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顽童戏说蟋蟀经

2020-02-01李宣文

苏州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败者蟋蟀

李宣文

蟋蟀又称促织、蛐蛐,南宋贾似道在《促织经》称“虎丘人曰趱织者”,其实吴音是“赚积”。书中对蟋蟀的形、色、养、斗均有详细描述。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一书中描绘捕捉蟋蟀的章节,也很形象生动,“每于七八月间,闾巷小儿及游手好闲之辈,多荒废本业。提竹筒、过笼、铜丝罩、铁匙等器具。诣聚草处,或颓垣破壁间,或砖瓦土石堆,古塚溷厕之所。侧耳徐行,一闻其声,轻身疾趋,声之所至,穴斯得矣。或用以铁搲,或操以尖草。不出,再以筒水灌之,则自跃出矣。视其跃处,而以罩罩之。”

☉ 斗蟋蟀老照片

本人少年时期也属顽劣之辈,秋日季节放学离校便结伴去捕捉蟋蟀。学校旁边就是田野,被称为“杨家坟”,虽然有许多残棺朽骨也无所恐惧,这大概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后来在夏天晚上纳凉时听了大人们讲的鬼故事,看了《聊斋》连环画,就不敢再到那里去了。

稍远的围猎场所是虎丘附近的茶花大队。

进入花圃内,如同作贼行窃,寻声蹑行,转首侧耳,扫描定位,一旦锁定位置,则轻轻掀起花盆,便有蟋蟀跳出,弃雌捕雄,十拿七稳。

曾经遇到过一次惊险。几人合力搬开一只大花缸,只见一条火赤练盘踞着,蛇头竖起,口吐信子,“蛇”视眈眈。众人起身便逃。慌乱中又碰翻了几只花盆,花农闻声而至,大吼:“小赤佬又来哉啊!”小赤佬们受到双重惊吓,仓皇逃到家中仍心有余悸。

据说有蜈蚣和蛇类出没处的蟋蟀战斗力强,这大概是由于“近墨者黑”的缘故吧。

等到星期天,就可以到横山、狮子山去,据说生长在山野之中的蟋蟀更加凶猛。然而乱石丛草之中不易搜索和捕捉。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若遇狡黠之辈,用细枝捣拨,仍蛰伏不出,没有竹筒,不能“以筒水灌之”。幸好有自备水源及设备,当即溲之,那蟋蟀遭到热浪的冲击,果然跳将出来。此时眼快脚快手快,两掌轻轻合拢,将其捉拿归案。

同窗橄榄头足智多谋。有一次一路追捕一只“紫金翅”,那虫身手敏捷,连续跳跃,瞬间钻进墙脚洞穴。洞内曲径通幽,任凭棒拨水淹,奈何不得。傍晚时分橄榄头在洞口放置一只开口竹丝笼,内放一只三枪(雌性蟋蟀),紧对洞口。次日清晨前去查看,那色虫果然已自入牢笼之中。此法真是《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篇的活学活用。

收纳蟋蟀的器具早已自制而成。找一根细竹竿,取下一节,一头开口,纵向划出一条小槽,横向每隔寸许锯出细缝,将捕捉到的蟋蟀逐一灌入,两格之间插入一片小硬纸板隔离,如同一排单间牢号。

大获而归,便即比武开斗。各自将参赛者放入泥盆,初时,两者相距数寸,伏底少动。两主人手持须草撩拨,驱使向前,挑动武斗。围观者憋气噤声,一俟正式开打,众人顿足呐喊,以助其威。

或几回合,或十几回合,便有胜负。“胜者鼓翅长鸣,以报其主。”其主也龇牙咧嘴,喜形于色。败者喑声沿壁疾走,其主亦扶额叹息,嘘唏连声。

也有不服输者,拿败者向空中抛接三次,口中念念有词,再次放入盆里,迫其继续战斗。

调养蟋蟀亦各有其道。或投之豆荚栗肉,或放入菜梗饭粒。也有喂以辣椒,望其食后变得心狠口辣,克敌制胜。更有甚者,将那屡战屡败者肢解其体,卸下两腿,供常胜者啮食,以腿补腿,仿效人类“吃啥补啥”之养生大法。

隔壁阿五蓄养的一头“蟹壳青”,号称常胜大将军。阿五为它包养了两只三枪。特号大泥盆中置有微型假山、拱桥、蓄水池,宛如苏式庭院,这该算是蟋蟀土豪的别墅了。

天气渐冷,为了御寒,将泥盆裹之以棉絮,置于背风向阳之处。无奈此物乃季节性虫类,将近立冬时节便寿终正寝。惋惜之余又盼望明年夏末秋初能捕捉到更加骁勇善战的斗士。

如今我年岁渐高,虽然有时童心未泯,无奈老眼昏花、行动迟缓,再也无能去捕捉了。有时到郊外闲游,经过林间草际,偶闻蟋蟀鸣叫,总会驻足而立,聆听良久,回味旧时的乐趣。

猜你喜欢

败者蟋蟀
理解很难
蟋蟀的决心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捉蟋蟀
DOTA2图片故事
11楼的蟋蟀
蟋蟀的小屋
掌声为“败者”响起
年度最佳RTS选手Fly100%(陆维梁)
英语谚语的汉语完美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