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之爱
2020-02-01潘敏
潘 敏
黄梅季,雨绵绵不绝。但7月1日那天恰好天晴,约了张欣在苏州博物馆紫藤园见。张欣曾担任苏州博物馆馆长十年,新馆建设全程参与,想听他说说从前的事。
刚落座,张欣就说:我从事过多个工作,苏州博物馆是我工作的最后一站,这是我感情最深厚的地方。
说完此话,张欣望了望紫藤园里西南方与东北方两棵紫藤。玻璃顶之上,紫藤的枝叶绿意盈盈,但张欣无暇欣赏,迅速收回了目光。这一刻,在苏州博物馆工作的往事正纷至沓来。
2003年2月11日,张欣从苏州市图书馆馆长的岗位上转赴苏州博物馆任职。张欣笑道,说实话当初我并不想离开图书馆。张欣拥有武汉大学图书管理的学士学位,又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下亲手建起了新的市图书馆,于专业于感情来说他都舍不得。但组织的调令不能不服从,那年春节一过,他奔向了一个陌生的领域。
看过苏州博物馆的大事记,明白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组织上的有意为之,将刚完成市图书馆新建和搬迁工作的张欣调动,是为了即将开始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在张欣到任的十几天后,2003年2月28日,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苏州博物馆新馆筹建办公室(对外挂指挥部)成立,市文广局局长高福民担任主任,馆长张欣等担任副主任。在此后长达五年时间里,在参与建造举世瞩目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过程中,张欣从只是怀着责任心想把工作做好,渐渐地发自内心地爱上了博物馆。
最初的感动
后来怎么爱上博物馆的呢?张欣说,因为贝老——贝聿铭先生。
☉ 贝聿铭在苏博
在张欣接任苏州博物馆馆长的前一年,2002年4月30日下午,85岁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正式宣布,他将接受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挑战”。他说,这将是他“最大的挑战,也可能是最后的挑战”。在此之前,贝聿铭先生对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有过犹豫,毕竟年岁已老,他怕自己力不从心。但最终贝聿铭先生被苏州市委、市政府的诚意所感动,更出于对故乡的深情,决定接受“挑战”。
筹建工作开始后,在与贝聿铭先生的多次接触过程中,张欣被深深打动。贝聿铭先生是集毕生的智慧和感情为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那是对故乡的爱,也是对博物馆的理解与珍惜。直至今天,张欣都铭记着在建设新馆的五年里,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见到贝聿铭先生的情形。
2003年11月3日,张欣在忠王府门口迎接贝聿铭先生。那是贝先生为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第二次来到苏州,将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奠基仪式”,同时检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展览”布置情况。张欣记得,贝聿铭先生下车看到他时说的第一句话:张馆长我认识你。张欣说他当时一怔,心想我们之前没见过啊。后来知道贝聿铭先生有一个习惯,每设计一个项目,都十分注重甲方代表,他一直希望苏州博物馆的馆长早日到位,以便多联系多沟通,尽可能完善设计方案。所以,张欣到任他早就知晓,无形中早已熟识。贝聿铭先生对张欣说的第二句话是:我夫人的舅舅也叫张欣,两个字一模一样。这两句话,打消了张欣原有的敬畏感,感受到贝聿铭先生的平易近人。
那一次,张欣多番聆听贝聿铭先生对博物馆设计的理念,感受他无处不在的细致用心。贝聿铭先生建议博物馆新馆一定要建“文物修复工作室”,张欣坚信他如此反复说自有道理。于是,在博物馆新馆开馆伊始迅速建立这一部门,至今受益匪浅。
2006年秋天,这是张欣在博物馆新馆最后一次见到贝聿铭先生。那年的10月6日是中秋节,也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之日。新馆如期盛大开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来贺信,海内外五百多位嘉宾出席开馆仪式。但令张欣此生难忘的是2006年10月8日,那个陪同贝聿铭先生的晚上。
那天晚上,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在新馆紫藤园话别贝聿铭先生。翌日,贝聿铭先生就要离开苏州前往美国。当宾客散尽,贝聿铭先生不回宾馆,拉着张欣在馆里一圈一圈地走,身边仅贝聿铭先生的夫人、侄女和助理随从。89岁的贝聿铭先生在寂静的馆里慢慢地走着,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话不多,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最后,贝聿铭先生对张欣说:明天我要走了,我把这个“小女儿”交给你了。说罢,贝聿铭先生拍拍张欣的肩膀又说:你的肩膀很硬。
回忆至此,张欣显得有些动情:贝老这么信任我,把他生命中最珍爱的作品当女儿一样交给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呵护、爱惜、培育呢!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先生在纽约仙逝。当天,张欣写下一段文字:
贝聿铭先生一生作品无数,但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永远是他“送给家乡人们的礼物”——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当时一起参与建设的我,不仅聆听了大师的教诲,还陪同大师走过了新馆建设五年的风雨历程。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10月8日的晚上,当贝聿铭先生最后一次离开苏州博物馆新馆时,满含深情地对我说:“我把这个小女儿交给你了!”如今言犹在耳,大师却已驾鹤西去,悲伤之情难以言表······
因感动而珍惜,因珍惜而深爱。张欣十分庆幸自己能在博物馆工作至退休。
☉ 苏州博物馆
最美的回忆
父子二人曾在同一个公立博物馆担任馆长,这在苏州乃至全国都十分少见。张欣和他的父亲张英霖就是如此难得,相隔十八年,父子先后担任苏州博物馆的馆长。
说起今年95岁的张英霖,也是一个传奇之人。张英霖原名张兆霖,生于1925年,山东平邑人。1943年参加远征军到印度,接受汽车驾驶训练。学成归国后,赴前线运送军用物资和人员,往返于云、贵、桂等地。退伍后,进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学系攻读,1946年夏随学院从四川迁至苏州。张英霖对苏州地方文化情有独钟,著有《苏州古城地图集》《姑苏漫忆》《苏州古城散论》等,特别是《苏州古城散论》共500万字,是张英霖90岁那年出版的。用张欣的话来说,父亲的学术研究能力比我强。
说来也巧,当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临时校址在拙政园,是青年张英霖来到苏州驻足的第一个地方,与他中年后在苏州博物馆办公的地方近在咫尺。1979年,张英霖平反复出被组织派至苏州博物馆任馆长。从履历上看,张英霖在博物馆任职五年多,但实际真正在馆里工作只有两年,后来他的工作重点主要在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但冥冥之中,张欣和他父亲张英霖在博物馆任职期间,跨越时间联手完成了一件美事,那就是《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画册的出版和画作展出。
☉ 苏州博物馆
清代画家徐扬历时二十四年创作的《姑苏繁华图》,被张英霖视作最珍贵的画作。对这幅长十二米多,呈现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市井风情的画卷,张英霖倾力倾心作研究。在纪念姑苏建城两千五百年之际,张英霖终于实现了出版《姑苏繁华图》画册的愿望,全书的图版说明均由他和姚世英提供。张英霖熟悉画中的所有细节,连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人都不放过,可以说是《姑苏繁华图》的资深研究者。85岁时,张英霖还应上海博物馆邀请前去举办关于《姑苏繁华图》的讲座,现场反响热烈。年复一年,张英霖对《姑苏繁华图》的珍爱之情,从未因时间流逝而减退。
这份珍爱,也如血缘一般传递给了张欣。十八年后,张欣也像他父亲一样担任苏州博物馆馆长,当谋划筹备在新馆开馆日举办重要展出时,他在会上提出,希望展出能引起轰动效应,又与苏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文物,他想到了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姑苏繁华图》,但大家对能否借到没有把握,那毕竟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啊。
那年的早春,张欣怀着让国宝回家乡的强烈愿望,来到冰雪尚未融化的沈阳。通过张欣的一再坚持与努力,辽宁省博物馆同意出借《姑苏繁华图》,这让他喜出望外。2006年10月6日至11月5日,苏州博物馆举办“《姑苏繁华图》特展”,吸引观众10万余人次。这一盛况,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在“《姑苏繁华图》特展”即将撤展前,张欣陪同年迈的父亲在新馆里欣赏了《姑苏繁华图》。父子二人,两任馆长,因为《姑苏繁华图》,完成了他们在同一工作领域的相通相知。漫漫岁月里,这是张欣和他父亲张英霖最美的回忆。
最好的尝试
粉墙、黛瓦、湖石、修竹、长廊、花窗,这些富有苏州特色的建筑元素,经贝聿铭先生之手神奇组合,达到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要求。从博物馆内部结构看,尤其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处理,设计近乎完美。可以这么说,是贝聿铭先生创造出了“新博物馆时代”。
“但是,一个博物馆光有好的建筑怎么行?”在开馆的热闹慢慢退去时,张欣深感肩头任重道远。为此,他和新馆的管理者们一起谋求质的突破。说到底,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那么就在此下功夫。一个原本在全国博物馆界默默无闻的地方性博物馆,开始尝试举办一系列学术主题的大展。
2009年,苏州博物馆的管理者敏锐地捕捉到,整个博物馆界有一个以学术主题引领办大展的趋势。经过反复思考,张欣提出举办“吴门画派”明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构想,但苦于没经验,加上馆藏并不丰富,大家心里没把握。于是,经过商讨,馆里决定先办一个主题大展来尝试。考虑到馆藏较多以“竹”为主题的书画作品,他们策划做一个以“文人画竹”为主题的书画大展。为保证展出的质量与规模,博物馆有针对性地向上海、广东、辽宁等地的博物馆商借展品。2011年10月25日,“此君集此高呼与可——历代文人画竹珍品特展”拉开帷幕,一举成功。自此,确立了学术性主题展“五个一”模式,即:一个展览、一本图录、一场学术研讨会、一款特色文创产品、一项全新教育活动。
☉ 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
通过这一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办学术性主题展的经验,苏州博物馆开始为办“吴门画派”明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作通盘策划,确定了从2012年到2015年四场特展的名称,并积极投入筹备之中。2012年11月6日,“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开幕,展出藏品之丰富,形式设计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两个月的展出时间里观者如云,在圈内圈外引起轰动,也成为苏州城里的一大盛事。
一个展出还没结束,另一个展出已在筹备中。张欣至今记得,2013年4月,他即将退居二线,在他召集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上,敲定了“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的书画目录。2013年秋天,苏州博物馆成功举办“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这场堪称完美的特展夺得了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年,苏州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在其后的两年里,“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如期展出,依然观者如云……四年间,四场大展一一完美呈现。2015年,“吴门画派”明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获得“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一般的博物馆,很少有专门的现代艺术厅,而苏州博物馆专门开设了现代艺术厅。张欣记得,当年贝聿铭先生设计现代艺术厅时曾说过:“一定要让你的观众到了你的博物馆后,看看古代的东西再看看现代的东西,艺术古今是相通的。”为此,新馆开馆后坚持每年都做六到八个现当代的艺术展览。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被誉为美术界的“法兰西三剑客”,这三位大师的作品先后在现代艺术厅展出,在全国博物馆界以及美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欣说,这也是贝聿铭先生的功劳,他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应该怎么做。
近黄昏,紫藤园西南方向,那棵缠绕而上的紫藤树四周光影迷离,那是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最诗意的一笔。当年张欣陪同年近90岁的贝聿铭先生亲自到光福镇选中紫藤,又将文徵明当年手植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嫁接上。“当人们坐在紫藤架下喝茶时,我们可以说,‘这棵紫藤有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基因,你是坐在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子孙藤下喝茶呢!’这不又是一景了吗?”贝聿铭先生说着开心一笑,那一笑天真烂漫如少年……
光阴荏苒,苏州博物馆建馆已经越过六十个年头,新馆也已开馆十四年。而那些与苏州博物馆有关的一切,都将似水长流,绵延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