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导入设计及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2020-01-26姜卫军
姜卫军
【内容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景氛圍的重要环节。研究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的合理设计,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成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决作用。为此,作者开展了题为《道德与法治课导入设计及效果情况》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师生两方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导课环节素材选择、时间把控和方式形式及喜好倾向、实用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共性需求和共性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多一线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导入 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景氛围的重要环节。生活中,部分教师教法陈旧,不求创新,课堂导入环节不能精心设计,不能创设良好探究氛围,启发探究欲望,造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普遍缺乏兴趣,动力不足、目标不明,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成效。因此,研究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的合理设计,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成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决作用。为破解这一困扰师生的难题,我们开展了题为《道德与法治课导入设计及效果情况》的调查,旨在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导课环节中师生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广大教师一线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一、调查的对象
渭南初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初级中学,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学校现有三个年级64个教学班三千余名学生和两百余名教师,其中道德与法治课专职教师14名。该校学生主要以市区城镇居民为主,但也有较多农村生源或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生来源于不同层次的小学,身处不同班情的班级,受教于不同风格特点的老师,甚至使用过不同版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应该说,我校学生的能力层次,结构特点和老师的年龄结构,风格特点等均适合作为课题研究的样本。
结合实际需要,课题组选定七、八、九三个年级各四个班约200名学生及全校14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共计614人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本调查共涉及师生两个版本分别为11道和20道题目的问卷。其中,教师版问卷由8道单项选择题,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组成。学生版问卷由16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多选题及2道问答题组成。两个版本设计问题涵盖师生对导入的作用认知、方式方法偏好、时间控制,实施效果情况等四大方面。调查问卷题目设计科学、合理,开放,专业性和针对性强。从填写问卷的过程和回收的问卷质量来看,调查对象均“很感兴趣,有话可说,写得认真”。
三、调查方法
课题组主要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再结合课堂观察进行。课题组集中时间和人力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以及后期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的开始一定是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承载着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启迪学生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互动积极性等多重功能。教师在课堂伊始不得省缺且须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梳理,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师生均认可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其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
2.导入时间宜控制在二至五分钟之间,最理想的是三分钟左右。
3.导入素材方面,师生普遍在素材的选择上偏爱利用视频音频等能调动多个感官的方式和素材;在素材适用效果上,三个年级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七年级学生对导入素材和教师设问领悟最为透彻,互动成效最佳,八年级次之,九年级相较最差。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素材关注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变化以及教材内容设计差异所带来的“理解能力分层”。
4.总体而言,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式为复习导入或利用视频或漫画等创设情境导入,但不同方式在三个年级的适用频度出现较大差异。七年级教师更偏向设置情境,多用视频图片音乐等导入,八年级教师呈现“复习导入和情景导入并重,其他方式适当补充”的局面,而九年级教师则多选用直接导入和复习导入方式。从实施效果来看,总体收效良好的局面下不同方式在三个年级的反馈存在一定差异,七年级最优,八年级次之,九年级较不理想。
5.较多教师在导入设计时没有做到“每课必有,有则精设”,在适用导入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随意性太强”,换言之,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针对性的选择导入的方式方法、适用条件,预设教学过程和细化教学语言等。
6.教师普遍认为课堂导入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趣味性和启发性,这恰恰反映了教师对导入环节所承载的“搞好氛围”与“务实过渡”两方面功能的执着追求。
7.整体而言,教师与学生在导入预设和适用效果上存在诸多共性认识,也存在不少失误与不足;三个年级学生在对导入环节的认识和接受方面,共性与个性并存,有些方面差异比较大。
(二)建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方式设计
1.情境创设式
即教师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描述、短剧出演等创设一种生活化场景和氛围,出示启发性问题,在师生较短交流的基础上导入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2.互动交流式
即教师通过引用佳句名篇、生活话题或者组织小游戏等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交流,引发关注和热议并因势利导进入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
3.复习导入式
复习课和讲练课主要任务是对已学知识,已掌握学法的归纳整理,迁移运用和积累提升,使知识更系统化和条理化,使方法更个性化和最优化。虽然这类课型在课堂教学中占比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导入、随意发挥”。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设计细节问题具体指导
1.导入环节设置上:无论什么课型,无论什么授课内容,无论授课的对象是否变化,导入环节都是必备的,缺乏导入的课堂是不合理甚至不及格的。
2.导入方式选择上:总的要求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为新课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具体而言,导入应注意把握的几个原则是:一是新授课,多选择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快速顺利进入新课探究的方式。二是复习课等课型多考虑温故知新,能快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形式。三是灵活多样,结合班情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3.素材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代感和时效性要强。即话题新鲜,近期发生,广泛关注。否则难以引起学生注意,形成共鸣,甚至无法调动课堂气氛。二是要围绕学生兴趣点,能触发学生热议。即多选用一些焦点话题,反响强烈的社会议题,以便启发学生能思考。三是素材呈现方式要恰当和多样化。即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呈现素材。当然,教师要准备一些必要(或现有)的教具,如音频视频播放器、小黑板、海报画、照片、实物,游戏等。
4.导语设计(包括问题设计)上,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练性原则。二是主题性原则。三是承启性原则。四是问题要覆盖新课核心要点。五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宜过大,设计话题不宜太大。
5.时间控制上,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无论什么课型,总时长力争控制在五分钟内。二是涉及音频、视频、朗诵和游戏类的导入方式,务必精挑细选或二次加工素材,不宜使素材展示时间超过三至四分钟。三是准确把握素材内容与探究主题的内在联系,精挑细选针对性更强的一类,必要时进行加工整合,否则易造成“能放不能收”,过渡不自然等状况,耗时过多,影响新课探究。
【参考文献】
[1] 張秀启.创设新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文理导航,2019(10):77.
[2]李巧会.激发学生兴趣是初中政治教学的关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7):145.
[3]李辉.课堂导入的“五大法宝”——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议[J].考试与评价,2012(6).
[4]杨军良.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新课程(下),2009(11):120.
[5]王秀梅.浅谈课堂导入的作用与方法[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31):274.
[6]张海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1(11):93.
(作者单位:渭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