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2-14余杰韩梅欧阳华忠
余杰,韩梅,欧阳华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0 引言
肺栓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有关,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咳嗽、出冷汗以及胸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介入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清除静脉血栓,改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保护静脉瓣功能。因此,本文对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年龄(43.1±8.3)岁,其中18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对照组年龄(43.3±8.5)岁,其中16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导管祛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将6F鞘管置入,给予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距离右肾静脉开口下方1.5-2.0 cm处放置滤器顶端,置入滤器后,给予患者肺动脉造影检查,然后行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肺动脉内血栓进行抽吸,在肺动脉内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其中负荷量为4000 IU/kg,控制好注入时间,一般为10 min。同时,对患者的纤维蛋白水平和凝血时间变化进行监测,每2-4 h进行1次导管造影检查,对溶栓效果进行观察,待溶解肺动脉大部分血栓后,在患肢血栓内置入导管继续行溶栓治疗,控制好泵入速度,一般为1000 IU/(kg.h)。需要注意的是,当纤维蛋白水平<1.0 g/L,且经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溶栓无进展时,则立刻停止溶栓治疗,运用100 IU/kg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12 h/次,连续治疗7 d后,给予患者华法林口服,疗程为6个月。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全身静脉溶栓,即置入滤器后,运用尿激酶对患者的患肢足背进行静脉滴注,然后运用100 IU/kg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0 d后,给予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时,停止运用低分子肝素钠,再给予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疗程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度、Miller指数以及肢体周径差,并且记录两组的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氧分压等。
1.3.2 治疗效果:评价疗效:①显效。患者的呼吸困难、胸闷、休克以及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液循环稳定,Miller指数<5分,且健、患肢周径差<1.0 cm;②有效。Miller指数<10分,患、健肢周径差<2.0 cm,且症状改善明显;③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5.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行χ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术前的各项指标对比无区别(P>0.05);术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iller指数、肢体周径差以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术后1 d,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以及休克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体征对比
表3 两组生命体征对比
组别 休克指数 血氧饱和度(%) 血氧分压(mmHg)对照组(n=42) 0.89±0.08 90.14±1.66 74.94±1.66观察组(n=42) 0.71±0.04 98.55±2.86 82.56±2.51 t 7.309 10.563 6.308 P<0.05 <0.05 <0.05
3 讨论
肺栓塞主要指的是因为血栓脱落或其他物质对动脉主干或其分支造成阻塞而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血栓清除,避免继续形成血栓和脱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急性肺栓塞合并DVT治疗中。通过在肺动脉内快速置入导管,运用导管抽吸和机械式碎栓的方法,能够及时将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血栓祛除,使肺循环障碍得到改善,并且与置管溶栓相结合,能够将肺动脉内血栓快速清除[2]。相比较单纯抗凝溶栓而言,在介入治疗中,通过导管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将阻塞血管开通,使血栓与溶栓药物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血栓清除率,并且术中反复行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及时判定疗效,使溶栓药物用量减少,从而预防不良反应[3]。同时,通过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肺动脉内血栓进行抽吸,能够使下肢静脉主干的向心血流在短时间内恢复,可以保护下肢深静脉瓣膜,能够使后期并发症减少,并且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能够对髂-股静脉通畅度进行判断,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此外,术中使用下腔静脉滤器,还能对脱落血栓进行拦截,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从而降低死亡率。
表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静脉通畅度(分) Miller指数(分) 肢体周径差(cm)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n=42) 19.49±3.83 7.86±1.15 18.99±3.57 8.41±1.65 5.59±1.67 3.86±1.14观察组(n=42) 19.48±3.84 3.15±0.61 18.94±3.55 3.21±0.79 5.44±1.67 2.61±0.66 t 0.309 7.112 0.863 8.264 1.634 10.75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急性肺栓塞合并DVT患者介入治疗,不仅可以稳定术后生命体征,改善静脉通畅度,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