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工作在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12王自伟刘丽江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支持

王自伟?刘丽江

摘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结合社会支持理论,在广州市中南街X社区,为外来务工女性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开展“瑜伽班计划”小组活动,以探究解决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薄弱和单一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从微观层面的服务及宏观层面的倡导介入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问题,通过小组工作推动外来务工女性人际关系的改善,最终促进社区人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支持;外来务工女性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广东省务工,来粤务工人群由原来的年轻男性发展到女性也大量加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外来务工女性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着较大压力,来自城市的社会排斥使外来务工女性处于城市的边缘。她们除了自己亲人和身边为数不多的工友,很少有来自社区的关怀和获得情感支持,原来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断裂,而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尚未形成,造成了外来务工女性社区融入难。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帮助外来务工女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外来妇女融入社区。

二、研究方法和案例介绍

(一)研究方法

本文旨调查外来务工女性的生活状况,探索外来务工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尝试探索外来务工女性方面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采用小组工作的研究方法,尝试通过“瑜伽班计划”小组实务案例来展示社会工作在外来务工女性领域的实践,并反思其效果及影响。

(二)案例背景

广州市中南街社区属于农转居社区,居住人口密集,户籍人口约8327人,已婚育龄妇女1830人,占全街总人数的22%。此外,中南街外来务工人员总共有9879人,其中女性4088人,占外地人口的41.45%。外来务工女性与本地女性的占比约为2.5:1,且主要以花场经营和小本生意餐饮、娱乐等工作。中南街家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妇女项目的服务对象领域定于在中南街管辖内的介于25至55岁钟南街社区女性群体为主。该阶段内女性存在的共性特点是对生活压力大,自身的支持网络较弱,压力无处宣泄,社区内缺乏交流娱乐平台。外来务工女性普遍学历较低,维权意识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弱,人际关系较差,对社区资源的了解较少。

三、外来务工女性的小组介入计划与执行过程

(一)中南街X社区妇女基本情况的评估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18年1-2月在广州市中南街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主要调研场所为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和购物广场。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对样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特征分布随时调整目标群体以及转换调查地点,从而使样本在行业、年龄等特征方面具有代表性。此次调查共向女性发放问卷300份,经过整理和筛选,共得到有效问卷247份。在 247 位受访者中,30岁及以下女性占70%;在文化程度方面,占比组最高的文化水平是初中/高中,为75%;调查对象与家人一同外出打工的占比约为57%;老乡和其他外地人是多数受访者的日常交往对象。通过对问卷分析和半结构访谈,发现中南街外来务工女性的问题如下:

(1)外来务工女性对所在的社区融入低。通过走访得知外来务工女性主要依靠以往构建的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小同质性强。在陌生的城市社区,这些外来务工女性的社会支持力度较为薄弱、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外来务工女性的社区融入仍然只是“嵌入”而非“融入”。

(2)社会支持网络功能单一、资源缺乏。外来务工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同质性高,且交往范围小,造成了其网络闭塞。86%的外来务工女性的学历层次为初中/高中及以下,这使她们在就业支持和经济支持方面比较薄弱,情感支持和社会交往方面不能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多样性。

(3)现有社会支持网络利用度低、主动性差。通过对社区访谈的结果显示,外来务工女较少利用目前的社会支持网络,主动求援意愿比较差,存在着“怕麻烦、怕拒绝、怕丢脸”等错误认知,维权意识较弱,在遇到被丈夫殴打时,选择默默承受,对社区相关资源的了解较少,较少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二)“瑜伽班计划”小组介入过程

支持性小组一般是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组员组成,鉴于小组工作对同质性人群的独特优势,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介入社区妇女,秉持“助人自助”服务理念,联动社会资源,开展“瑜伽班计划”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妇女的身心状况,让她们“生活有色彩、情感有寄托”。为了给妇女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社会环境,广州市中南街瑜伽班随之成立。

1.“瑜伽班计划”小组目标

根據以上该社区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的问题,制定“瑜伽班计划”小组活动目标。该活动的总目的是构建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参与能力和社区归属感。通过社区宣传第一期共招募40名外来务工女性,组成“瑜伽班计划”小组,具体目标如下:

(1)挖掘外来务工女性自身潜能

(2)搭建外来务工女性朋辈支持网络

(3)鼓励残障妇女参与,增强外来务工女性社区支持网络

(4)增强外来务工女性的参与能力和社区归属感

2.“瑜伽班计划”理论基础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只是个人可以接触的一些人,包括亲戚、同事、朋友。亲密伙伴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亲密关系,关系中的人认同和期待彼此负有责任。

3.“瑜伽班计划”的服务内容

“瑜伽班计划”成员是具有共性问题的组员构成,为支持性小组。小组的活动流程为:小组初期(破冰之旅,建立关系)—小组中期(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小组后期(回顾全程,巩固成果)。此次服务共开展 5 次活动,为了方便大家共同活动,经过协商,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周六下午 15:30—16:20。具体活动内容安排见表1。

三、外来务工女性小组介入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小组工作强化了外来务工女性的情感支持来源

“瑜伽班计划”小组不仅涉及成员之间瑜伽的学习和交流,还将瑜伽活动中相互帮助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到生活中。指导成员在生活中相互联系,将课上和课下互帮互助相结合,进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组员的白云山出游、天台烧烤活动让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增进感情,扩大支持网络。

2.小组工作培养了社区领袖巩固了外来务工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由小组成员担任瑜伽班负责人,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管理,使“瑜伽班计划”得以继续发展,不断扩大影响力,吸纳新成员,使“瑜伽班计划”成员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扩大,进而构建整个中南街外来务工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3.小组工作增加了外来务工女性的实际支持力量

由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社工的介入,提供展示平台,“瑜伽班计划”妇女的自信得到提升,以团建为纽带妇女的朋辈支持得到提升,通过完善瑜伽组织管理制度,妇女参与能力得到发展,残障妇女获得情感支持和社区关怀的增强。

(二)反思

1.微观实务层面的服务

妇女社会工作可以为外来务工女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根据妇女具体现状提供心理支持、家暴中的自我保护、就业技能培训、邻里沟通交流平台等,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网络构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功能。在微观层面的实务活动不仅仅是针对外来务工女性,同时也针对整个社区女性提供服务。社会支持网络不仅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手段,更重要的是运用和改善社会支持网络,使之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解决其问题。

2.宏观结构层面的倡导

社工在实践中,需有意识地反思造成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问题的宏观制度框架,形成研究报告并在社会福利行政体系方面进行政策倡导,以此推动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区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相互补充的多元化支持体系,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与此同时,提高外来务工女性的社区归屬感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才是解决外来务工女性社会支持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周湘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

[2]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2002

[3]任义科,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0,16

[4]李树茁,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社会支持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研究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