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体验研究

2020-02-10禹建柏

关键词:实习生多媒体小学生

陈 瑶,禹建柏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专业学习的一种实践形式,贯彻了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到小学进行实习,师范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有机会把在高校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专业思想得到加深和巩固。初次上讲台授课对于实习生来说是重要的人生经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多数实习生十分重视,但对于许多实习生来说,初次上讲台授课并非是成功的经历。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时的体验是实习生心理研究的一个截面,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让高校、实习学校和实习生本人更好地认识实习生的心理,并能据此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一 直面: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体验呈现

(一)选题缘由

之所以选择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授课体验这个主题,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实习生经历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对于高校来说实习生是学生,但对于小学来说实习生是教师。实习生的任务也是双重的,实习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次学习经历,也是一次实践经历。实习生面临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意味着其从思想和行动上都要发生角色转变;在思想上,实习生要牢记教师使命,时刻以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实践上,实习生要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承担更大的职责。角色转变对于实习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次,实习生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异。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后,实习生经常面临着理论与实践差异的冲击,因材施教、个体差异等理论上的教学原则,在具体的实施中则面临着很大挑战。高校微格教室的模拟教学场景和小学的真实教学情境有非常大的区别,真实教学情境中经常出现各种情形,有的甚至不在实习生的预料范围内,这些对于实习生来说都是很大的困难。

再次,源于笔者自身的亲身经历。笔者初次上讲台给小学生授课是一次很不成功的经历。由于对学情了解不深,所制订的具体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不强,教学策略的运用也不恰当。此外,由于缺乏班级管理经验,授课时学生的纪律也十分差,上课时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维持纪律,但收效甚微。当时那种紧张感、挫败感和羞辱感至今仍难以忘怀,这次失败的经历也曾让笔者对自身能力和是否适合当教师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二)描述体验

笔者通过查阅某高校278名小学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教育实习报告,从中选出了1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选取了4个典型体验进行分析。

体验一: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第一次上讲台,我生怕课堂不积极,于是搞了一个花样——小组竞赛赢奖品。我只是单纯的想调动气氛,课前我没有刻意遮住奖品,被一部分同学看到了,他们好像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想要这个……”课堂气氛超乎想象的好,但越到后面我越发现,大家仿佛不是都听懂了,而是想加分。当时我也没管,到了最后,我不管点到谁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会说不公平。但由于教室后排有教师听课,所以他们也只是小声嘀咕。下课时,一位男同学把数学书扔到地上一边踩一边嚎啕大哭,还大喊“不公平”。紧接着班上一大片人都一起哭,场面一度十分混乱,这让我措手不及。班主任这时候也来了,看到此情此景,也只能让我安慰一下他们。我向同学们解释加分细则,可他们都不听,甚至有同学说“老师,以后你的课我都不会听了,我也举手了,你却不点我回答问题。”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体验二:没有多媒体我无法上课

第一次上讲台授课前,我提前了五天备课,备好详案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班级的数学老师看了,没想到他对我的详案给予了肯定。我特别开心,毕竟我提前准备了那么久,倾注了很多心血,能够得到认可、赞同,我非常欣慰。当时我就想我果然适合当老师。课前我有些紧张,但很快就克服了,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想应该会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可谁知教室的多媒体居然在那个时候坏了,我心里十分慌乱,没有多媒体我真的没法上课!可已经到这一步了,只能硬着头皮上。正当我准备开始的时候,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数学老师问“你可以不用多媒体上课吗?”我条件反射式地摇了摇头,然后他说“你把这节课调到明天上午上可以吗?”我立马点点头,转身他对另一位老师说“这节课你能上吗?”那位老师说“我都可以呀!”我松了一口气,我觉得数学老师实在太好了,我特别感激他。但我也感到了和老师们之间的差距,我没有多媒体不能上课,可那位老师却能。以后我要是去农村学校任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该如何上课呢?难道就不上课了吗?这样真的不行,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必须做到。

体验三:也许我不太适合当老师

实习期间我上了一节英语课,我花了很多时间写好了详案,也进行了多次磨课。刚开始的复习环节还好,纪律也还过得去,但到了新授课环节,玩游戏的时候,整个课堂都乱了,我自己也乱了阵脚。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只能用少量母语来辅助,但学生完全不理解全英文句子,所以我只能说一句翻译一句,但因为自己英语水平不高,出现了很多语法错误,整堂课十分吵,听课的教师也开始介入了课堂纪律管理,但没什么效果,我多次停下来管纪律,也没什么用。我一直在偷偷看时间,心想为什么40分钟这么久,怎么还不下课。一堂课下来,分角色读句子没有人配合,听音也没有几个人认真听,该完成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完成。我感到非常羞愤,非常受打击,课上的这么烂让我无颜面对听课的教师。课后我去给听课的教师道了歉,让他们原谅我浪费了他们一个课时。回到办公室后我就哭了,委屈、羞愤、无措等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我一方面气愤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又气愤多次强调纪律后学生依旧不配合。也许我不太适合当老师。

体验四:原来我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令我紧张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坐在教室后面听我上课的刘老师,也就是我的指导教师。刘老师是一位很认真负责的老师,所以我很怕自己会出错,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我用最大的力气喊出这两个字,学生立马回应了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一位教师了。一开始,整个教学流程因为我紧张的情绪而加速进展。好在学生们十分配合我,课堂纪律也还过得去。渐渐地我感觉自己不那么紧张了,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感到十分开心,我对自己这堂课的表现比较满意。回到办公室后,刘老师让我拿上教学材料跟她谈谈,她问我觉得自己上的怎么样,我立马回答说还可以。刘老师对我的教姿教态、教学用语进行了肯定,还说我看起来不像是第一次上讲台的人。但刘老师后来一点点地指出我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教,而不是学生本人在生成答案,给学生安排的练习时间和思考时间比较少。等老师跟我详细说完,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真实的课堂教学确实和以往在学校微格教室进行的模拟演练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三)概括主题

体验一主要涉及到实习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不够、调动课堂气氛的策略采取;体验二主要涉及实习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帮助和包容;体验三涉及到实习教师对学情的把握不准、对学科教学原则的使用过于教条、实习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强;体验四涉及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实习生的知识储备、高校教学与小学教学实践之间的差异。

综上,笔者将上述体验所涉及的主题进行了分类,其中对小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对学情的掌握可以归结为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帮助、指导和包容可以归纳为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实习生对于教学原则使用的过于教条、实习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在高校的学习与小学教学实践的脱节可以归纳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实习生的紧张、羞愤、挫败、无措、委屈等情绪可归纳为实习生的自我心理调适。因此笔者将从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实习生的角色冲突与心理调适五个方面进行意义探寻。

二 解读:对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体验的意义探寻

(一)对教育对象的认识

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包括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对学情的了解两大方面。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成功。对小学生心理的了解和认识不应只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实习生要通过与小学生接触、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小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体验一中,小学生在教师使用不当课堂气氛调动策略之后的情绪爆发,实则是孩子的本性使然,是一种不带修饰的本性展现,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普遍现象[1]。小学生无论在心智发展还是情绪管理上,都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试错的年龄阶段,小学生对情绪缺乏理性认知,缺乏情绪管理的自觉,更欠缺情绪管理的基本能力[2]。教师如若不对小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有深入认识,则教育策略难以取得成功。

此外,关注学情是教学的内在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经验、学习需求、思维水平、可发展状况、个性差异等因素。教学目标制订、素材选择、内容设计、练习安排等要适当,太难或太易都不合适。教学设计太难,会让学生觉得困难,失去学习的信心;太易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不利于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学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即教学目标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因此,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确保授课成功的基础之一,然而实习生由于是在学生学期中尝试课堂教学,对学生之前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够,因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想当然、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特点。为“量体裁衣”,实习生和原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十分有必要。

(二)实习生的角色冲突与心理调适

实习生面临着学生和教师身份的转换,对于高校来说,实习生是学生,教育实习是准教师们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实习生是教师,他们工作的专业性决定着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冲突,作为学生,实习生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小学生和具体的教学情境缺乏理解,实习工作面临着许多困境;作为教师,实习生感受着自己和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体会着具体教学情况所带来的种种冲击,在教学策略使用失败,或课堂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他们常常感到焦虑、挫败和沮丧。此外,对于小学指导教师来说,实习生与其的关系也经历着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的转换[4]。从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的角度来看,实习生是小学指导教师的学生;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来看,实习生又是小学指导教师的同事。师范生教育实习中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大致包括:多重角色交叉、角色准备不足、无法满足期待、实习任务过多等几个方面[5]。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来看,实习生作为新手教师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关注生存期,他们十分在乎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如得到正向的反馈,则其信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坚定;如果得到负面的反馈,则很容易会丧失信心,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体验三实习生在课堂教学失败之后的那种羞愤感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还面临着人际关系的适应、社会生存压力、家庭影响等多方面的压力,如各类矛盾协调处理不好,将对实习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危及生命的极端行为。

(三)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其出现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在丰富性和动态性方面,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对教学都是一种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媒体(如黑板、粉笔、挂图等),过度依赖或者不当使用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6]。不可否认,有些学科和有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如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视频,可以让学生听到纯正的发音,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近距离感受语言文化,再例如语文课中的鉴赏内容也十分适合使用多媒体。但有些学科和有些教学内容则不适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如数学题目的解题过程,教师利用传统的方法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完整地学习解题步骤,而如果使用多媒体PPT,则学生的连续性思维就难以建立起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必须用辨证的方法去认识它。在实习生对于多媒体的态度方面,笔者收集的资料显示,许多实习生均提到自己十分依赖多媒体,体验二实习生提出的“没有多媒体我无法上课”,在许多实习生的体验报告中都得到了体现,这种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现状需要得到改进。

(四)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

教育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包括来自高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安排的实习教师两类,本研究所指的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是指来自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生的实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生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启发者和促进者;其次,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生教学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再次,实习指导教师还是实习教学的质量监督者和评价者[7]。实习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实习生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是实习生进入具体教学情境后所面临的第一批专业人士,其专业精神、专业水平、师德师风、个人修养等都将给实习生产生深刻影响。从实习生的角度来看,尽管在校期间已经系统学习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但对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仍然感到陌生,遇到问题时实习生往往感到焦虑、无措,实习指导教师如能给予实习生耐心的指导与关怀,则可以消除实习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帮助实习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此外,实习生所任教班级往往是指导教师的任教班级,因此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对指导教师下一步的教学产生影响,因此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实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共同体,是教学工作的合作者,指导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实习生具体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有效性。另外,指导教师作为监督者和评价者,是实习生实习教学质量的把关者,其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实习生的专业成长将产生重要作用。体验三中的实习教师授课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与指导教师的沟通而造成对学情把握不准。

(五)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在教育实习开展之前,实习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和各科教学法课程,并且也在高校的微格教室里进行过多次模拟教学。但进入真实教学情境后,实习生发现在高校时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有的理论原则甚至和具体教学实践发生了巨大冲突。以体验三中实习生所提到的“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只能用少量母语来辅助”这一原则为例,在高校开设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中,高校教师会经常向师范生强调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可这一原则是否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值得我们怀疑和检验。体验三实习生的教学之所以会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教师对这一原则的僵化执行。体验四中实习生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是因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脱节。许多实习生反映,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实习生在高校已经经历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已初步构建起实践性知识,但在实习教学开始之前,实习生的实践性知识尚且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待到实习生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其在实习前所构建的实践性知识则会面临着来自真实教学情境的冲击,在此过程中,实习生将逐渐形成新的基于具体教学情境的实践性知识[8]。教育实习的意义之一正是在于帮助实习生在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

三 对策: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体验的建议

(一)实习生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在高校的课程学习中,实习生通过心理学课程、班级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和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了理论上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往往是不够的,实习生还应当通过各种其他途径去增强自己对小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教育实习就是实习生认识和理解小学生的好机会,通过实习过程中的真实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实习生进一步深化自己对小学生的了解,对其学习和心理的理解更为深入。另外,实习生还应向有经验的教师或原任课教师虚心请教,在沟通过程中增强自己对小学生的全面认识。此外,实习生还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小学生个体进行了解,比如通过与自己的弟弟妹妹或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加深对小学生的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则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则有可能会失败;如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则会面临许多的困境。因此实习生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深自己对今后教育对象的了解。

(二)应多方帮助实习生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实习生应当进行客观地自我剖析,认清自身的角色,查找差距,努力改进。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鼓励实习生坦然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并不是丢脸的事情,如不能坦然面对问题,则会使问题加剧。越早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就能越快地解决它,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才越有可能取得成功[9]。实习生应当做好心理调适,一方面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吸纳别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但另一方面也要树立自信心,不轻易被他人的评价和意见左右。实习生应明确自身仍是学生,教育实习环节也只是一门课程,实习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与已有经验的在职教师相比,自己和他们存在差距是合理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缩短和消除的。在遇到心理困境时,实习生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自我释放与自我疏导,要主动向指导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其次,高校教师应当在学生实习前对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让其对实习中所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应随时与实习生保持联系,及时回复实习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解答实习生在学习和工作上遇到的困惑,帮助实习生走出困境。指导教师应鼓励实习生客观面对实习中所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实习指导教师还应当及时发现那些心理冲突比较严重、自我心理调适效果不佳的学生,并应及时建议他们接受心理咨询。再次,实习生之间也应当建立较好的朋辈关系,实习生面临的困难是许多其他实习生所共同面临的,实习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帮助,可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走出困境。此外,实习小组组长应当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实习生,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高校指导教师。

(三)实习生应合理运用多媒体

实习生作为新手教师,由于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心理过分紧张,害怕遗忘教学环节或出错,通常把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呈现,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过度依赖多媒体的现象,从实习生的实习体验文本中可以看出,许多实习生一堂课超过5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当U盘破损、电脑死机或投影仪出现故障时,实习生往往感到手足无措。信息技术的进步确实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其存在有科学和合理的价值,但实习生应当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应当在恰当的时机使用,而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实习生应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要学会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备课的同时,实习生应当做好备选方案,在没有多媒体或多媒体出故障的特殊情况下,也应当随时随地能为学生上一堂好课。

(四)应建立健全机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肯定

对于部分指导教师来说,实习生的到来也许意味着廉价帮手的到来,他们并未将实习生视作专业教师,而是将其视作打杂的帮手,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每天疲于跑腿打杂,难以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对于有的指导教师来说,实习生也许意味着破坏秩序者的到来,这在有升学压力的高年级更为突出,指导教师往往表现出对实习教师的不信任。当然也有许多乐于帮助实习生的优秀指导教师,他们倾尽所能为实习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得到迅速成长。指导教师的态度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的机制问题。有的高校为小学实习指导教师提供了指导经费,小学也认可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工作量,因此他们的指导热情会比较高涨。但也有些学校并未落实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对其指导工作也未给予相应的认可与肯定,因此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指导与不指导实习生是一回事,指导的好坏则凭良心。为此,高校和小学都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给予实习指导教师相应的肯定和认可,调动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保障其指导质量。

(五)高校的理论教学应当与小学的具体实践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

高校理论课程学习和小学的具体教学实践之所以会存在鸿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校教师对于小学一线教学实际的不了解。许多高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这种从高校到高校的经历使他们缺乏小学实践经历。由于他们对小学教育的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存在着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过分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有条件的高校应当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锻炼和实践,不能满足该条件的高校教师应当利用实习指导机会,深入小学教学一线,认识实践,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意义的指导。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到高校为师范生举办讲座或兼任相关课程,为学生打开认识实践的窗口。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在全学程内为学生安排多次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阶段走进一线教学情境,去观察和学习一线教师的优秀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实习生多媒体小学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