下,1)内伤积损:脾胃损伤,元气失充,土不生金,土不制水,土虚木乘,心脾失养,脏腑皆虚。2)脾致气结:脾主思虑,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旺乘土,亦可伤脾,气结气滞,阻滞气血运行。3)脾虚致痰:脾胃亏虚,失于健运,水精不布,困阻中焦则滋湿生痰。痰郁日久可化热,亦可与肝火相结酿成痰热。4)脾虚致瘀:脾胃不和,运化无权,气血乏源,气虚运血无力,血不畅行即成血瘀。5)脾虚致风:脾土虚衰,肝木妄行,脾虚精微不化无源充养先天,脾肾皆亏,水不涵木亦可侮土,肝肾阴亏,阴不制阳则阳亢化风。由此可见,中风病防治与脾胃关系密切。

2 脾胃调和与肠道内稳态的内在关联

现代医学认为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中医学理论运用“脾胃”高度概括现代医学中的胃肠道消化功能而并非是人体的独立脏器。《灵枢·本输》 言 :大肠小肠皆属于脾胃。在中医理论中,饮食五味入口,经胃受纳腐熟,经脾运化后转化为可吸收的精微物质,在脾气的作用下将其布散于脏腑诸窍。现代医学中的氨基酸、葡萄糖、蛋白质、酶类、微生物菌群等有利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即是中医理论中的“精微物质”,而食物残渣、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则为“糟粕”,根据两者功能特点可将其简化称为“清”与“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小肠分清泌浊,大肠传导糟粕即是中医理论中的脾胃消化过程,其中脾胃和调,升降相因作为全过程的核心环节。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菌群亦可根据功能特点划分为有益菌与有害菌。从中医角度分析,有益类微生物菌群即为“精微物质”(清),有害类微生物菌落即为“糟粕”(浊),两者和平共处才可保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态平衡。由此可见,中医理论中“脾胃调和”包含阴阳、气血、清浊的调和,肠道“内稳态”即是中医理论中“脾胃调和”的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医理论阴阳学说中“阴阳对立制约”“阴阳消长平衡”理论的具体应用。

3 肠道微生态与中风病的关联

诸多神经系统疾病会出现消化系统异常症状,胃肠道神经系统也被称为“第二大脑”。胃肠道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相互关联,胃肠道神经也可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运转。肠道内寄生了大量微生物构成了庞大且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肠脑轴”概念的提出也使得学者们对于肠脑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生理代谢并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中风的发病及预后有密切关联。

3.1 肠道微生态对中风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影响 影响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中风发病危险因素存在密切关联。Zeng 等[2]通过分析比较中风病高危与低危两类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后得出,中风高危人群肠道内的机会性病原体负荷增加,这可能与肠道内丁酸盐产生菌水平降低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基本病理变化,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失衡可以通过诱发炎症反应、加剧氧化应激、影响脂质代谢等途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TMAO 可通过影响胆汁酸合成酶降低胆汁酸形成,进而降低胆固醇代谢,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加速脂蛋白在血管内膜下聚集引起内膜增厚,引起血栓形成。肠道微生物也可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激活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来调节胆固醇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硬化进程[3]。TMAO 浓度与中风风险呈正相关[4]。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同样是中风重要的危险因素。Nie 等[5]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内脏脂肪堆积有密切关联。综上可知,肠道微生态变化可通过影响中风危险因素而增加中风病的发病风险。

3.2 肠道微生态对中风病预后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菌群是肠道的天然保护屏障,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时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造成黏膜损伤,肠道微生物移位,进而出现肠道内环境失稳。损伤后的肠黏膜失去屏障保护作用后吸收肠内毒素入血可诱发肠源性感染[6-7]。此外,肠道微生态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中风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联。现有研究表明[8],肠道微生态可影响中风结局,肠道微生物定植可减少病灶体积,增强脑部细胞因子表达,肠道微生物可启动中风后的脑保护免疫反应。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调节脑神经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后续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失调在脑神经创伤性损伤后也可通过免疫调节等方式反作用于中枢神经加重其损伤程度,因此对于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Wen 等[10]研究发现,老年中风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加剧促进了肠源性细菌移位,从而增加了中风后细菌感染的风险。有研究表明[11],对老年中风小鼠进行细菌菌株移植进而调节其肠道微生物环境,可同时降低其神经系统与肠道的炎症反应,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而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

4 小结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可对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等中风危险因素造成影响。多项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肠道内环境,可以进一步减轻中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由此可见,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可降低发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中风病防治的新靶点。肠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取决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和谐共处,二者共同构建的“菌膜屏障”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肠道微生态平衡与中医理论中的脾胃调和,气血冲和,阴平阳秘存在内在关联。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中风病运化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