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热奄包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2020-02-11秦小润

关键词:药包外治盆腔炎

秦小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 妇科, 广西 桂林, 541002)

慢性盆腔炎多发生于生育龄期妇女,是妇科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达30%[1]。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盆腔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因女性盆腔结构的特殊性,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中医热奄包外敷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热奄包外敷配合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将大大提高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就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和“不孕”等病症描述[3],其病因多由湿热邪毒、痰湿不化、气滞血瘀所致,病机为胞宫胞脉受湿热火毒、郁滞下焦、气血瘀阻而迁延不愈,病性为邪盛正衰[4]。刘春丽[5]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多是平素摄生不慎或经期、产期正值正气未复血室当开,寒湿、湿热之邪毒乘虚入侵,与血气相搏结,瘀阻胞宫、冲任,或七情内伤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故下腹疼痛,久则瘀血内结成瘕。陈锦黎等[6]认为本病多由肝失疏泄,缠绵致郁,久病伤肾,致气滞血瘀而成。

2 热奄包作用机制

祖国中医外治学历史悠久,早在宋元便有“外治经皮给药”的理论,在《圣济总录》就有记载:“治外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粉之类,藉以气达者是也”。 吴尚先在其晚清著作《外治医说》里更丰富了中医外治的理论研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7]。热奄包治疗属传统外治方法之一,它依据经络俞穴循行、脏腑表里分布等中医理论知识,将药包置于患者腹部进行外敷,人体下腹部是脏腑经气聚集之处,也为女子胞、肾脏等脏腑募穴重要之分布区域[8]。热奄包外敷可以刺激皮肤感受器,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使药力迅速渗透[9]。热奄包治疗可对机体浅层和深层组织产生有效刺激,使药物成分直接穿透皮肤到达病灶,有利于充分发挥药效[10]。中药外敷通过热效应使机体组织能较均匀地受热,通过药物的良性刺激、药物的发散走窜刺激经络,提高盆腔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的吸收及消退,从而有利于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病灶[11]。

3 热奄包临床应用

慢性盆腔炎多由于长期炎症刺激,造成盆腔器官周围组织粘连增厚,加之女性生殖器官处于腹腔最低处,炎症吸收慢,抗感染药物不易进入炎症组织,达不到药物有效深度故而疗效差,治疗不彻底而迁延难愈。将热奄包放于患者病变部位,药包的温热及药性通过皮肤腠理,由表及里,由外向内到达各腧穴脏腑,达到内病外治、通络温经、止痛消结、祛湿散寒等治疗目的。

3.1 热奄包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封莉[12]对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开展中药热奄包热熨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热奄包方剂组成:丹参l5 g,香附10 g,当归15 g,红花10 g,三棱10 g,粗盐40 g等,各药物用微波加热到60~70 ℃后装入特制布袋内封口,患者取平卧位,将布袋热敷于患者下腹部进行治疗,2次/日;中药灌肠方药组成:丹参15 g,川芎15 g,益母草20 g等煎汤浓缩至100 mL,晾凉至38~40 ℃行保留灌肠,1次/日;每个月经周期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总有效率为95%。孙晓玮[13]自拟中药灌肠方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灌肠方剂有黄芩、黄连、败酱草、丹参、黄柏等,热奄包方剂为:益母草、细辛、花椒、桃仁等,以上中药用少许白醋混匀后装入布袋加热致不烫手为度,患者取仰卧位,将药包置于患者腹部或下腹部,1次/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4.44%。

3.2 中药口服联合热奄包治疗

周岩[14]对门诊9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予健脾固本散结汤口服联合中药外敷配合TDP灯照射治疗,方剂由四君子汤、抵挡汤、膈下逐瘀汤、逍遥丸等方药加减而成。中药组成为生黄芪30 g,党参12 g,肉苁蓉10 g,柴胡6 g,当归10 g等。中药外敷药由白芷l2 g,川花椒l2 g,大黄6 g,紫花地丁15 g,透骨草15 g等混合、烘干粉碎成细粉后加入芒硝拌匀制成,每包60 g。将药粉用适量白醋和黄酒调成糊状,对二者过敏者可用适量温水调糊后均匀敷于腹部对应部位,最终有效率为100%;

王萍萍等[15]对58例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后予以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基本方为当归12 g,丹参10 g,川芎10 g,赤芍10 g,鸡血藤15 g,路路通10 g等,湿邪甚者加蒲黄10 g,黄柏10 g;便溏者加白术l0 g;腰痛者加续断15 g,桑寄生10 g,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次。中药外敷基本方为千年健、追地风、透骨草、红花、延胡索各30 g,败酱草、花椒各20 g,血竭9 g,将上述药物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放入蒸锅内蒸30~40 min,取出后敷于病变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日敷l~2次。内服外用药均以15 d为1个疗程,经期停止用药,总有效率为93.1%。

3.3 热奄包结合西药治疗

赵灵芝[16]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热奄包结合西药治疗,以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甲硝唑注射剂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用药7 d;热奄包药方有熟地黄30 g,丹参各30 g,白芍20 g、五灵脂20 g、蒲黄20 g等,将各药材打碎混合后加以粗盐30 g炒热,外敷于患者腹部,每次1 h,1次/日,连续治疗3个星期,总有效率为94.1%。陈春娟等[17]对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以阿奇霉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方式给药,2次/d, 连续治疗1周,在此基础上加用热奄包治疗,药包方有桃仁15 g、丹参30 g、蒲黄20 g、熟地黄30 g等,将各种药材碾碎加粗盐30 g混合炒制后装袋,外敷于患者腹部,1次/h,1次/d,连续治疗3周,总有效率为97.78%。

4 护理

4.1 情志护理

慢性盆腔炎多因工作压力过大、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而致反复发作,缠绵多年难愈。女性的生殖系统属于敏感部位,发生病变后心理上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未生育的年轻患者担心今后的生育问题,特别是伴有不育不孕症患者往往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甚至因羞耻感而拒绝治疗[18]。故应做好患者情志疏导工作,让患者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明白心理的变化也会带来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19]。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时要热情积极接待,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20]。与患者聊天交流沟通过程中,善于发觉患者心理的变化,鼓励患者提出疑问,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措施,可通过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来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自信心,积极接受临床治疗。

4.2 热奄包治疗的护理

4.2.1 热奄包治疗前护理: 为保证治疗顺利地进行,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操作水平,治疗前应建立安全操作的护理标准,就热奄包的操作方法、目的、注意事项等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并通过考核过关。提高护士对治疗过程的掌控力和应激处理能力,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21]。治疗前,护理人员应结合医嘱系统评估患者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皮肤状况、月经时间、心理诉求等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治疗目的、操作流程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环境安静舒适,根据季节保持治疗室温湿度适宜,做好降温及保暖措施。

4.2.2 热奄包治疗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注重手卫生,热奄包一人专用,若药包不慎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热奄包外敷治疗过程中,给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目的、方法和相关事项,使患者配合并坚持治疗[22]。治疗期间加强巡视,随时询问患者药包温度及自身感受,初期药包温度较高时,需加快操作速度,力度要轻,后期待药包温度下降后放慢移动速度,逐渐加大力度,治疗期间若药包温度降低应及时更换。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和控制温度,严格掌握操作时间,对皮肤知觉迟钝者尤为注意,有药物过敏史者更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现局部皮肤有痛痒、烫伤、水泡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生并协助其对症处理和详细记录。

4.2.3 热奄包治疗后护理: 护理人员用干净毛巾清洁残留在患者腹部皮肤上的药渍,协助患者整理好衣物,嘱其治疗后1 h内为让药效更持久应避免马上沐浴,冬季注意避风寒以免受凉、感冒。每次治疗后的药包清洗消毒后备用,热奄包袋应一人一袋,预防交叉感染[23]。

4.3 饮食护理

长期慢性盆腔炎使患者抵抗力低下,患者需要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24],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证型及体质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湿热淤阻型患者宜食用清热健脾利湿之品,如莲藕、芡实、绿豆、山药、莲子等,禁食煎炸燥热、油腻、生湿生热食品;气滞血瘀型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可食柑橘、佛手、丹参等,忌食辛辣生冷酸涩食物以免阻碍气血畅行;肾虚血瘀型宜食滋肾养血温性之品,如枸杞、羊肉、老鸭汤等,忌耗气损津类肥甘厚味油炸食物。指导患者平素日常饮食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尽量选择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可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忌生冷、油腻、酸辣之品。

4.4 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就患者的生理、心理、宗教信仰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向患者普及传授与疾病相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增强患者自我护理与保健,更快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25]。在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采取合理多样的方法,如讲授小课程、微信视频及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法为患者提供基础必要的医学常识,使之有一个健康的理念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平时注意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不熬夜,不过度劳累,休息时可适当取半卧位,以利于炎性渗出液流出,预防感染扩大;平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避免乱交和不洁性交,经期、孕产期禁房事,妇科手术后、产后不宜过早性生活,治疗期间禁房事及盆浴;积极治疗妇科原发病如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生育期妇女定期到医院行常规妇科检查,通过一系统健康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小结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多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引起,长期受炎性反应刺激,造成盆腔纤维组织增生及结缔组织粘连[26]。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多为女性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或摄入生冷食物,或受到寒邪侵袭寒邪入侵胞宫胞脉致女性脏腑气血失调,机体冲任受损,湿热下注淤滞致脉络不通出现粘连或者包块[27]。盆腔静脉呈蔓状分布且壁薄缺乏瓣膜,通过腹壁局部给药,药物浓度高,吸收快,能使受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粘连和包块得以吸收、松解、消散。热奄包方中的当归、川芎具有补血调血而不伤血滞血作用;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透骨草、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以热熨的方式给药治疗,其透皮吸收的原理药物可迅速穿透机体皮下血管、经络气血、脏腑相应穴位,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消退,还可避免药物口服引起的肝脏首过效应,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热奄包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但本病易于复发,缠绵难愈,不能仅靠单一的给药途径治疗,应联合多途径综合治疗,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药包外治盆腔炎
柱状药包爆破漏斗效率函数及其等效爆破作用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中医外治杂志
更正
水下爆炸中水面效应以及药包形状对冲击波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