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CTA在复发性、首发性脑梗死疾病当中的判别应用
2020-02-06叶东亮
叶东亮
(黄山首康医院医学影像科 安徽 黄山 245000)
脑梗死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兼具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即使存活,也有较高的再次复发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随着临床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致死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管控,而该病存在的高复发率也同样受到了普遍关注[1]。对脑梗死复发的原因进行探究,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复发性脑梗死、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其头颈CTA检查资料,找到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CTA特点,旨在为与首发性脑梗死的判别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9月—2019年9月这一时间范围内我院收治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76例、首发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临床影像资料。76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当中,男性有40例、女性是36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2岁到77岁,年龄平均值是60.2±5.1岁。80例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当中,男性有42例、女性是38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0岁~78岁,年龄平均值是59.6±4.5岁。纳入实验的156例患者,皆经临床CT与MRI检查明确诊断。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有新发病灶(和既往影像做对比可见),且再一次发病时间与首次发病时间相隔超过1个月。纳入实验的患者均已剔除掉:(1)伴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2)有碘剂过敏史者;(3)血脂异常者;(4)房颤、心律失常等造成的心源性脑栓塞者;(5)有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急性炎症者。首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组成并无很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头颈CTA检查方法:各项参数值的设定:螺距为0.993,准直0.625mm,层间距是0.5mm,层厚是1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是120mA,FOV是180mm,球管旋转速度是0.5s/rot。借助非离子对比剂完成头颈CTA检查,在每秒4~5ml的速度下,由肘静脉定量注射100ml。自主动脉弓上缘一直扫描到颅顶。
1.3 监测指标
(1)对复发性脑梗死、首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梗死病变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明确有无头颈部动脉狭窄;(2)判别首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斑块类型:硬斑:检查见有钙化或是少量软组织,钙化处CT值超过120HU;软斑:检查见斑块较管腔要突出,为低密度状,核心CT值低于50HU;溃疡斑:检查见以上两种成分兼具,呈现出“壁龛”影像,CT值介于50~120HU[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首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率
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率60.0%(48/80);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率89.5%(68/76)。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首发性患者(χ2=17.757,P<0.05)。
2.2 对比头颈部动脉斑块类型
首发性脑梗死患者软斑、溃疡斑发生率高于复发性患者,硬斑发生率低于复发性患者(P<0.05),差异值意义鲜明,见表。
表 对比头颈部动脉斑块类型[n(%)]
3 讨论
头颈CTA普遍被用于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技术,能显示斑块大小、分布和性质。近年来随着头颈CTA的快速发展,其在头颈部血管疾病检查当中的应用也愈来愈普遍,显示出无创性、快速、并发症少和经济性等优点[3]。
上文实验由对比得知,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其头颈部动脉狭窄率要高于首发性患者,由此得到,通过头颈CTA明确首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颈部动脉狭窄率,可明确头颈部动脉狭窄是诱使脑梗死复发的关键因素。
另外,由头颈CTA检查可见,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其软斑、溃疡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首发性患者。就从斑块形态方面分析来看,不稳定型斑块可以认定为是复发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可见,头颈CTA在斑块形态上的评估当中有值得肯定的应用意义,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4]。
综上,头颈CTA在复发性、首发性脑梗死疾病当中的应用,能清晰判别出头颈部动脉狭窄情况和动脉斑块类型,有利于明确诱使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