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淋巴瘤CT和MRI诊断评价
2020-02-06徐文丽周建欣
徐文丽,周建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放射科 新疆 昌吉 831100)
原发性脑淋巴瘤(PBL)为颅内肿瘤的一种,临床少见,资料称[1]在成人原发性肿瘤发生率中仅占1%~6%。近年来AID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再加之过度使用免疫制剂,导致PBL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即使正常人群也会发病,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影响较大。当前本病临床资料较少,主要采取MRI与CT检查诊断,但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且复杂度高,导致误诊率极高,多被误诊为转移瘤或者胶质瘤,B淋巴细胞为PBL绝大多数来源,在治疗手段上明显不同于其他颅内肿瘤,非常敏感于放化疗,因此术前影像学诊断临床意义重大。现选取患者22例,详述CT与MRI诊断PBL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1.2±8.7)岁。所有患者均无免疫低下症状或感染HIV病史,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言语模糊、恶心呕吐、行走不便及头痛头昏等。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应用双排螺旋CT,产自美国GE公司,层距与层厚控制在5~10mm,增强扫描注入1.5ml/kg欧乃派克。MRI检查选用1.5T超导性扫描仪,产自西门子公司,检查包括平扫与增强检查。应用FSE(快速自选回波)脉冲序列与自选回波(SE)序列,扫描采用T1WI与T2WI,常规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增强扫描时将0.1mmol/kgGD-DTPA静脉注射至患者体内,控制层厚为5mm,1mm为层间距,230×230为视野,256×256为矩阵,激励次数为2次。对诊断资料予以动态采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CT诊断结果对比
22例患者病灶直径为0.7~6.0cm,平均(3.4±0.6)cm,形状为半圆、类圆、椭圆及不规则团块状。病灶部位见表。
表 MRI、CT诊断结果对比[n(%)]
2.2 MRI、CT检查
特征 CT检查13例表现为混杂或高密度,5例等密度,4例低密度。MRI检查T1WI低信号10例,中等信号12例;T2WI均为高信号;14例增强扫描,增强明显者11例,其中环形增强5例,斑片状增强6例。
3 讨论
PBL即肿瘤只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生长。脑内既无淋巴组织聚集亦无淋巴循环,因此对PBL发生机制有两种看法[2]:其一为受到致病因素影响,机体炎症与感染期间非肿瘤反应性淋巴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聚集后向肿瘤细胞转变;其二为B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出现增生现象并向肿瘤细胞转变,血液聚集、转移后导致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并形成肿瘤。PBL可多发或单发,形态包括半圆、类圆、椭圆及不规则团块状,囊变与坏死偶见,钙化、出血很少。
CT平扫时实性病灶为稍高或等高密度影,囊实性瘤体则为高低混杂。本组13例表现为混杂或高密度,5例等密度,4例低密度。MRI平扫实性病灶T1WI为等信号,T2WI则类型较多,有高低混杂、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等。本组T1WI低信号10例,中等信号12例,T2WI均为高信号。行增强扫描时实质肿瘤均匀强化明显,病灶有清晰边界,局部还存在脐凹征。强化原因在于肿瘤将血脑屏障破坏掉,囊变部位周边强化为不规则或线样,部分病例对胼胝体产生累及,本组有1例。
脑内淋巴瘤多混淆于脑内转移瘤、胶质瘤或脑膜瘤及肉芽肿性或感染性病变等。胶质瘤多信号不均、坏死,钙化与出血明显,生长为浸润性,故而有模糊边界,且水肿更明显,MRI检查多为长T1长T2信号,低级别胶质瘤不强化或轻微强化,高级别则多表现为囊实性占位,环状不均匀强化,可作为鉴别要点[3]。转移瘤多存在原发病史,且皮髓交界处为常见发病部位,病灶多为多发,分布形态为散在性,瘤体小而水肿面积大,瘤周脑回侧有明显指压状水肿现象。脑膜瘤很少出现坏死现象,钙化常见,一般皮质受压移位,增强时出现脑膜尾征。肉芽肿性或感染性病变多表现为恶寒、发热症状,易液化与坏死,脓肿形成后可采取抗感染疗法。淋巴瘤临床特点为快速进展与病程短,且多在表浅或中线部位发生,囊变与坏死少见,敏感于放化疗,若有必要可开展诊断性治疗。
汇总22例患者MRI与CT检查资料后总结出如下几点以便于早期诊断: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无规定大小,在脑表面与中线旁高发;很少囊变,极少钙化;增强时肿瘤实质会明显均匀强化,囊实性病灶会不规则形或环形强化,有比较完整的病灶边缘;瘤周水肿为轻中度;病灶敏感于放化疗。
总而言之,MRI与CT均可有效诊断PBL,若有必要临床可联合开展CT与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鉴别,降低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