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特色研究
2020-01-28王娇
王娇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农林高校思政课面临新的课题。要凸显农林高校思政课的特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师爱农意识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多管齐下,协同配合,方有成效。
关键词:新农科;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爱农意识
2018年11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到,各高等院校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6月28日,“安吉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农林高校的思政课应如何调整?这是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课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我国农林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打造思政课的农林特色。
第一,更新教学目标,凸显农科特色
目前我国部分农林高校尤其农林类大学存在非农科专业将农科专业边缘化,将农林特色模糊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必将消减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严重影响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而言,在综合性大学,该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而在农林高校,尤其在新农科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应更侧重于关注我国新时代下的“三农”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点培养学生爱农意识,并通过农科理论学习及专业实践,让学生适应新农科提出的新挑战,为国家培养知农、爱农,并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合格人才。
第二,优化课程设计,浸染“三农”情怀
1.全校一盘棋,充实教学资源。建设经典文献库,与校图书馆和宣传部门联合,建设线上文献库和线下专题展馆,开展线上线下协同宣传。加强校史教育,以教材为主体,紧密结合本校发展历史,将校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农、爱校意识。充实案例库,以“学习时代楷模、寻找青春榜样”为主线,深挖本校资源,寻找无名英雄,将目光锁定身边人、身边事,讲好身边故事,建设生动、鲜活、接地气的爱农、支农案例库。为完成教学资源充实目标,全校各部门应在主管领导统筹规划下,合理分工,避免出现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两张皮,沟通不畅的现象。同时,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深入学生群体的优势,全面挖掘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建立跟踪回访记录档案,让优秀毕业生发挥榜样作用和带动作用。
2.“农”字一条线,找准契合路径。将“农”字融入课堂讲授的各部分,如绪论部分,在抓住新时代这一关键词的前提下,应着重将新时代的农村新风貌、新气象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作为新农村的未来建设者应肩负的时代使命,同时展现大学各阶段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在的高校,帮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为培养学生爱校、爱农意识打好基础。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讲授中,充分利用媒体对本校师生支农扶贫先进事迹的相关报道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同时将休闲农业、生态修复、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森林康养等新产业的发展现状予以介绍,帮助学生打破对涉农专业的陈旧认知,树立学农自豪、为农光荣的思想。在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中,着重引用科技人员下乡支农、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的经典案例,尤其是本校专业教师科技帮扶本地农村,脱贫致富的案例,让农村科技人员、涉农专业教师成为大学生心中的偶像。在第一节中,应把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具象为对广大农民的热爱,对农村的热爱,对农业的热爱,对农业生态的重视,将“三农”情怀深深地浸润到每个学生心里,引导学生将青春年华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业的伟大事业中。强调“农业兴则国兴,农业强则国强”,明确在新时代,突破学科壁垒,融合多学科,综合运用新技术,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章中,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如何用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合理解决,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扎根,这些问题应重点讲授。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章中,应结合乡土中国的实际,把农民勤劳、节俭、善良、淳朴的道德品质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深厚情感;将农村文明新风、农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农业生态安全等问题结合到本章的各节内容中,为学生未来的涉农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章中,引导学生关注新形势下的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基层民主等问题,树立权利边界和权力监督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做好“三农”工作,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不盲目模仿,走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道路;以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法治化的轨道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改革评价机制,全方位综合考核
1、加大过程考核评价比重。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桥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下沟通與交流,深入了解学生课下思想动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和评价学生,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现与课程综合成绩直接联系起来。
2、以课内实践为载体,建构多元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辩论、研讨、读书会活动成绩纳入考核指标,考核评价学生对社会现象尤其“三农”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理论素养水平。
3、课外实践的考核注重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调查研究。可通过指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农民工职场等场所开展调研,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将实践成果予以落实。
第四,探索协同模式,强化教师爱农意识
在我国农林高校,远离农村、不懂农科的公共课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农业情怀相对淡漠。因此,农林高校的思政课要培养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新农村建设者,思政课教师也应强化爱农意识,增强培养农业人才的使命感。只有思政课教师自身知农爱农,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爱农、学农,找准人生目标,在农业领域大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除了加强日常爱农意识的熏陶以外,在实践环节,可以将专业课实践教学与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由学校统一筹划,专业课教师主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双方协同配合,带领学生深入专业实践,既增进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学生三方的情感交流,又贯彻了课程思政理念,还有利于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农业情怀。这种协同模式有助于摆脱思政课内容与农林高校办学理念结合不紧密,无法有效凸显农科特色的困境,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农业情怀的人讲农业情怀,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目的。
结语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我国农林高校未来大有可为。对于农林高校的思修课而言,应抓住这一绝佳契机,顺势而为,全方位优化调整,办出农林高校思修课独有的特色,为新时代的新农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