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寒寒饮伤肺”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外合治诊疗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0-02-11蔡鸿彦王春兰武晓璐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岁者步行阻塞性

蔡鸿彦,王春兰,武晓璐,李 睿

(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 13002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居高不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十大疾病病死原因中居第4 位,在农村居第1 位,预计在2020 年将居病死率第3 位、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 5 位[1-2]。笔者基于《内经》“形寒寒饮伤肺”理论,总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0 余年临床经验,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心病机“寒饮伏肺”,制订了内外合治诊疗方案,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验证其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肺病科2017 年9 月-2018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研究采用SAS 9.2 软件完成区组随机化方案,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 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计划入组80 例,完成试验76 例,对照组计划入组80 例,完成试验74 例;研究组,男48 例,女32 例,对照组,男45 例,女35 例;研究组,<50 岁者9 例,51~60 岁者20 例,61~70 岁者34 例,>70 岁者17 例,对照组,<50 岁者4 例,51~60 岁者23 例,61~70 岁者30 例,>70 岁者23 例。2 组年龄、性别、病情、疾病分期、肺功能检测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CAT 积分、咳嗽咳痰喘促等中医症状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COPD 诊断标准[5-6]及中医肺胀病诊断标准各辨证分型标准[7-11];年龄18~80岁;了解参加本课题的意义及临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意参加试验;2 个月内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项目。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自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外合治治疗方案,内治法:急性发作期应用咳喘病1号作为基础治疗方剂,方药组成:麻黄3 g,厚朴15 g,杏仁12 g,石膏30 g,清半夏12 g,紫苑12 g,款冬花10 g,干姜10,细辛5 g,五味子10 g,甘草10 g。风寒束肺加用麻黄3 g,桂枝10 g,白芍12 g;饮郁化热加用石膏20 g,黄芩12 g,麻黄6 g,生姜10 g,大枣10 g;热壅腑实加用大黄3~5 g,芒硝3~5 g;痰浊内阻加用白芥子10 g,苏子12 g,葶苈子15 g,大枣12 g。上述均1 剂/d,分2 次,饭后开水冲服,1 袋/次。稳定期应用咳喘病2 号作为基础治疗方剂,方药组成:黄芪15 g,人参10 g,熟地黄20 g,五味子10 g,紫苑10 g,山茱萸12 g,杏仁10 g,茯苓15 g,清夏12 g,甘草10 g):肺肾阴虚挟痰:加用当归12 g,乌梅12 g,白芥子10 g,麻黄3 g;肾阴不足,肾不纳气:加用熟地黄30 g,山萸肉10 g,白芍15 g,生龙骨20 g。阳虚水泛:基础方减半夏、熟地黄、山茱萸,加茯苓30 g,附子12 g,猪苓15 g,泽泻12 g,生姜12 g,白术15 g。上述均1 剂/d,分2 次,饭后开水冲服,1 袋/次。急性发作期疗程为2 周,稳定期疗程为1 个月。外治法:分寒饮伏肺、饮郁化热、瘀血内阻证候分别选用咳喘外治1、2、3 号姜汁调匀成膏,外贴。选取穴位:主穴选取肺俞、心俞、膈俞、肾俞、脾俞、大椎、风门、天突、膻中等。贴敷要求:中药塌渍1 次/d,疗程2 周。穴位贴敷1 次/d,疗程4 周。必要时氧疗;对照组急性发作期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1,3-4],按需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吸氧等综合治疗。稳定期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使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主要检测中医证候疗效,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疗效,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12-14]等指标。疗效判断标准[15]运用尼莫地平公式计算: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 100%,评价中医症状的改善状况。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 9.2 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 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2.2 2组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比较 见表2。

表1 2 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比较 例

表2 2 组肺功能及6 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比较

3 讨论

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本虚标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洪广祥[16]认为在 COPD 早期,宗气虚衰主要表现;中后期则以宗气、元气虚衰为主;末期时则表现为气的阴阳两虚,李建生等[17]通过多中心临床调查,发现AECOPD 患者的最常见的三个证型是痰热壅肺、痰湿阻肺、外寒内饮,其频率累计达 69.5%。常文俊等[18]通过探索全国六区的 COPD 患者的证候发现:全国六区皆以痰浊阻肺、痰热壅肺为主,其中西北、华北地区以痰浊阻肺为主,而华南、华中、华东则以痰热壅肺为主,西南地区却以痰瘀痹肺为主。

笔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心病机是“寒饮伏肺”,寒饮为宿根,寒饮内郁则必郁而化热,其本寒饮,标为郁热,常因外感诱发,以清热为主治疗该病,持续、反复应用寒凉之品,势必伤及中阳,导致疾病进一步缠绵难愈,这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因而治疗上应以“不远温”为基本原则,并以此创立了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改善中医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及增加6 分钟步行距离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适用于气候比较寒冷的东北地区,进一步验证中医特色辨证治疗及外治合用的一体化诊治方案的科学性,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猜你喜欢

岁者步行阻塞性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