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的策略

2020-01-22郭长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特长生训练高中体育

郭长昇

【内容摘要】高中体育的特长生训练与管理过程中,通常存有较多弊端,尤其是高中时期的体育特长生,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培训时,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与管理的人性化,并把该理念运用于整个教学中,从而使体育特长生水平的提高同时,更好相应我国提倡的体育强国的号召。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的特长生训练与管理策略实施探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管理;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各种体育、艺术等毕业生愈来愈被社会所青睐。目前,体育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高,在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管理,其不仅满足我国当前推行的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且还能对高校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把握与认识高中体育的特长生教学状况,并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实际状况,开展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其不仅是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的特长生训练方法与管理策略进行探究,以确保体育特长生实现良好发展。

一、体育特长生的训练

为了确保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就需开发且明确具体运动训练的目标,并寻求与保证训练的系统化,以确保训练效果整体的最佳,并确保获取到有效、及时、可靠、精确的信息,并以科学化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构建科学的训练目标,从而保证体育特长生实现高效训练。

1.以体育活动开展体育训练

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通常是体育训练实施的基础与保证。对于体育训练而言,其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升华,而且还是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一种训练手段。尤其是高三期间的训练,其主要是根据国家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文化的体育人才,因此,学校需注重体育活动的开展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体育训练[1]。例如,学校定期举办学校体育节;秋季开展运动会;篮球、排球、足球系列比赛;春季田径赛等。需注意的是,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班主任的支持。学生处于该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学生经常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还能使其思想认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中。

2.加强体育教师的意识与业务水平

近几年的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满足体教相结合的要求,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相应的训练水平与能力,而且还是高中体育中选项教学实施的要求,因此,学校需注重体育教师的训练队伍建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社会中水平较高的运动队的教练聘请到学校带教,或者是让体育教师到专业的运动队中进行学习[2]。同时,学校可开展传帮带的制度,体育教师的队伍稳定,师生关系密切,通常能有效确保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开展。根据实践表明,体育教师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化训练工作的有效整合,而且还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通常是体育训练实现良好开展的重点工作。

3.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

体育特长生的具体训练中,需具备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并在训练全过程中做出合理、科学的计划安排,以促使训练实效的增强,并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不断提高。训练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训练计划的合理与科学,从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因为涉及到的运动项目相对较多,教师就需根据训练中的具体内容以及项目的性质,对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使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训练中都能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

4.选材机制的完善

目前,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选材工作相对较差,对于高一刚入校的学生而言,因为其没有正规的接触过正规的体育运动,致使其体育意识以及运动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差,也就是该阶段的学生无法充分显示出其具备的体育特长,因此,体育教师在高一阶段,就需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出体育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以便为体育选材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都将选材任务交给体育教师,由于体育教师对高一学生的了解存有相应的局限性,就会影响选材的合理性,这就需要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共同配合,通过对学生的人品、学品的合理把关,保证体育特长生的品行良好[3]。因此,高中体育的训练选材时,需形成相应的制度,以班主任、体育教师、文化教师共同构成选材小组,对特长生实施有效衡量,从而保证最后的成功率。

5.训练方法的科学合理

体育高考所考查的内容通常较多,而体育特长生自身的水平又呈现良莠不齐,因此,训练方法的科学合理以及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中就极为重要。在具体训练中,教师需注重不同阶段对特长生的不同要求,并通过不同训练措施的运用,确保训练的方法足够的科学合理以及训练手段的多样化,并通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训练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通过科学的训练实现良好的发展。同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伤病或者过度疲劳,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言行举动进行及时了解,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科学性、针对性的选择具体训练内容,并对训练的强度与密度进行安排,从而确保具体训练的效果[4]。另外,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项,并开展针对性的素质与技能训练,从而使体育特长生实现良好发展。

二、体育特长生的管理

1.体育特长生的招生管理

高中阶段体育高考的训练队中,优秀的运动员选择通常是极为重要的。目前,高中学校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招收的主要方式就是以体育特招考试的形式,招收的学生通常在各项目上都呈现出相应的特点,部分专项比较容易实施,参与的人数也相对比较多,这就知识各专项的人员出现分布不均的想象,这不仅会影响到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而且还会出现某些专项的参与人员数量较多,有些专项甚至出现空白,这就会对体育训练队实现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5]。因此,学校需做好相应的招生管理的工作,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从而确保招生的均衡性。

2.体育特长生的纪律管理

学校管理者及体育教师需制定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无法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的学生,需给予相应的教育与处罚,而对于上课迟到、不听讲、睡觉的特长生,体育教师需做到一视同仁,对其给予相同的处罚,禁忌区别对待。对体育特长生的纪律管理,这既是教师需承担的职责,也是对特长生的负责,长此以往,体育特长生就能实现平衡发展,并实现自身体育意识以及运动水平的提高。

3.体育特长生的生活管理

体育特长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时候,还需注重服用些蛋白粉、肌酸粉进行配合。在具体训练时,教师需按照学生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强度,对学生的饮食进行调节,以此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自身参与训练所需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教师需为学生制定相对合理的饮食制度,选择正确的食物,多饮食碱性的食物,注重自身的酸碱平衡,保证体育特长生的营养平衡,从而确保训练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训练中,体育教师还需将学生训练中受伤的应急处理办法讲解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在受伤后做出正确的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的特长生训练与管理是不断坚持的一个过程,体育教师在对高效、多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高效、全新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并通过逐渐的教学实践,促使体育特长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祥栋.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训练[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67-68.

[2]王淑立.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案运用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80-81.

[3]李万洲.高中体育高考训练的有效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9(43):90-91.

[4]孔德明.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方法[J].田径,2019(7):61-62.

[5]顾刚峰.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J].田径,2019(2):48-49.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縣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特长生训练高中体育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