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背景下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2020-02-10吴国荣周玉玲金丽芬
吴国荣,迟 莲,周玉玲,金丽芬
(1.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671000;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云南 昆明,650034)
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规模逐年攀升,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1]。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国内总人口数已达140 005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约为17 59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1.17%,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4000多万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中绝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疾病,且多数无收入来源,生存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也暴露出目前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制度供给严重失衡以及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水平供给不高的问题[2]。
1 医养结合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此阶段的特征之一即是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加,失能老人面临的生活问题亟待解决。为适应最新国情发展,我国于2013年之后出台了关于“医养结合”的诸多相关政策,在老龄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展开积极应对,加快养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以充分保障我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号)中正式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这一政策被称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文件,也是医养结合政策相继制定的出发点[3]。随后在此纲领性的意见指导下,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医养结合的试点工作,自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在90个城市开展医养结合的试点工作,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养结合的发展。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因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关于“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发展的相关研究也进入较早。比如美国面向其国内老人开展的“PACE”计划[4]、英国实施的“整合照料”[5]、加拿大开展的ISD(综合服务)网络服务等[6],现已建立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国外医养结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已经扩展涉及到国民收入、政府支持、全民参与等多个方面。张涛[3]认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曲折的阶段,分别是酝酿萌芽阶段、起步探索阶段、发展落实阶段和深化完善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医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 失能老人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现状
2.1 失能及失能老人定义
国际上将失能定义为一个人因年迈虚弱、残疾、生病、智障等而丧失或者限制了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能力或生活能力,是测量个体健康的重要指标[7]。“失能老人”通常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龄≥60岁的人群。
2.2 失能程度的测量工具
目前国际上主要依靠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日常生活行动能力量表(Katz量表)和巴氏量表来评定老年人失能状况[8]。最早的ADL量表是由Sidney·Kartz最先于1963年提出,以独立完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六项基本日常活动的能力作为判断自然人失能程度的依据,此后逐渐成为判定老年人失能程度的主要工具[9],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6项指标中,“做不了”1~2项为“轻度失能”,3~4项为“重度失能”,5~6项为“重度失能”。随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了IADL量表,用以从工具性日常活动的自理能力的角度来测量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此外还有Katz量表和巴氏量表等,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3 我国失能老人的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庞大,且多数都患有慢性疾病,司冬梅[10]的研究中表明:我国失能老人中患一种疾病者占43.1%,患两种疾病者占35%,患三种以上疾病者占18.2%,证明失能老人这一群体对专业的医疗和护理需求较高。马广斌[11]认为:目前多数失能老人面临的是医院不能养、养老机构不能医的困境,康复治疗难度大,生活质量堪忧。欧霞等[12]人的研究认为,大量的失能老人因年龄和疾病等的限制,出现生活质量较低,精神压力较大的问题,同时社会支持功能的不足,也造成了晚年生活窘困、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现状。朱雪雪等[7]人认为,我国目前的失能老人受养人口多,而养老服务业的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养老机构护理工作人员与入住老人的比例较低是导致失能老人医养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目前社会急需的现实问题。
3 我国医养结合背景下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相关研究现状
3.1 医养结合模式与养老需求的契合度
陈娜等[13]人的研究中显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能与失能老人的专业性、连续性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相比普通养老机构更能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的一体化。刘文莉等[14]人认为,医养结合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中小型医疗机构的专业优势,使老年人享受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还可提供专业的心理关怀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李彤等[15]人的研究表明: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有利于为老年人搭建更加广阔的社会支持网,有利于重构老年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程度,有利于整合多种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充分说明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可以很好地与我国目前的养老需求相匹配,具有较好的契合度。
3.2 医养结合实施以来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在我国积极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以来,大量文献可以证明,相应机构中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王赟[16]的研究通过选取一家普通养老机构和一家医养结合定点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对比发现,“医养结合”定点养老院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要高于普通养老院的失能老人,其能较全面地提供医疗与养老服务,证明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季庆松[17]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够提升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负担,这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可以对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起到显著的帮助效果。在蒋晓蓉[18]的研究中,通过选定220名老人进行随机分组,2组分别采用医养结合的模式和非医养结合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状况,最终经比较得出,采用医养结合模式的老人在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张虹等[19]人的关于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及满意度研究中显示:调查机构的失能老人对于基础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需求最高,而对日常生活照料需求低于其他研究[20-21],同时失能老人在基础医疗护理与日常照料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将“医”、“养”结合,迎合受众人群的需求,在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养老机构,对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产生积极影响。
3.3 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老机构的标准还很难确保失能老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质量[22],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仍在诸多方面有较多问题存在。首先是养老护理员不足的问题,据相关研究[23]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保持在1:15-1:20,远远不及1:4.5的国际标准比值,而且同时存在着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待遇低、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持证上岗率低、学习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24]。而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将直接威胁到入住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研究[25]显示,失能老人在身体健康、心理活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更容易受到威胁。行动失能、视力听力失能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导致社交减少、生活单调,孤独感加重,对养老护理员的依赖感也随之加重,而目前养老护理员的人员配备及专业配备远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这就导致入住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随着社会角色和支持系统的弱化,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有研究[26]证明,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是健康老人的2.68倍。王元元等[27]的研究发现,当下医养结合型机构仍面临诸多问题,除服务资源总体不足、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现象之外,部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心理疏导与临终关怀等开展情况欠佳。这也提示我们,在养老过程中,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积极推行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因具备科学的团队、专业的人才及完善的设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失能老人养老难的现状,也为整个国家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指明方向,发展势头整体良好。国内也有专家研讨会表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28]。但“医养结合”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失能老人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弱势群体,其生活质量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关于失能老人生活质量、长期照护需求、照护体制等的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