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抗疫故事培树家国情怀

2020-01-25徐永胜李建敏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家国情怀立德树人

徐永胜 李建敏

摘   要:新冠疫情肆虐,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全民抗疫凝炼中国精神,从抗疫英雄体会责任担当,从人民至上感悟生命价值,从雷神山和火神山透视制度优势,从抗疫进程品味科技魅力,从有序抗疫感受法治力量,从全球视界诠释大国风采。讲好抗疫故事,培树家国情怀,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是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面对和深入思索的问题。教师要着眼学生素养的提高,加强道德体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关键词:抗疫故事;家国情怀;情感体验;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0-0007-03

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家国情怀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体现在对家与国的认同归属、深情大爱和责任使命。新冠疫情肆虐,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讲好抗疫故事,培树家国情怀,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和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从全民抗疫凝炼中国精神

疫情发生以来,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全国各地的物资迅速筹集发往湖北,还有各行各业的相关部门配套服务全方位提供保障,无数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敬业奉献,任劳任怨,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爱国,敬业,奉献,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抗疫中伟大的民族精神再一次凸显。思政课教师要广泛运用各种鲜活素材作为教学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讨论交流,培育学生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要把情感温度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黏合剂”和“催化剂”,让润物无声的心灵“滋润”变成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和触及灵魂的思想升华。教师教学中要以中国精神为魂,运用疫情下的“逆行者”和一线工作者模范英雄故事,深入挖掘,广泛拓展,激励学生抒爱国之情、立强国之志、践报国之行。

二、从抗疫英雄体会责任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以钟南山、李兰娟等医药界翘首为核心的院士们再战抗疫最前线。三军医疗队用热血与行动完美诠释了中国军人护国安民的伟大担当与铮铮誓言,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一批又一批赶赴抗疫战场,这是作为军人与医护人员的法定职责,也是中国人勇于担当的可贵精神。快递小哥汪勇、民警张敬畏、雨衣妹妹刘仙、“武汉战疫全能志愿者”华雨辰,他们在尽己所能,为抗疫贡献力量。他们都是逆行中的最美人物,都是我们敬仰的英雄。

积极参与、热心服务社会是基本的公民素养。教师要结合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促进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把感动化作行动,主动参与公共生活,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践行社会公共精神。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倾力奉献社会,传递生命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科学精神与实干品格,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拼搏奋斗,为报效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三、从人民至上感悟生命价值

面对疫情天灾,党和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这也是一场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资源运动战,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疫情之下,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医务工作者甘愿为了尊重、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这种“大爱”是最崇高的生命绽放。为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生命展开深入思考: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应当怎么做?一方面是抗疫前沿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是身边的疫情防控生活,生命安全成为疫情中的头等大事。一是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二是学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正规渠道掌握正确的公共卫生知识,并珍爱自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从雷神山和火神山透视制度优势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大会战令世界惊叹。10天内先后建成两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传染病医院,从无先例。4000余名管理人员、35000余名工人、3500多台机械设备披星戴月轮班作业,在两个战场上“饱和式”推进施工。建设者们不眠不休,与疫情赛跑,他们是朴实善良的逆行者,凭借血肉之躯,秉承生命至上的信念,最终创造出“两山”医院的建设奇迹。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无不彰显着中国制度的优势,折射出中国制度的效能。

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是抗疫“中国效率”的缩影,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越是急难险重的时刻,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越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高度认同。“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从而深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认同,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坚定制度自信。

五、从抗疫进程品味科技魅力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为战胜疫情不断注入底气与信心。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主攻方向上的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五色疫情图、复工率五色图、健康码、智控指数……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的背后,离不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硬核”科技的支撑。

科技驱动成为我国防控措施的一大特点绝非偶然。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创新。为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远大理想,鼓舞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努力攀登科技高峰,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六、从有序抗疫感受法治力量

我国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与疫情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保障。疫情防控上升到国家层面,形成了由国家卫健委牵头、32个部门组成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明确责任分工,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地迅速响应,设置卡点,筛查摸排,物资调配,协同抗疫。有关部门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严惩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等行为,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活。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法治犹如一把利剑,规范防控行为,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检验依法治国方略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成效,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威力。思政课教师要抓住典型新闻,引导学生体会法治的强大力量,感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到尊法懂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

七、从全球视界诠释大国风采

中国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基础性支持。面对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中国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交流,力所能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做出的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当今世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我国立足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定位、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不断彰显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要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风采展示给学生,把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传递给学生,把平等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渗透给学生。全世界人民心怀希望和梦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标一致、团结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培树家国情怀,利于增强爱国情感,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利于强化责任担当。讲好抗疫故事,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家国情怀立德树人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