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晨会接力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吞咽知识专项培训中的应用
2020-11-05张慧,张晴,胡娜
张 慧,张 晴,胡 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外科,湖北 武汉,430000)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1],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如颅脑损伤、脑卒中、后颅窝肿瘤术后等。吞咽障碍可导致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重复插管率及院内病死率等严重不良结局[2]。段冉等[3]研究说明,如能尽早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吞咽障碍,给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士作为吞咽障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员,不仅是吞咽障碍筛查的把关者,也是具体护理措施的主要执行者[4]。如何通过有效的吞咽培训提高科室护士吞咽知识理论储备及实践动手能力是护理管理者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针对护士的培训是传统的授听模式,注重的多是知识的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的成分太重,效果有限[5]。美国学者Edgar Dale于1946年最先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6],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应不同的学习效果,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及教授他人。基于该理论,科室采用了以学生自主授课为主的晨会接力教学法用于吞咽专项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神经外科以收治听神经瘤、脑膜瘤、椎管内肿瘤等各类神经系统肿瘤及脑外伤、脑卒中、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等各类疾病为主。选择我科A、B两个病区的护士进行吞咽知识专项培训,将A病区设为对照组,B病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共有护士21人,均为女性、本科学历;年龄23~47岁,平均(31.67±6.83)岁,职称:副主任护士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护士3人;定科护士15人,轮转护士6人。观察组共有护士20人,均为女性,本科学历;年龄23~51岁,平均(32.90±7.12)岁;职称:副主任护士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1人,护士3人;定科护士14人,轮转护士6人。2组护士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病区分别成立自己的吞咽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包括1名教学督导、1名准专科护士及2位护理小组长。
对照组培训方法:由吞咽管理小组讨论制定吞咽专项培训计划,以吞咽小组授课老师为中心,通过PPT授课及现场演示的方式组织学习吞咽障碍相关知识讲课。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观察组培训方法:将病区责护分为4组,每组5~6人,每组均分配1名吞咽管理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选定案例并进行组内分工,制定培训周计划。每周一至周五,利用晨会后10-20分钟,每人进行一次吞咽小讲课,可单独授课,也可合作授课。①授课前准备:提前1周选择病房实际案例,制定周培训计划,从吞咽障碍筛查开始,进行内容连贯的接力小讲课,包括:吞咽功能障碍筛查流程(EAT-10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反复唾沫吞咽实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筛查试验、食物性状的选择及改良方法、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指导及吞咽训练等。正式授课前先在吞咽管理小组组长处预讲,不合格者根据指导意见重新准备授课内容,直至合格。②授课中:授课老师根据所选案例,以简洁PPT及短视频配合情景演绎现场演示,并在理论授课结束后根据当天授课内容,设计不同案例,由授课老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现场随机抽考,当堂检验学习效果。③授课后:授课内容结束当天,授课者未护着进行护理时,经患者同意拍摄床旁实操视频,发至病区工作微信群,请大家讨论可改进处,最后制作成教学视频。在患者的选择上尽量每组选择不同类型吞咽障碍患者,如:CPA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脑卒中偏瘫吞咽障碍患者、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等。护士积极查阅文献资料,主动向吞咽管理组老师请教,小组讨论课堂呈现方式,组队合作拍摄、剪辑教学视屏,群策群力编辑绘制吞咽知识科普小漫画,在科室内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4~5周的巡讲,每人均参与了最少1次的小讲课。
1.3 观察指标
1.3.1 理论考试: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理论考试,满分100分,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及案例分析,填空、选择5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案例分析50分,以实际运用为主。
1.3.2 培训方式认同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方式认同度调查表对参与培训的护士进行认同度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学习氛围、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吞咽知识掌握效果、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参与培训意愿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Likert 5级评分,“强烈不认同”、“不认同”“一般中立”“认同”到“强烈认同”依次记1~5分,总分5~25分,得分越高认同度越高。调查对象包括观察组及观察组护士。第二部分内容为接力小讲课模式给授课护士带来的困扰,调查对象为观察组护士。目的是了解参加培训的护士作为讲者存在哪些困扰,以便在今后培训中进行改进和完善[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护士理论考试成绩
培训前2组护士吞咽知识理论、案例评分及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护士各项得分及总成绩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培训方式认同度比较
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护士在学习氛围、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吞咽知识掌握效果、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参与培训意愿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护士理论成绩比较 分
表2 培训方式认同度比较 分
2.3 接力小讲课模式给讲课护士带来的困扰
接力小讲课模式给讲课护士带来的困扰的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接力小讲课模式给讲课护士带来的困扰(n=20)
3 讨论
学习金字塔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近年来被推广应用于教育和培训[6]。晨会接力教学法的核心教学环节包括小组讨论、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及教授他人,与该理论契合。本研究中,晨会接力吞咽专项小讲课提高了大家学习吞咽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吞咽知识理论储备。对照组教学法以被动灌输知识为主,抑制了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率相对低下,效果不明显。在晨会小讲课中,作为一名听者,护士会在听课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作为一名授课者,护士也会在课前主动查阅视频、图文资料,主动向医生或是专科护士请教,并临床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确保正式讲课时能够熟练操作;课程结尾的案例考核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听课者集中注意力,步步紧跟授课节奏。晨会接力小讲课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的方式让听课和授课双方共同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部分成绩提高更明显(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案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大家记住知识点,而是让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7]。学习若仅仅止于理论知识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实践的自信,不能系统的运用。晨会接力小讲课课后的实际案例操作视频输出让授课者通过亲身实践,提高了其个体差异性问题的应对能力,也让听课者在课后再次强化复习当天授课内容,同时直观的看到运用效果,提高了大家专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在学习氛围、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吞咽知识掌握效果、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参与培训意愿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对培训方式认同度更高,大部分护士选择愿意参与此类培训,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困扰。调查显示,75.00%护士认为需要利用自己太多的时间进行准备,70.00%护士会为此而感到焦虑,55.00%护士认为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单一。对于这些困扰,应当予以重视,并商讨改进计划,尽量为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便利[5]。如对小讲课授课人员组织统一培训,内容包括文献检索方法、PPT制作技巧、“问卷星”的使用等。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吞咽知识专项培训中应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晨会接力教学法可调动护士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吞咽实践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训目的。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不同的培训专项授课内容存在差异,其难易程度可能对结果产生偏倚,因此教学内容选择应慎重,其普遍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还需尝试更多灵活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教学相长、最终使患者受益的目标。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