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录活化因子3、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α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0-02-07王晓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银屑病表皮中度

吴 丹,刘 敏,王晓哲

(锦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辽宁 锦州121000)

银屑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主要表现是表皮增殖异常,造成大量干燥片状的皮屑脱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患者负面情绪增加。相关研究显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1]。MTA1是肿瘤转移相关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含有多个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是酪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MTA1蛋白通过对信号传导途径进行影响发挥其自身作用[2]。STATs参与多种细胞转化过程,Stat3主要是通过多种配体进行激活,对细胞转化有调节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与细胞增生和分化有紧密的联系[3]。有研究指出,在银屑病皮损中表皮角质层、真皮乳头层发生过度增生,主要是受HIF1α表达异常影响,HIF1α能调控VEGF、COX-2等相关因子,促使真皮乳头层微血管以及表皮角质层增生过度,导致银屑病发病[4,5]。目前关于银屑病发病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研究Stat3、MTA1、HIF1α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标本,男38例,女32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8.5±12.6)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3.2±1.5)年;其中稳定期40例,进展期30例,斑块型50例,点滴型20例,轻度18例,中度22例,重度30例。同时选取正常皮肤组织标本,男35例,女3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6±11.9)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3周内服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患者;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前1个月进行紫外线照射患者。本文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签署知情通知书,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进行评估:轻度患者PASI评分≤15分,中度患者PASI评分<30分,重度患者PASI评分≥30分。

1.2.2免疫组化染色 将搜集到的标本在液氮中备用,组织切片的厚度为5 μm,恒温箱设置温度为58 ℃,烘烤时间为2 h,在二甲苯中进行脱蜡处理30 min,之后浸在梯度乙醇中各5 min,再用无菌蒸馏水洗涤5 min。加入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在沸水中水浴20 min,冷却到室温采用PBS冲洗3次,每次持续5 min。分别滴加Stat3、MTA1、HIF1α抗体(1∶200),在4℃的湿盒中过夜保存,第2 d将湿盒取出后复温处理1 h,采用PBS洗片3次,每次持续5 min。之后加入二氨基联苯胺(1∶50)进行显色处理1 min,最后加入蒸馏水反应终止。加入苏木素给予复染,盐酸乙醇分化后,采用梯度乙醇进行脱水,采用二甲苯冲洗片3次一直到透明,采用中性树脂封片处理,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情况。

1.2.3结果判定 每份标本在镜头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所有病理切片均由2位以上经验丰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确诊。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百分比进行评分:不着色0分,淡黄色1分,黄色2分,棕黄色3分;着色细胞数≤5% 0分,6%-25% 1分,26%-50% 2分,≥51% 3分。阴性(-)得分≤1分,弱阳性(+)得分2-3分;中度阳性(++)得分4-5分;强阳性(+++)得分≥6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tat3、MTA1、HIF1α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比较

如表1所示,银屑病组织中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MTA1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Stat3、MTA1、HIF1α在银屑病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比较(%)

Stat3主要在银屑病组织细胞层、颗粒层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无表达。MTA1主要在正常皮肤组织细胞核中表达,部分在细胞质中也有表达,为棕黄色颗粒状,在银屑病组织中表达较少。HIF1α主要在银屑病组织细胞核中表达,显示为棕黄色颗粒,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较弱。

2.2 Stat3、MTA1、HIF1α表达与银屑病患者性别相关性研究

如表2所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Stat3、MTA1、HIF1α阳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Stat3、MTA1、HIF1α表达与银屑病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如表2所示,进展期患者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稳定期患者,MTA1阳性表达率低于稳定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不同临床分期Stat3、MTA1、HIF1α表达比较(%)

2.4 Stat3、MTA1、HIF1α表达与银屑病类型相关性研究

如表3所示,点滴型患者与斑块型患者Stat3、MTA1、HIF1α阳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不同银屑病类型Stat3、MTA1、HIF1α表达比较(%)

2.5 Stat3、MTA1、HIF1α表达与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如表4所示,重度患者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轻度、中度患者,MTA1阳性表达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患者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轻度患者,MTA1阳性表达率低于轻度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不同严重程度Stat3、MTA1、HIF1α表达比较(%)

3 讨论

银屑病病理特点是,细胞因为过度增殖,分化异常,角化不全,导致表皮角质形成,患者表皮和真皮之间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在真皮乳头层中微血管发生扩张、增生以及迂曲[6]。有大量研究证实,微血管变化在银屑病患者中出现较早,但是消失也最晚,具有持续存在、复发等特点,与银屑病发病紧密相关[7,8]。微血管变化是导致银屑病发病主要原因,在银屑病皮损中发现,微血管的产生主要作为启动因素,受细胞增殖、缺氧过度的影响[9]。皮损发生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因为增殖过度,导致氧消耗量增加,随着表皮肥厚促进氧供障碍形成,发生局部缺氧,以及造成缺氧适应性改变[10]。

HIF1α属于一种核蛋白具有转录活性特点,在缺氧环境下大量产生,促使细胞能快速的适应缺氧环境,对氧供、能量稳定发挥作用[11]。HIF1α是HIF1主要的活性形式。涂晨[12]研究指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角质细胞、真皮浅层以及乳头层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显示过度表达。本文研究指出,银屑病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较高,说明HIF1α在银屑病中高表达,参与银屑病发生,与王杰[13]研究结果保持一致。MTA1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核调节因子,在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作用,参与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14]。本文研究显示,MTA1在银屑病组织显示低表达,说明MTA1表达异常与银屑病发病有关。Stat3可作为一种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被异常激活,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刘凤杰[15]指出,银屑病患者受损皮肤组织中Stat3表达水平较高,受IL-10等因子的影响,被激活。本文研究中,Stat3在银屑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说明Stat3可能参与银屑病发生。杨璐婷[16]认为,在银屑病皮损角质细胞的细胞核中,Stat3表达水平升高,本文研究结果与其保持一致。分析原因:Stat3能促进细胞增殖,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过程。

本文研究证实,进展期患者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升高,MTA1阳性表达率降低,说明Stat3、MTA1、HIF1α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分期有关。Abdou AG[17]研究也指出,进展期银屑病患者HIF1α表达升高。与本文研究一致。银屑病发生缺氧适应性反应,导致HIF1发生活化,HIF1α表达升高,参与银屑病发病过程[18]。本文中,重度患者Stat3、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轻度、中度患者,MTA1阳性表达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说明Stat3、MTA1、HIF1α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患者并且严重程度有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Stat3、HIF1α表达不断升高,MTA1表达不断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猜你喜欢

银屑病表皮中度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小米手表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水果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