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气垫床高龄患者延长夜间翻身间隔的研究
2020-02-12张静瑜王凤娟
张静瑜,王凤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烧伤整形科; 2. 干部保健科,福建 厦门,361003)
压力性损伤(PI)多见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群,且随着老年化趋势的加重,PI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1]。老年患者存在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营养不良和长期卧床等压疮高危因素[2]。正确评估、定时翻身和预见性给予减压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翻身间隔时间为每2 h翻身1次,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每人每日翻身占用时间约为(22.77±6.87 ) min[3]。研究[4-5]报道称,应用气垫床等减压装备后可延长卧床患者翻身间隔至3~6 h,且不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因本研究探讨延长夜间翻身间隔至4 h翻身1次对长期卧气垫床高龄患者的适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高龄患者200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80岁、病情稳定、体质量指数正常;②卧床,无法自主翻身;③实际住院卧床时间≥15 d;④全身皮肤完整,无压力性损伤或压力性损伤前期症状;⑤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皮肤状况影响观察;②因病情需要医嘱制动或禁止翻身。
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80例,女20例;平均年龄(85.64±3.44)岁;体质量指数(21.63±1.66)kg/m2;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估量表[6]评分(12.46±1.09)分;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痴呆23例,帕金森病15例,呼吸衰竭13例,脑梗死后遗症1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5例。观察组男82例,女18例;平均年龄:(85.85±3.36)岁;体质量指数:(21.66±1.63)kg/m2; Braden评分(12.63±1.05)分;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痴呆20例,帕金森病17例,高血压15例,呼吸衰竭11例,脑梗死后遗症9例,糖尿病6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raden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者向患者、家属及主治医师讲解研究的目的、方法、可行性、危险性等,患者、家属及主治医师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统一使用YQ-P系列医疗用喷气气垫床和R型翻身枕,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间隔,每2 h翻身1次,观察组翻身间隔定为日间(06:00~18:00)每2 h翻身1次和夜间(18:00-次日06:00)每4小时翻身1次。气垫床的压力调节根据文献[7]资料和患者主观感受统一调节,范围控制在25~29 mm Hg。翻身者是病房护和通过翻身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的长期照护患者的专用护理员。护理员于每日晨06:00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夜班护士在同一时间检查并评估患者全身皮肤。翻身体位依次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交替操作。患者侧卧翻身角度统一为30°角,背部由R形翻身枕支撑,床尾悬挂翻身卡,翻身同时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于翻身卡。2组患者除翻身间隔时间不同外,其余护理干预措施均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干预15 d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每日护理翻身工作量。压力性损伤的诊断参照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委员会(NPUAP)2016年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8]: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2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3期:全层皮肤缺失;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不可分期。每日护理翻身工作量以每日每个患者翻身时间表示,每日每个患者翻身时间=平均每个患者每次翻身时间×每天翻身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2(2.00%)例,对照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翻身时间(17.20±6.90)min,短于对照组的(23.50±7.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科学合理地应用相关量表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是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有 Braden评估量表、Norton评估量表和 Waterlow评估量表。Braden量表评估压力性损伤具有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应用最广的压力性损伤危险评估量表[9-10]。本研究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分别从感觉、潮湿、 营养、活动、移动、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部分对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进行评估,从而实施针对性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期卧气垫床的高龄患者夜间延长翻身间隔调整至每4 h1次的压疮发生率与常规每2 h翻身1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气垫床作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减压装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减压原理主要是通过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患者各个部位的受压点,从而间断分散身体压力,有效地减少躺床患者受压部位的面积、受压部位的压强峰值以及全身平均压强,在提高皮肤对抗摩擦力和剪切力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舒适度[11-13]。气垫床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长期卧床的不舒适性[14]。患者在使用气垫床等减压措施下,是否可以延长翻身间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际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指南(2014年)推荐,对于使用减压床垫有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患者应根据减压床垫的特性决定翻身间隔。张玉红等[15]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患者在使用有效减压床垫结合每4 h翻身1次没有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平均翻身时间(17.20±6.90)min,短于对照组的(23.50±7.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身间隔时间延长,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长期卧气垫床无法自主翻身的高龄患者,日间2 h、夜间4 h翻身间隔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临床实用性。但为保证患者皮肤安全,本研究未进行每日持续4 h翻身间隔与2 h翻身间隔的对比研究,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